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权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 教学 实践
新课标下,科学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建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将学生确立为课堂的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将要我学的思维模式转化为我要学的观念,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汲取知识,营造轻松的师生学习氛围,优化资源,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所以,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每个化学老师的中心工作任务。提高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
一、设立学习情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调,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讨论,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获取新内容和新知识。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先展示一瓶饮料向学生质疑:你怎能确定其中溶有二氧化碳呢?学生顿时兴趣高涨,讨论设计方案并动手实验证明。接着我又发问:由饮料你还能想到什么?分析得出:既然饮料中可逸出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如何用实验证明?学生用了很多方法,如探究对比实验:取两瓶内盛等量水的塑料瓶,一个中充入二氧化碳,一个中是空气,充分振荡,观察两瓶中的现象,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这时我又问:为什么一些饮料商标上写碳酸饮料而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很自然激起又一轮探究高潮。[2]
二、适当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而应更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由学生指明探究方向和传授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刚开始学习化学时,由于新鲜,好奇,加上实验的刺激、好玩,学生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随着第四单元的学习,大量的概念、化学用语等需要记忆,课程相对深奥枯燥,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这时教师要注意,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课程内容上要讲清讲透,尤其是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两个难点一定要指导学生理解,掌握书写规律。如书写化学式的规律:非金属气体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如O2、H2、N2、Cl2等,其它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Cu、C、S、He、Ar等,化合物化学式用口诀概括为“正价左,负价右,约简交叉定个数”,如CO2、H2SO4、NaOH等;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掌握书写规律,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就不需要死记硬背,常見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就可以随时正确书写出来;适当的学习方法可以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避免学生怕学而出现厌学。
三、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实验较多,对于实验学生都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化学快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例如,镁带的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奇形怪状的铜树,pH试纸与酸、碱、盐的作用等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到世界是这样的奇妙。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更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例如,学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实验,设计这样一个实验问题:盐酸、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什么现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有何现象?通过设置实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理解和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
四、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
多媒体是新型资源,在使用中得到了师生普遍的欢迎和支持,并取得了颇好的成效。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授课,将难以理解的公式、定义都用图片或者PPT的形式表达,结合大量动画、影音等素材,直观地展示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拓展课堂的信息量。比如,在学习“水电解”课程时,在微观上无法向学生解释,教师就可以模拟实验,转换成影片播放,将水电解时水分子变化的过程进行反复播放,让学生观察,将难以表达的知识转化为视频播放,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提高。[3]
五、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兴趣
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识记规律,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兴趣小组,目的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训练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自制微型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氧气的制取、性质时,可参观氧气厂,亲眼看到制氧的全过程,目睹液氧和固氧都是蓝色的等;还可进行化学专题讲座、专题报告、开展化学游戏、办化学小报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且逐年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好做足实验,激发兴趣,以教材主干实验为线索和社会生活中丰富内容为实验探究课题,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专题复习,突破难点,提升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减轻学习负担,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定铜.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2] 许九奎. 让中考与课改同行——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09(3).
[3] 孙慧芳.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