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期
刊物介绍
《福建林业科技》创刊于文革期间的1974年,是由当时的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林业局科技站创办的;到1976年,主办单位更名为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创刊初期的《福建林业科技》为内部资料,不定期出版。1987年,上级领导非常重视,把主办单位变更为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为第一主办单位。1988年,第一主办单位又变更为福建省林学会,并申请获得闽出刊特许证,同时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一届编委会。1989年8月经国家科委核准,取得正式创刊批文;1990年6月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号);1991年6月取得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号)。1992年编委会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二届编委会;1998年编委会再次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三届编委会;2012年1月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四届编委会。 《福建林业科技》始终坚持学术质量与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始终秉承“促进科技进步、推广技术成果、发现培育人才”的办刊宗旨,始终遵循“优稿优选、公正平等”的组稿标准;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各项规定;严格执行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严格遵守《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标点符号用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有关国家标准。创刊38年来,在历任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历经几代编辑同仁的不懈努力,现已编辑出版期刊158期,刊登科技论文4060篇,其中1999年以来(13年)共编辑出版60期,刊登科技论文2462篇,为我国林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刊物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现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并被国内多家数据库和网站收录。1996年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再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7年荣获第二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荣获第三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9年荣获福建省科协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奖一等奖;2011年荣获福建省科协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2011年又一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林业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1996年和2004年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本刊主要刊载与林业有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技术开发等文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设计、教学工作者和林农果农必不可少的科技参考资料。 本刊为季刊,A4开本,页码180,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CN35—1136/S、ISSN1002—7351,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60.00元。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4—34。也可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并真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欢迎社会各界来我刊宣传产品、展示形象。 编辑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新店上赤桥35号 邮政编码:350012 联系电话:(0591)87911427 联系人:蒋家淡 开户银行:农行福州市晋安新店分理处 开户名称:福建林业科技编辑部 银行账号:13-135301040002107 电子邮箱: 或 本刊网址:(1) ; (2)
福建林业科技
- 基于SBE法的贵阳城市道路植物景观量化评价
- 海口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闲置土地造林的林票制度研究
- 漓江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调查及模式探讨
- 昆明环滇池滨水景观带规划构想
- 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类型的设计
——以广西武鸣县为例 - 林区居民参与森林生态旅游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华南沿海外来生物椰心叶甲入侵的历史考察
- 江苏靖江市横港河休闲绿地景观设计
- 南通地区古树名木调查与分析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
- 基于场地特征的临海植物园规划设计
- 嘉兴人民公园植物景观调查
- 森林公园森林文化评价研究
——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福建将乐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
- 泉州市林下经济产业结构研究
- 广西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及对策探讨
- 河岸带植被对河流生态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 乡土彩叶树种蓝果树研究进展
- 干旱河谷边坡海拔变化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长汀水土流失区地表裸土动态变化及生态分析
- 木荷—里白林主要优势种群42 a动态变化
- 五指山市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 沙地云杉及其近缘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 陕西关中地区木兰属植物品种分类研究
- 低磷胁迫对桉树磷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青冈无性系基株叶磷元素的时空分配特征
- 南亚热带米老排成熟林碳库及其分布格局
- 不同坡位杉木米老排混交林养分积累与分配比较
- 昭通北部地区稀有植物十齿花群落特征
- 鹿角藤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 森林冠层孔隙度提取方法比较
- 麦秸粉粒径对微发泡木塑复合材性能的影响
- 不同岩质边坡复绿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
- 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植被修复及其效果评价
- 柳杉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造林效果分析
- 基于全极化SAR数据的云南松后向散射特征分析
- 基于MapGIS的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数据库构建
- 缅甸森林保护区生态功能评估初探
- 仙湖植物园风景林群落调查及其景观优化策略
- 南京紫金山栓皮栎种群动态
-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规律研究
- 遮光度对白木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金花茶嫁接繁殖试验
- 不同温度对美丽马醉木种子发芽的影响
- 蓝雪花嫩枝扦插技术
- 无性系、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影响
- 卷斗青冈种子不同处理育苗试验
- 基于地形因子空间分异的景观安全等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