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我国的农业领域影响更为明显。在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中,越来越多先进的种植技术被人们广泛的进行应用,从而实现农作物产量的增长,这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就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才玉米种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针对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就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
1、增大种植密度
增大种植密度是应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之一,与其他种植技术不同,这种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够在一定基础上增大玉米的种植密度,这也是其基本的优势,所以,玉米的出苗率也会有所提升。
2、省时省力
省时省力也是这种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种植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玉米播种以及灌溉工序上有所缩短,进而有助于农民能够进一步的加强玉米的集中管理,同时也能节省人力、体力等,有效的降低工作量,提高种植效率。
3、操作简单便捷
操作简单便捷也是具体的应用效果。相对于其他种植技术,这更为简单,在实际的操作上农民也能便于进行学习以及掌握,而且该项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较广,有助于进一步推广技术的应用,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
二、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
1、种子选用
在应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关键的应用要点,这样才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而种子选用环节就应该加以重视,只有保证所选种子的质量良好,才能有利于玉米的健康生长以及产量增加,这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尽量选择较高耐密性的玉米种子,这样才能有助于后期技术顺利进行应用,避免出现玉米养分不均等问题。其次,还要尽量选择能够抗病虫害的玉米种子,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使得产量下降,所以,这还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能够针对玉米种子的抗病虫害特性进行相关的检测,以确保玉米种子的质量过关。
2、播种与移栽
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包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实验,测试包衣后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最佳配比,保证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在70%以上。在播?N前要晾晒种子以减少种子中的水分,并挑选优质的玉米种子播种。在栽种玉米之前土地要空置1a左右,以恢复土壤肥力。
3、田间管理
玉米移植后应经常对芽苗进行检查,确保芽苗的数量、质量都达到要求,如果芽苗的数量不够或是出现患病的情况,应立即予以补充和更换。在芽苗生长期需要进行3次中耕,2次浅耕,中耕深度在10cm左右,浅耕深度为5cm,前2次中耕時间为定苗前,最后一次为拔苗之后,浅耕时间则没有具体的要求。在浅耕和中耕期间先将田地间的杂草拔除,然后施加肥料,在每667m2地中农家肥与复合肥可按照30:1的比例施肥,农家肥的含量可以酌情增加。
玉米穗期要进行2次中耕,1次深中耕,应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进行1次中耕。当进入大喇叭口期时,应控制玉米苗的株高,防止陡长。一般喷洒1支烯世宝或矮壮素,同时施用攻苞肥,防止玉米的倒折或倒伏。此时还应追肥,尤以氮肥为主,将肥料施入穴中,再大范围进行培土。
玉米进入花粒期后,不仅要补施攻粒肥,注意浇水和排涝,还要进行中耕除草。此外,还要注重虫害防治。花粒期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蚜虫等。玉米粘虫可用40%的水胺硫磷500~6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1000倍液喷雾防治。适时收获是提高玉米质量、产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在最佳收获期对玉米进行收获。
如今,很多玉米种植团队都能合理的使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来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一些工作人员还会在业余时间对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使用原理和技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以此来为玉米种植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但是部分偏远地区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对于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技巧还不能得到全面的掌握,有些地区对于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支持力度也不到位。导致这类地区的玉米产量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在日后的发展在中,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偏远地区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偏远地区农业领域发展过程中也要注重新型种植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玉米种植团队需要对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有所了解、有所掌握,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和工业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双株高产技术在我国的玉米种植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与推广价值,这是一种先进的种植技术,通过使用这项技术,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玉米的产量等,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提高此技术的利用率,加快我国农业建设与发展,这就要求有关地区政府部门以及农民能够提高对于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准确把握此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而能够合理的应用这项技术,充分发挥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作用,为玉米的种植增添又一层保障,从而促进我国农业领域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166395 黑龙江省巨浪牧场农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