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桂香
农村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核心,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也可以出现了叛逆“症状”。要想促进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必须要把工作内容复杂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作为农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领导者,如何建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班级,构建和谐班集体是当前教育中一个关键的任务。那么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有效化,就必须对农村小学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现状采取策略,确保农村小学的教育能够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接轨。
一、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
在我们偏远农村大批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孩,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学习),而他们则长期寄宿在亲朋好友家中或学校,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留守孩人数高达到2300多万,其中农村留守孩占据了绝大部分。经调查,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缺失父母关爱的环境中,留守孩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一个班级而言,老师管理的学生是多样的:有听话和不让老师省心的,有生活不能自理和缺乏自觉性的,有态度懒散不听从老师教导的,更有粘上了不良嗜好,拉帮结派,抽烟等。如果这部分学生不能好好地进行管理教育,不但会对班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甚至人生。导致这部分学生小小年纪就染上了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年在外谋生,孩子一般都是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等带,他们的教育模式与现在的截然不同,但是由于孩子长期与他们接触,这种隔代教育就会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生根,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容易陷入自暴自弃的困境。二是因为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书本知识一知半解,对孩子的学习不进行细致分析,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教导,失去学习的信心,特别是在农村,有的被孩子的一两句话就蒙混了,造成不诚实的品格。三是因为对孩子的过于溺爱,在21世纪中任然有“重男轻女”思想,容易造成过分溺爱,从而形成任性、固执、唯我独尊和依赖的性格。
二、采取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调动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要就得找到能诱发并引发学生自主管理动机。少先队是农村小学里面比较突出的校园队伍,教师们可以通过少先队的宣传作用,宣传一些与学生相关的班级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共同为班集体荣誉努力。其次,还可以通过建立班级“职位轮岗制”,全班同学轮流担任各个职务,这样不但能让同学学会换位思考,更重要的是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形成“班级管理,人人有责”的班级氛围。那些平日认为自己是“差生”的同学也在管理的过程中找回了自信,相信自己也可以很棒。再次,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同学的了解,采集各方面建议,建立班规,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班规的制定对班级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自己作为班级的一份子,自己该如何去做。
(二)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
对于农村小学里那部分骄横跋扈的学生,让很多的老师都素手无策,他们“软硬”不吃,对老师所说的大道理或者严厉批评都不放在眼里,不但知错不改,还屡教屡犯。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们可以在他们面前尝试一下表示出自己的无助,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三)深入分析了解每个学生,扬长避短
每个学生因为从小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他们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性。老师可以从这些差异性入手对学生个性和性格进行分析,找到适合其的教育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对学生有了全面了解后,老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合适位置,比如喜欢运动的,就可让其在运动会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喜欢文章的,就可以让其写一些小文章给同学们欣赏;喜欢服务大家的,可以让其担任一些职务等。通过这些行为让每个同学都可以扬长避短,增强信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
(四)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有效化性
“谈话式”交流方法是农村小学里面班主任用得最多的教育方法,但交流是否有效,是否能触动学生,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能否成功进行。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一些“慈母”型老师,对待违纪学生总是苦口婆心,没完没了地说一大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难以理解的“大道理”,导致学生只是应付式的认个错,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誤;还有一些“严父”型老师,学生犯错,不问对错,总是劈头盖脸一顿狠批,语言尖锐,毫无学生插话空间,这种方式往往会引发学生的抗拒心,不但没有用心去分析自己有没有做错,还会产生对老师的厌恶感。对于农村小学里面这些淳朴学生,更适合的是“朋友”型交流方式,老师可以以朋友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劝告式”教育,教育与聊天相结合,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五)切实加强班级留守孩教育与管理
多与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的思想行为表现,做到及时有效的教育。不管是父母或代教养人,不能以金钱和物质的满足作为关爱“补偿”,而应教育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教育他们不贪、不馋、不懒,要有爱心,尊长辈和代教养者。给留守孩多一份关爱,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课余时间,应深入了解留守孩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多些鼓励,少点批评;多些安慰,少点责备;多些笑容,少点粗暴。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和培养留守孩的学习兴趣,多给他们“开小灶”,减少学习困难,注意保护好已有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像父母般的关爱和温暖,让孤独的心灵得到滋润。
搞好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是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如果教育策略一味的固守不化,其所带来的效果是绝对有限的。因此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让班级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努力构建和谐班集体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