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林
摘 要: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是本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对此,寻求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是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简单叙述了水稻栽培的一种新技术,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地膜覆盖;濕润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继地膜小麦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后,看到该栽培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增温、节水、早熟、高产生优势,地膜水稻生产技术随之发展开来。水稻全程地膜湿润栽培技术,以覆膜为前提,以湿润为核心,可用于杂交种、旱育秧等多数种类水稻栽培。栽培技术的应用,需要依照相应规格栽培,湿润管理,加强前期控制,后期促增长的一种水稻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效果非常显著。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该项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产量指标与品种选择
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的应用,水稻含量得到较大提升,产量指标为600-700kg/亩。在科学栽培中,选择适当的品种非常重要,因水稻栽培技术的特殊效用,田地多选择低、中山冷浸田、旱岗望天缺水田、烂泥田等,所以,水稻品种应选择抗逆性强、矮秆粗壮、穗大、产量较高的粳稻。另外,在插秧时,旱育秧、湿润育秧等多种育秧方式都可利用地膜栽培技术,达到高产效果。
二、培育壮秧
一般来讲,在播种育秧时,若田地选择在低、中山,秧苗培育时间应在3月下旬,若田地选择在高山,秧苗培育时间应选择在3月底至4月初,培育带蘖壮秧,于秧苗叶龄达到3叶1心时即可插秧。
耕地翻整。在播种育秧前,每亩田地施洒农家肥6-7吨,过磷酸钙、碳铵各50kg,耕地翻整,提高土壤的肥力与松软度,提高种植发芽率。耕地时应注意,必须将前茬作物的根茬等杂物清除干净,提高水稻出苗率。
以大田做床畦。在地膜湿润栽培技术中,以大田做床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多被称为高床低润,在育苗时,床畦大多与地膜幅度一致,宽为1.4-1.5m,以求在田埂上能够将秧苗插入床畦中央,长短可根据地块决定,行间方向以通风透光为主。在大田做床畦时,应在每个床畦四周预留30cm宽、25cm深的水沟,便于后期灌溉与排水。在做床畦,干整成形,放水泡田,使田畦充分湿润,湿整抹平床面,力求床面无根茬、平整,保障覆膜时能够紧贴床畦面,灭草增温,促进秧苗快速发芽。
覆膜。在大田床畦平整之后,即可覆膜。覆膜时,膜投边应与床畦沟头对齐,用泥将膜头边与床畦沟头压紧。两人拉膜,保障用力一致、覆膜平整、紧贴床面,利用地膜覆盖机将覆膜边缘压入泥土中,以此类推。
三、田间管理
适时插秧。一般情况下,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应用下,秧苗应实时早插,比常规栽培水稻插秧时间提前10天左右。若插秧过晚,秧苗在床畦中生长过大,移栽时不易成活,一旦遇见暴晒天气,极易烧毁秧苗。
栽植密度。在秧苗栽植时,密度应根据分蘖成穗高低、产量指标等确定栽植密度。以北方粳稻为例,在水稻种植时,每床面插秧6-7行,行距在20cm左右,每株距10cm左右,每个穴插入6-8株苗,每亩2万穴坑左右即可保障水稻质量与产量,接近甚至超过产量指标。
灌溉。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灌溉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插秧至返青期间,床畦沟内应时刻存有水源,且床面始终保持2cm左右高度的水层。注意:水层不宜过浅,以免床面干燥,秧苗生长发育受阻;水层不宜过深,导致飘膜浮秧,地膜技术的功能受到影响。另外,床畦沟内的水应保持:晴天满、阴天半、晒田无水。
全层施肥。在耕地整田时,一次性施足底肥。田地整完之后,退水开沟时,将标准氮50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均匀洒入沟内,清沟浆肥。返青期间,每亩水稻应施洒尿素8-10kg。在水稻栽植过程中,若前期底肥不足极易导致水稻脱肥,对此,在水稻种植中后期,应重视苗株情况,一旦出现脱肥现象,立刻采取放水撒肥、叶面喷肥等方式,补足肥力,保障苗株质量。
田间管理。插秧期至返青期,床畦只补水,不排水,床面应始终保持在2cm左右的水深;当单位面积的茎数达到群体指标后,排水晒田,5d左右即可;继续保持床面水深,当稻叶深绿时,再次排水晒田,5d左右;稻叶黄绿时,排水清晒,1-2d左右;稻叶全黄,不晒田,保障水稻产量与质量。
四、病虫防治
一般而言,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痉瘟、白叶枯病、稻苞虫、螟蛉虫等。
白叶枯病防治:白叶枯病是水稻一大病害,严重时,水稻减产高达40%-50%,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与叶鞘,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尤其是苗期与分蘖期。该病害是一种细菌病害,病菌在稻种、稻草、稻桩上越冬,当种植户播种含有病菌的稻谷时,病菌直接由根部与芽鞘侵入,病菌遇水渗入水流,直接侵害其他秧苗。针对白叶枯病防治,可利用25呖/Ⅱ化018可湿性粉剂100g-120g左右,兑水45kg,制成喷雾剂对水稻植株集中喷洒。利用农用链霉素200g,兑水45kg,集中对水稻植株进行喷洒,提高水稻抗病性。
螟蛉虫防治:螟蛉虫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主要是三化螟、二话螟、大螟、卷叶螟等。首先,做好前期预防,在幼虫时,水稻种植人员就应开始防治,日常情况下,加强对水稻茎秆的检查,若发现螟蛉幼虫,即刻消灭。在水稻收割之后,应加强对水稻秸秆的处理,消灭螟蛉虫虫卵。在螟蛉虫成规模出现时,可喷施浓度为98%的巴丹原粉亩用30g与25kg细土均匀搅拌施撒,防治螟蛉虫大规模蔓延。在分蘖期、抽穗期等螟蛉虫发生期间,可用浓度为90%的杀虫单原粉拌细土20kg均匀施撒。或兑水60kg进行喷施。
五、结语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的应用,应由以下几方面出发:文章简述了产量指标与品种的选择,培育壮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的方式,以期全面发挥栽培技术的功效,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英.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初探[J]. 农家科技旬刊, 2014(9):142-142.
[2]赵洪文. 无公害水稻生产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法试验研究[J]. 北方水稻, 2016, 46(6):29-30.
[3]李云江, 于晓红, 王成春,等. 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3):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