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科学课堂活起来

2018-06-29 08:02王洪英
考试周刊 2018年56期
关键词:活跃课堂科学教学小学科学

摘 要:科学课堂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摇篮。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一根“软肋”——不重视、随意性、低效。这与新课改永远不能同步,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文章主要论述让小学科学课堂活起来的几点实践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教学;活跃课堂;有效性

课堂活起来,教学才能事半功倍。然而小学科学教学中,一直因小科被忽视、被冷落,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课堂低效、无效,更谈不上科学素养的提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让自己的教学充满“魔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一、 导入“灵动”,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巧妙的导入,为一节课奠定基础。导入的功力,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方面。

(一) 设疑导入,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

课堂之初,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巧妙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实现“问题为中心”“探究为核心”的理念,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时,先呈现给学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者物质,如水、水杯、橡皮、布、面粉、面团、石头、螺丝帽、玻璃、牛奶、醋、铅笔、文具盒等等,让学生一一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进而提出问题,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固体有什么特点?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再如教学《它们吸水吗》时,教師在课堂就以“考考你”的方式,开启课堂之门:你知道纸是哪国人发明的吗?我国有四大发明,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你想知道西汉造纸技术的流程吗?你想知道是谁改进了造纸术吗?纸在生活中的用处有哪些?问题串的设计,将学生带进思维的大门,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更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 演示法导入,使知识直观化

科学知识比较抽象,难以让人理解和掌握,而通过演示,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如对于《它们吸水吗》的教学的导入环节,除了问题法导入之外,演示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教师首先提出纸的性质具有“吸水性”,学生会感到疑惑,而如果教师用一根滴管,在一张餐巾纸上滴几滴水,学生对纸具有吸水性而感到直观、增强了直观性和可视性,更有表象性和可理解性。

再如《空气热胀冷缩》的导入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应用,如孔明灯、热气球等,如此的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 方法多样化,彰显课堂教学艺术

(一) 层层深入法,使课堂环环紧扣

课堂教学是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紧凑,问题层层深入,使科学课堂犹如一件吸引人的艺术品或者瑰宝,让人欲罢不能。

如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的《测量的工具》的教学时,课堂伊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好玩、喜动的特点,组织他们开展游戏——比一比谁是阅读大王的活动,游戏的组织和开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然后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三幅图片(如图a),以“考考你的眼力”或者“想一想、做一做”而提出问题:(1)最长的纸是( )色的,最短的是( )色的;(2)我们的方法是。这两个问题在游戏的基础上,直接在游戏、活动中引出教学的主题——测量,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测量工具”,于是在学生探讨问题之后,在第二个问题我们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有哪些?再给出一些常见的测量工具以及名称,让学生连线搭配,利于学生熟悉这些测量工具。对于折尺和卡尺的使用用法和用途,可以设计活动——测量自行车的车轮的方式,在活动前,提出问题:你用什么方法测量出小轮子的周长?……

这样,从导入到教学过程的每一步,教师都以情境为突破口,以问题引领,以探究活动的开展为主要形式,逐层深入,步步为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紧紧围绕教师展开学习活动成为会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的主宰者。

三、 丰富科学实践活动,凸显科学的实用性

科学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实用性。开展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动起来,提高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如学习《它们吸水吗》时,组织学生开展小调查“我是用纸大户”的活动,完成调查表:每年消费书本:本到本;每一年使用练习本:到本;其他纸张:草稿纸:到本、手工纸:张……让学生做一做纸的研究实验,从光滑的程度、软硬程度、吸水性以及实验的方法、实验的对象——牛皮纸、餐巾纸等进行探索;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时,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固体;教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向其他同学介绍这些科学家,说说他们是怎样开展研究的;学习《比较水的多少》时,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的喝水杯能盛多少水;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探讨古人是怎样计时的;先估算再测量一片树叶的面积是多少?进而再提出:一根玉米有多少颗玉米粒?一亩玉米能产多少公斤?你有办法测量吗?如果没有测量的工具,用什么方法?从而拓展了课堂上所学——有的能测量,有的没法测量时,需要估算……教学《种子的萌发》时,让学生将一粒种子埋入泥土中,观察其破土而出的全过程,写一篇观察日记;学习《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齿轮转动和链条传动分别适用于哪些地方……

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品质,通过实践活动,也增强学生学习科学有用的意识,从而更加激发学好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教学是艺术,课堂教学是否活跃关系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深入研究,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我们的科学课堂则会灵动起来,课堂将活起来,教学也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 李金海.小学科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6(1).

[2] 徐东妹.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之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3).

[3] 丁特殊.精耕细作,启思导学——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6).

作者简介:王洪英,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港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活跃课堂科学教学小学科学
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