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刚
•年龄:46
•现职: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社会运动、公民社会理论
•主要著作:《国与家之间:关于上海邻里的民族志研究》《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
费孝通《乡土中国》
这是一本对中国社会特征与结构进行总体概括的经典作品。费老以社会人类学的视角,用朴实而又扼要的叙述,呈现出中国社会运转的内在机理,可谓举重若轻。在其看来,中国社会最为关键的特征在于其“群己边界”的模糊性上,而这种模糊性表现在将人与人连接在一起的,是一个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网。每一个关系网都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散开去,而距离中心的远近决定了关系的亲疏程度,这样一种关系格局就构成了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差序格局。差序格局讲究的是依“关系”亲疏而判定远近的特殊主义,而与其对应的是西方社会中,由于上帝的存在而带来的无差别之爱,因此在西方社会中呈现出的是群己关系分明,权利与义务体系明确的普遍主义特征。
《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因其言简意赅而成为专家学者仔细研读的学科经典,又因其通俗易懂而成为社会学入门的不二之选,如此雅俗共赏的作品实属罕见!
韦伯《以学术为业》
韦伯这篇演说(收入《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2016)所面对的听众是彷徨无助的德国青年学子们,他们面对即将战败的国家及其命运,不知所措,对于社会发展的各种路线与主义之争,困惑不已,而对于自身该以怎样一种姿态来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更是无所适从。
韦伯并没有俗套地劝慰、开导青年人,而是从“科学”的发展历程入手,讲述了西方科学史中最为重要的两种知识——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并直言现代社会中,理性化已发展到了最后阶段,代表科学的理性已经消解了那些不可预测、不可计算的“价值”,因此我们进入了一个“祛魅”的时代。
因此青年学子最为关切的问题便是,在祛魅的时代如何找寻人生的意义?科学对此又能给予何种帮助?韦伯所给出的答案是极为冷峻而又富有感召力的:既然已经没有哪种价值可以天然地给予人生以意义感,那就只能通过个体自己的选择来创造人生的意义。而只有一以贯之地去遵循自己所选择的价值,承担应付“眼下的要求”,才算得上是以此为志业。
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 经济的起源》
《巨变》(黄树民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讨论的主题是“市场经济”,重点论证了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转换,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原本“嵌入”社会之中的市场开始“脱嵌”,遵循商品交换与逐利原则的市场由此给社会带来了灾难,而社会同样具有自我保护的反向运动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正是在市场与社会这种双向推拉之中,波兰尼向我们展示了从工业革命到二战时期世界发生的深刻转变。
可以说这本书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对市场经济进行了系统性的思考,作者对于所谓的市场可以自发调节这一论点进行了猛烈地回击,并且针锋相对地回应了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作者通过列举出人类文明史中出现过的与“交换”相对应的互惠、交易、再分配等原则,驳斥了所谓人具有某种天然的交换倾向,并自然地带来了分工与市场的发展的观点。因此并不是人的天然倾向带来了市场经济,而恰恰是反过来,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生在逐渐改变人的生存习惯与认知思维。从这一点上说,作者对于经济学的反思是釜底抽薪的。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
《努尔人》(禇建芳译,商务印书馆,2014)是英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埃文思-普里查德的成名作。普理查德在上世纪30年代初来到非洲努尔地区,试图描述努尔人的生活并揭示他们社会结构的某些原则。作者在书的开篇花费了很多笔墨描述努尔社会中的“牛”,以至于很多读者都调侃这本书应该叫“努尔牛”,不过这恰恰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努尔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牛。在这些民族志描述背后,作者真正想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在一个没有国家和政府统治的部落中,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秩序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普里查德指出努尔人的政治体系是建立在一种“世系群体系”分分合合的动态平衡基础之上的裂变制。这对规范了一代人类学者的相对静态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范式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这本著作被认为真正起到了更新人类学认知范式的作用。
这本书除了民族志材料的丰富和理论分析的出彩之外,书的导论部分也是非常精彩的,在导论中作者对艰难的田野工作经历进行了平和诚恳的叙述,大胆表明了自己作为人类学者的在场和在田野中的窘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后辈的人类学者许多鼓舞和启发。
本专题推荐书单注明的图书版本信息,多系坊间通行版本,以方便读者借阅、购买,不一定是文章作者当年读过的版本。专题策划过程中,得到金城出版社潘涛、中山大学邓伟生、中国文艺报社石皓的帮助,特此志谢!——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