内容摘要:长期从事文化研究的余秋雨对大江大河有着特殊的情感,他遍访世界各地,在自己的文化散文里系统地对大河文明的不同命运进行书写,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先后出版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就集中反映了余秋雨的大河文明观。三大文明的衰落、肇始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都引发着他对水文化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大河文明 《文化苦旅》 《千年一叹》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是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到各地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凭借山水风物以寻觅中华文化之根,当时以专栏的形式连载于巴金先生主编的杂志《收获》上,后结集出版。《千年一叹》写成于2000年,在世纪之交,香港凤凰卫视策划了“千禧之旅”的世界文明探索类节目,余秋雨跟随此次活动,跋涉四万多公里,从希腊到尼泊尔,途径十个国家,《千年一叹》就记录了他这一路上的见闻和心得,这部散文集以宏大的视野追索了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的辉煌历史,思考了三大文明衰落的事实,并与中华文明进行对比,探究其不曾中断、永葆生机的原因。将两部作品置于一起进行考察,可以通过游记和日记的形式,見出余秋雨的对古老大河文明的深刻看法和对华夏文明的强烈认同。
一.三大文明的式微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在印第安人的语言里叫“月亮的眼泪”,然而美好不再,留给古埃及文明的是月的寂寞和泪的悲凄。“一个人的疲劳过度会损耗元气,一种文明也是”,余秋雨在《碧海黄沙》的篇末宣告:“埃及的古文明,基本上已经遗失。”对于视文化如生命的余秋雨而言,说出这样绝对化的“盖棺定论”显然带有一种悲凉情绪的宣泄。衡量一种文明是否彻底消失,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考察:第一,文明的一切具体体现是否留存;第二,文明所形成的民族心理是否延续;第三,文明对当今时代的影响是否深远。如此看来,象征着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尼罗河水依旧滔滔;埃及人仍然保持着对于本民族古老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世界各民族对古埃及文明的追溯和探索从未中断或停止过……因此,文明的衰落与遗失是存在差别的。苦难是滋养古埃及文明的土壤,也是摧毁它的力量,巨大的内耗和累年的战乱致使尼罗河文明后劲不足,发展停滞,针对这一文明发展过程中并未出现出破旧立新式大进化的整体风貌,余秋雨用理性的表述将其归纳为:一来就成熟,临走还是它,是一种不让人了解生长过程的可怕机体。
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余秋雨在散文《我的大河》里称之为“全人类文明的母亲河”。据考证,向西的尼罗河文明和向东的印度河文明都肇始于两河文明,先进的数学、历法、哲学、神学、建筑学等被周围的希腊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吸收过去,陆续形成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区域文明,意义更为深远的是,这成为日后欧洲中世纪文明的滥觞。因此,说两河文明对欧亚非大陆的文明进程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两河是“全人类文明的母亲河”十分恰当。诚然,两河流经如今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就在这片诞生过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的土地上,满眼全是野蛮,曾经的辉煌在与今日的极权、贫穷和战火的对比下显得格外讽刺,随处可见的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和失去校园的儿童。余秋雨把古巴比伦文明看作两河文明的精髓,散文《一屋悲怆》归纳了他对这一文明消失命运的无限唏嘘:彰显着人类原始法制约束力的《汉谟拉比法典》早已不再闪耀正义的光芒;世界一流的建筑奇迹“空中花园”也化为了废墟;国家博物馆执行不了记录伟大历史的职能,滑稽得只留下一屋子的遗憾。说到有幸残存的历史文化,只剩下矗立在底格里斯河畔的雕像,刻画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起点,这也许是饱经风霜的巴格达储蓄的对于善良人性、美好生活所剩无几的期待和呼唤。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恒河被印度人亲切地称作“圣河”和“印度的母亲”。相比较而言,恒河所承载的宗教意味更加浓厚,直到今天,印度人仍然坚信,人这一生至少要去恒河沐浴一次,这样可以洗去身上生生世世的罪孽。“恒河晨浴”举世闻名,吸引着来自印度和全世界各地的教徒、游客。以余秋雨的笔法,恒河以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神圣的仪式示人,似乎有理由成为他笔下赞颂的对象,但是他却“拒绝说它美丽”,美好的心情也在看到这一情景的时候荡然无存。恒河边上有三类人:拥挤不堪的商贩,来洗澡的人,等待死亡的人。当曾经充满慈悲的、生命力旺盛的母亲河被浮躁、疲惫、死亡的气息包围,当辉煌的文明落寞到只能为子子孙孙提供一个等死的场所,谁都会为此陷入无奈甚至愤怒。恒河的陷落是文明之殇,“千年一叹”感伤的是世界古老文明在当今时代的无力,然而到了恒河这里,余秋雨的“叹”都戛然而止了,并未延续他故事叙述加情感升华的一贯风格,而是在文末速写了一位白布裹身、只露脸面的中国女子,她呆滞的神情暗示着悲剧的遭遇,这一意味深长的结局在这里似乎显得更有力量,读者所体会到的苍凉感也更深刻。余秋雨一直强调大河文明域内的人要重新建立起对水文化的认同和崇拜,无可否认,骨灰入恒河、灵魂登极乐的民族心理是对水文化的一种高度膜拜,但是这一近乎原始的行为现象也正反映了印度文明的衰老和枯竭。
当三大文明的落日余晖渐渐没入广袤的地平线,来自海洋的年轻的欧美文明并未流露出丝毫的晚辈姿态,发展速度惊人,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进行贪婪的攫取,为古老大地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痕。散文《枯萎属于正常》阐发了余秋雨对于古文明凋敝现象的总体看法,他将其类比成一棵生于沙漠中的孤树,令人慰藉却终究躲不过日夜的蒸发和剥夺,枯萎实属正常,因此,“文明太不容易,真该好好珍惜”。
二.中华文明的繁盛
诚然,远在世界的东方,有一种大河文明却生生不息,承传至今——中华文明,它与以上三种文明同样拥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虽然也历经过深重的苦难、毁灭的威胁,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革新,呈现出薪火相传、老当益壮的风貌,因此,黄河——长江流域孕育出的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没有衰微的大河文明,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也诞生于此,水文化已渗透在中国乃至东方的文脉血液之中。
黄河、长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作为民族符号烙刻在每一个华人心上,凝聚起世世代代华夏子民的精神力量。在余秋雨的山水散文中,最能反映大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关系的无疑是《都江堰》。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就是由秦朝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此组织修建的,时至今日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伟大水利工程,标志着无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余秋雨毫不掩饰他对这座伟大工程的赞美:“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学界历来对此看法不一,颇有争论,且不论长城和都江堰的伟大程度是否存在可比性,余秋雨对都江堰和其修建者李冰父子的推崇由此也是可见一斑了,在他的观念里,山水镶嵌着中华文脉,大江大河是支撑起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
仔细品味余秋雨的散文作品会发现,山水象物在异度时空里的千差万别才是他的审美对象,附着在大河大江上的经久不息的人文情怀才是他的吟咏对象。描写大漠荒原中的黄河文明盛衰的三篇散文,《道士塔》《莫高窟》和《阳关雪》,都不约而同地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观照。三峡是余秋雨笔下中国最值得去的地方,三千余字的文章里真正描写三峡实景的部分却比较少,而是顺着历史的脉络梳理出与之相关的历代风流人物刘备、李白、王昭君、屈原和创作过《神女峰》的当代女诗人舒婷。所以,余秋雨崇拜水文化,敬仰大河文明,却又不仅仅是这二者本身,实则崇拜的是在水文化浸润下形成的统一的人格、国格和民族性格,敬仰的是在大河文明熏染下真善美的人性、无争有为的品质、恢宏博大的气象。
大河文明书写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十分复杂的,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还需要留给历史本身来衡量。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强化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和对水文化的认同觀念是刻不容缓的,余秋雨曾说:“雪域高原上的水带有神水的意思,我们去朝拜这神圣的水,更有责任去保护这神圣的水不被污染和糟蹋。”众所周知,世界大河的发源地都是高原山地,高者通天,这是东方的哲学,但四大文明的神奇、神秘和神圣与此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至少就像余秋雨所言,它警示着我们去保护水、敬畏水,以期对水文化与河文明有更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
[2]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3]余秋雨,王尧.文化苦旅:从“书斋”到“遗址”——关于文学、文化及全球化的对话[J].当代作家评论,2000(05):33-43.
[4]孙绍振.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J].当代作家评论,2000(06):19-33.
[5]余秋雨.中华永不衰败的大河文明[J].中国三峡建设,2007(04):18-23.
[6]余秋雨.我的文化山河[J].党建,2014(01):55-57.
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余光中和余秋雨散文中的山水书写研究”(项目编号:KYCX17_163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郭如如,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