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奕 王 霞 李 君 柴恭春
王建永1 陈会艳1 郑英帅2
(1.天津市动物园,天津,300381;2.天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天津,300211)
食蚁兽(Myrmecophaga tridactyla)属于贫齿目(Pilosa)食蚁兽科(Myrmecophagidae)食蚁兽属。食蚁兽在现存4种食蚁兽中体型最大,分布在南美洲地区,生活在热带雨林、草地、湿地和其他开放区域[1]。从历史溯源层面分析,该物种的地域分布从最早的美国中部的洪都拉斯地区,到玻利维亚的大查科地区、巴拉圭、阿根廷,再到现在的潘帕斯草原南部和南美洲的乌拉圭[2]。食蚁兽喜欢开阔又有植被遮蔽良好的环境,属于独居动物[3]。雌兽每胎一仔,妊娠期约190 d。它们以蚂蚁和白蚁为食,新陈代谢率低,体温低[4]。
食蚁兽是其家族中唯一一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的物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在一些地区和国家,如乌拉圭、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和危地马拉已经灭绝[1]。此外,该物种在巴西的一些州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几乎灭绝,如里约热内卢、圣卡塔琳娜和里奥格兰德[5],随后在巴西19个州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该物种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恶化[6]和人类活动的干预,此外,该物种的自然特性也有助于增加其脆弱性,比如独居属性、妊娠时间长,以及较低的代谢率造成它们的运动缓慢[7],使其更容易受到人类的猎杀。这些因素都加大了该物种数量的减少和灭绝的可能。因此,实现该物种的异地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食蚁兽主要饲养在北京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长隆野生动物园、深圳野生动物园和太原动物园等,天津动物园目前有2只食蚁兽,年龄均为3岁,雌性体重51 kg,雄性体重48 kg。随着园区对食蚁兽生活习性、饲养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在饲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本文就食蚁兽的圈养条件和饲料营养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食蚁兽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更好地实现其异地保护。
1.1.1 兽舍条件
食蚁兽喜欢独居,2只食蚁兽各居2间室内,每间约25 m2大小,均为水泥地面。由于食蚁兽喜爱在墙角睡觉,每间室内墙角铺有一个长方形木质垫板,且在垫板上方设有浴霸,四周墙壁安装了暖气,以保持温度恒定。食蚁兽不仅喜欢在水中洗澡,还有在水中大小便的习性,因此2个兽舍均配置了1个深约40 cm,长约3 m,宽约2 m的水池,以满足食蚁兽的日常洗澡需求。兽舍之间、兽舍与运动场之间设有移动拉门,方便串笼。
1.1.2 兽舍温湿度控制
天津属于我国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为了确保食蚁兽顺利度过低温天气,兽舍加装温控设施,如浴霸、暖气等,且供暖时间比天津地区普遍的11月15日至翌年3月15日双向延长到10月15日至翌年4月15日。进入10月以后,气温骤降,夜晚气温偏低,主要通过浴霸控制室温在24~26℃左右。浴霸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满足大食蚁兽对温度的要求,然而,食蚁兽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对黑暗性环境比较适应,动物园普遍使用的普通灯暖型浴霸亮度过高且光线刺眼,势必会影响其昼夜节律。而远红外陶瓷加热灯型浴霸不仅能够进行高效热能转换,而且不发出光、不干扰其昼夜节律,适用于潮湿的环境,所以,我们使用远红外陶瓷加热灯型浴霸,以实现对食蚁兽圈舍的温度控制。由于天津地区秋季的平均气温<18℃,应适当减少甚至取消其室外活动时间,并于夜间关好门窗,以满足其对温度的要求。无论是夏季炎热,还是秋冬干燥,开启浴霸或者暖气供热温度达标,兽舍内的湿度往往保持偏低水平,因此,可通过采取在兽舍内上空悬置耐阴常绿植物、日常地面淋湿以及蓄水的洗浴池等方法来增加空气湿度,确保湿度控制在70%~80%RH,以满足食蚁兽对环境湿度的要求。
1.1.3 兽舍卫生
食蚁兽的嗅觉灵敏,约为人类的40倍。如果使用刺激性强或使用后残留味道较大的消毒液对兽舍进行消毒,可能对其呼吸道和皮肤等产生干扰和损害[3]。因此,对兽舍进行消毒时应避免使用有味消毒液而采用无味高锰酸钾。此外,食蚁兽是一种喜爱干净的动物,对气味非常敏感,由于大食蚁兽入池排便,因此,应根据食蚁兽的排便习惯及时更换池水,保持通风,保证兽舍内无异味。
1.1.4 运动场管理
食蚁兽性情孤僻,喜独居。运动场面积小,就会造成食蚁兽出现“走柳”、围绕场区边缘转圈等刻板行为,无法适应环境的食蚁兽也会很快生病。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天津市动物园将食蚁兽的运动场范围进行开拓,约200 m2/只,保证其有充分的活动空间。运动场内移植有草坪、土地、灌木和乔木等植物,尽可能贴近其栖息地自然环境,草坪可有效保护其柔软的脚掌,土地可提供其用于刨土的场所,灌木和乔木可供其在烈日下遮阴休息,通过营造模仿食蚁兽的野生生活环境,促进其自然行为的发生。此外,为了纠正食蚁兽的刻板行为,丰富其野生动物的生活情趣,促进食蚁兽展示更多自然行为,我们在其运动场的部分区域配备了形态各异的假山石、木桩、皮球等物来增加环境的复杂性和趣味性,使其保持对环境的新鲜感和探知欲,展示更多自然行为。
1.2.1 特殊的食性
食蚁兽食性极有特点,其舌头有60 cm长,舌头上布满逆向生长的小刺,取食时,颌下腺先分泌出浓浓的唾液遍布整个舌头,随后将长舌伸进蚁穴,用舌头将白蚁等黏住并带入口腔内[8]。
1.2.2 日粮及营养成分
圈养食蚁兽,已经由主食蚂蚁、白蚁等转变为由蚂蚁粉、猫粮、牛肉、熟鸡蛋、酸牛奶和各种水果(木瓜、苹果、香蕉、哈密瓜等)等食材加工而成的营养餐。蚂蚁粉用以满足其固有食性;猫粮、牛肉、熟鸡蛋和酸牛奶为其提供蛋白质、糖分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水果为其提供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等。其中,牛肉不仅能为食蚁兽提供能量来源,而且还能为其提供丰富的牛磺酸,而牛磺酸是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继而提高食蚁兽机体的抗病能力,并维持其神经系统机能的正常[9]。具体配方见表1。
表1 食蚁兽日粮原料组成Tab.1 Feed composition of giant anteater
1.2.3 猫粮的使用
在与其他日粮粉碎混合前,猫粮作为基础饲料,需要用温水浸泡,浸泡至手指捻开没有硬芯为好。凉水浸泡耗时长,沸水浸泡则会破坏猫粮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因此采用温水浸泡,操作相对省时,且匀浆后的饲料有一定的热度。
1.2.4 食材的加工处理
各种食材经过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入食物料理机进行多次反复粉碎,处理好的匀浆物内含有一些未被粉碎的牛肉肉筋,肉筋韧性十足,不易被消化,考虑到食蚁兽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特性,如果大量采食,可引发肉筋儿缠绕舌头致使其舌头坏死或者引发肠梗阻[9]。因此,对于刚处理好的匀浆还要用网眼筛过筛处理,除去肉筋后的匀浆撒上蚂蚁粉便是食蚁兽的营养餐。加工好的营养餐不能马上饲喂食蚁兽,需要进行投喂前处理,包括添加饲料添加剂、温度平衡等。为了保证食蚁兽的健康,饲料中还会定期(每月5日,每日1次)添加全价维生素复合剂、电解质、钙制剂等。从4℃保鲜冰箱取出来的食材,做成的营养餐一般温度都低于室温,需要在室温下升温至室温。
1.3.1 体重监测
对于成年动物而言,体重恒定能反应动物的健康水平。定期对食蚁兽体重进行测量,监测体重的日变化,根据体重变化监测其健康状况。此外,通过体重测量,对怀孕食蚁兽可做出合理、有效的妊娠判断。
1.3.2 给料时间控制
考虑到动物对采食和睡觉的需求(食蚁兽1 d睡眠约16 h)[10-11],每日晨昏各饲喂1次。由于喂料前后活动量较大且考虑到食物放置时间较长饲料可能会变质的风险,因此,对食蚁兽定时投喂饲料,且在采食期间注意观察其状态,当其停止采食后,即便料盆中有饲料剩余,也要收回(观察到个别食蚁兽有阶段性采食的行为,可把个别给料时间适当延长)。
食蚁兽主要栖息于热带草原,热带草原年最低气温≥18℃。食蚁兽生活的温度范围为18~32℃,温度>28℃时行动活跃[10],在环境温度>40℃或者<15℃时,食蚁兽会出现懒散不动,蜷缩睡觉的行为[11]。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动物园饲养食蚁兽的经验得知,食蚁兽的最适宜环境为24~26℃。天津地区在10月初温度骤降,兽舍温度<18℃,通过暖气和浴霸维持室温至25℃。2017年11月12日,由于暖气故障,兽舍白天室温降至18℃,观察发现,食蚁兽不愿活动,喂料时也是采食完立即蜷缩入睡,甚至出现了战栗现象。当把室内温度控制到25℃时,食蚁兽战栗现象消失,且恢复了正常的食欲和活动。由此可见,食蚁兽在天津地区圈养的最适宜温度为24~26℃,且低于18℃会造成食蚁兽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甚至战栗。
无论什么季节,食蚁兽常常表现出对湿度的需求,这可能与食蚁兽原生环境多为潮湿地带有关。除去饮水外,食蚁兽常常入池洗澡、清理被毛和排便。进入秋冬季节,兽舍内平均湿度保持偏低水平。有研究表明,当湿度低于20%RH时,容易造成脚掌皮肤龟裂渗血,甚至引发潜蚤、蜱等寄生虫病[9]。而通过日常行为观察发现,当兽舍内湿度达到70%~80%RH,食蚁兽表现出了相对活跃的状态,可见,食蚁兽在天津地区圈养的最适宜湿度为70%~80%RH。
由于食蚁兽通过布满逆向生长小刺和浓浓唾液的舌头黏住食物进行采食[11],食蚁兽舌头在伸缩黏取粥状物营养餐时,食物黏度过低可降低会抑制其食欲,因此要把握好食材加工时食物黏度。有研究表明[8],食用味浓重、浸泡后黏稠度低、油性足的猫粮可造成食蚁兽食欲下降,因此,应选用味道较淡、浸泡后黏稠度高(最好不低于250 Pa·s)、油性较小的猫粮,且猫粮浸泡时间不宜过长,用温水浸泡至手指捻开没有硬芯为好。此外,由于不同品牌的猫粮在颜色深浅、味道浓淡、浸泡后黏稠度高低、油性大小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一经选用符合食蚁兽口味的猫粮品牌后,应对其味道、黏稠度和油性进行相关检测和记录,不应随意更换猫粮品牌,以免影响食蚁兽的食欲。
食蚁兽对兽舍和运动场等环境要求很高。由于馆舍安排原因,引进的食蚁兽暂时搬进了面积较小的兽舍和运动场,2只食蚁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来回踱步、绕着运动场边缘来回转圈等刻板行为。为了减少其刻板行为的出现,促进其自然行为的发生,我们将2只食蚁兽转移到兽舍面积更大、运动场生态环境更丰富、更贴近其栖息条件的新兽舍。迁移之前提前将笼箱放入兽舍进行脱敏,用饲料将食蚁兽引进笼箱,装笼迁移到新兽舍,防止出现应激反应。搬入新兽舍后,雄兽表现出更多的自然行为,比如在运动场上奔跑、爬树、在草丛中寻找以及抱着树桩玩耍等。而雌兽绕着运动场边缘来回转圈的刻板行为仍时有发生,其原因有待继续观察,今后,计划借助环境丰容等减少其刻板行为的发生。
引进的食蚁兽均为3岁,已达到性成熟。食蚁兽疑似进入发情期时,将两兽合笼,由于出现间断性的发生不同程度的打斗现象,白天合笼,晚上分开。2 d后,打斗现象减轻,全天候进行合笼。4 d后再未出现打斗现象。是否交配成功及受孕尚需继续观察。
2017年10月14日发现食蚁兽浴池中粪便有黑色异物,经检查为包暖气胶皮。食蚁兽未出现其他异常情况,经过大概1周,食蚁兽排便再无异物。对于食蚁兽食用此异物,经过细致观察和兽医诊断,排除了其机体病理性因素,而食蚁兽食用异物,是否食痞,有待继续观察。然而食蚁兽没有牙齿,误食异物,可引发舌头损伤、坏死或者引发肠梗阻,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要密切观察动物行为、保持兽舍环境卫生和安全。
[1] Clozato C L,Miranda F R,Lara-Ruiz P,et al.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giant anteater(Myrmecophaga tridactyla:Myrmecophagidae,Pilosa)in Brazil[J].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2017,40(1):50-60.
[2] Eisenberg J F,Redford K H.Mammals of the neotropics:the central neotropics:Ecuador,Peru,Bolivia,Brazil[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
[3] 余夫.以蚁类为食的动物——大食蚁兽 [J].环境教育,2005(4):8-9.
[4] Shaw J H,Carter T S,Machado-Neto J C.Ecology of the giant anteater Myrmecophaga tridactyla in Serra da Canastra,Minas Gerais,Brazil:a pilot study [J].The Evolution and Ecology of Armadillos,Sloths,and Vermilinguas,1985,26(3):379 -384.
[5] Lorenzutti R,Almeida A P.A colecao de mamíferos do Museu Elias Lorenzutti em Linhares,Estado do Espírito Santo,Brasil[J].Boletim do Museu de Biologia Mello Leitao,2006,19:59 -74.
[6] Ferreira F S,Fernandes-Ferreira H,Léo Neto N A,et al.The trade of medicinal animals in Brazil: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13,22(4):839-870.
[7] Diniz M F,Brito D.Threats to and viability of the giant anteater,Myrmecophaga tridactyla(Pilosa:Myrmecophagidae),in a protected Cerrado remnant encroached by urban expansion in central Brazil[J].Zoologia(Curitiba),2013,30(2):151-156.
[8] 王英树,刘均达.上海地区圈养大食蚁兽饲养管理的初探[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7(4):53.
[9] 朱向博,张丽,卫泽珍,等.大食蚁兽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J].饲料博览,2014(12):42-44.
[10] 徐娜.追踪大食蚁兽[J].大自然探索,2005(1):44-47.
[11] 朱蒂.与大食蚁兽的亲密接触 [J].环境,2010(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