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及野生粗茎秦艽质量研究
——兼论秦艽质量标准

2018-06-29 06:21陶爱恩张晓灿罗丹丹段宝忠
大理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秦艽浸出物药典

陶爱恩,张晓灿,李 杨,罗丹丹,段宝忠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是传统大宗商品药材,需求量大,为2015年版药典秦艽收载的基原物种之一,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之功效〔1〕。粗茎秦艽在云南已有超过60年的种植历史〔2〕,近年来,对云南栽培粗茎秦艽的质量研究已有报道〔3-7〕,这些研究资料表明,其有效成分与秦艽(G.macrophylla Pall.)相近,抗炎、镇痛效果优于药典收载的另外3种秦艽〔8-9〕,且产量有明显优势〔3,5,8,10〕。因此,大力发展粗茎秦艽栽培是推进秦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粗茎秦艽栽培品性状与中国药典秦艽性状描述有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粗茎秦艽药材的市场流通。鉴于此,对粗茎秦艽栽培品及野生品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秦艽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00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KQ-5200DB 型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GH-252型电子分析天平(A&D,深圳市盛美仪器有限公司);Nikon E-400显微镜(日本尼康公司);TS-12D生物组织自动脱水机(上海隆拓仪器设备有限公司);BM-Ⅶ生物组织包埋机(北京佳源兴业科技有限公司);QS-Ⅳ生物组织切片机(武汉宏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CS-Ⅵ生物组织摊片烤片机(孝感市电子仪器厂);SmartV250D数字摄像机;OLYMPUSBX-41生物显微镜;Canon EOS 70D数码单反相机。甲醇、乙腈为色谱纯(Fish⁃er Scientific,Fairlawn New Jersey),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2 材料 粗茎秦艽样品采集或购于云南、西藏及四川等地,经大理大学段宝忠副教授鉴定为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凭证标本保存于大理大学中药标本馆,样品信息见表1;对照品购于成都曼斯特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性状及显微鉴别 取栽培和野生粗茎秦艽药材,观测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断面、气味等性状特征。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制作石蜡切片〔11〕,观察横切面组织结构,药材粉碎后观察显微粉末特征。

表1 粗茎秦艽样品表

2.2 浸出物测定 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参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1〕。

2.3 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数据分析 色谱条件、供试品溶液制备等参照文献〔6〕进行,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软件分析指纹图谱数据。

3 结果

3.1 药材性状

3.1.1 野生品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 cm,直径1~3 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3.1.2 栽培品 与野生品比较,栽培品较长,支根多。表面颜色较浅,栓皮膜质,易脱落;断面皮部和木部颜色较浅,质地较野生柔韧。野生品及栽培品药材性状见图1。

图1 野生及栽培粗茎秦艽药材性状图

图2 野生品及栽培品根横切显微特征

3.2.2 粉末特征 二者粉末颜色有微小差异,野生品粉末呈暗棕黄色,栽培品粉末呈白色。从显微特征来看,二者无明显差异,见图3。其特征为:栓化细胞较多,淡黄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型、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0~180 μm,壁薄,略弯曲,平周壁有横向细纹理,胞腔内含油滴状物。内皮层细胞大,长可达500 μm,多破碎,表面观呈类长方形,侧壁细波状弯曲,平周壁可见纤细的横向线状纹理。导管较多,直径10~50 μm。草酸钙晶体散存于薄壁细胞中。

3.2 显微结构特征

3.2.1 横切面特征 与栽培品相比,野生品外周皮以外的组织多脱落,其他结构特征无明显差异,见图2。可以看出:两者根横切面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表皮、内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心无髓,射线不明显。根外周皮木栓细胞纵向略延长,内皮层细胞表面观呈类方形,壁近平直;韧皮部宽阔,细胞多呈类圆形,外侧的较大,细胞间隙明显,内侧细胞排列整齐和紧密;形成层明显,由3~4列切向延长的扁平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整齐;木质部由不木化木薄壁细胞和木化的导管组成,导管散在或数个成群。

图3 野生及栽培品粉末显微特征图

3.3 化学指纹图谱与相似度 将12批野生品色谱图(样品号CY-1~CY-12)导入中药指纹图谱软件,生成野生品指纹图谱,见图4A。以CY-8号药材图谱作为参照谱进行匹配,生成野生品共有模式指纹图谱,见图4B。将12批野生品及10批栽培品与共有模式指纹图谱比较计算相似度,结果显示,12批野生品和10批栽培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42,见图5,表明二者化学指纹相似度较高。

图4 野生品色谱指纹及共有模式图

图5 栽培及野生品与共有模式图谱比较相似度结果图

3.4 浸出物及含量 研究结果显示,12批野生品及10批栽培品的浸出物含量在27.41%~40.46%之间,平均值33.25%,其中30%以上有20批,占90.90%,全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秦艽“浸出物”规定(≥20%)。见表2。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2批野生品及10批栽培品中马钱甘酸和龙胆苦苷总含量在4.15%~16.80%之间,所有样品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秦艽“含量要求”(≥2.5%)。10批栽培品的含量在7.42%~13.92%之间,可见栽培品的含量范围较野生品小,表明栽培粗茎秦艽的质量更趋于稳定。

表2 22批样品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结果

4 讨论

本研究对粗茎秦艽野生品及栽培品的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指纹、浸出物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在显微结构、化学指纹、浸出物和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仅在性状方面有微小差异。生长环境、采挖年限等可能是形成栽培品与野生品性状差异的原因。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秦艽质量标准,栽培品除性状特征不符合标准外,其他项目均符合要求,且有效成分含量为药典标注的2倍之多。栽培品指纹图谱与野生品共有模式比较,相似度均大于0.942,表明栽培品质量均一。大量的研究已表明无论是栽培还是野生抚育的粗茎秦艽,其药材质量均较好〔3-4〕。粗茎秦艽药材根粗大、较长,色黄,品质较西北出产者为佳〔2〕,产量也具有明显优势。鉴于此,建议秦艽质量标准修订时,对性状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将对推进秦艽药材质量标准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70-271.

〔2〕曾育麟.云南的秦艽〔J〕.中药通报,1959,5(2):66.

〔3〕段宝忠,黄林芳,尚飞能,等.云南野生抚育粗茎秦艽药材的品质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1):82-86.

〔4〕吴靳荣,赵志礼,王妍妍,等.云南丽江产粗茎秦艽栽培品种的品质评价〔J〕.中成药,2010,32(2):250-252.

〔5〕曹晓燕,王喆之.云南粗茎秦艽不同采收期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4):623-625.

〔6〕张晓灿,李杨,罗丹丹,等.基于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多基原秦艽药材化学品质比较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7,2(6):37-40.

〔7〕张晓灿,段宝忠,罗丹丹,等.不同海拔粗茎秦艽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7,2(8):13-17.

〔8〕曹晓燕.秦艽种质资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9〕崔景荣,赵喜元,张建生,等.四种秦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比较〔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2,24(3):225-227.

〔10〕聂燕琼,李海彦,孙娜,等.粗茎秦艽资源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5):37-40.

〔11〕杨月娥,刘亚玲,田新雁,等.五种云南黄芪属植物的生药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2):2924-2927.

猜你喜欢
秦艽浸出物药典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广西产罗汉松茎与叶浸出物的测定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黔产金钗石斛茎和花中浸出物测定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完成
《中国药典》2010版毒性中药分析
TLC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秦艽
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
国家药典委员会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增修订内容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