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勇 龙继发 岳红 杨旭 杜鑫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中老年人是该病的多发人群。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而焦虑与抑郁是其常见的并发症[1]。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综合征不仅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双重创伤,还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效果[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效果。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研究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52~78岁,平均(64.6±6.9)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3±1.7)年。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1~75岁,平均(63.8±6.2)岁;病程10个月~9年,平均(4.9±2.1)年。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性别和病情等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研究组与参照组均给予安坦与美多巴等治疗帕金森病的常规药物。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给药,告知患者养成良好作息与饮食习惯,谨遵医嘱服用药物。
而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口服,每日1次,每次20mg。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6周。
(1)比较探究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以HAMA、HAMD以及WEB-STER量表作为评定抗焦虑、抗抑郁以及抗帕金森效果的标准:分数愈低说明治疗效果愈佳。
(2)比较探究研究组和参照组相关指标评分情况:以SAS、SDS以及MMSE量表作为评定焦虑、抑郁以及精神状况的标准:分数愈低说明状态愈佳。
(3)比较探究研究组和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数据均运用S P S S17.0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抗焦虑、抗抑郁与抗帕金森的有效率优于参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研究组的SAS、SD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MMSE评分与参照组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过程中,研究组与参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偶尔会出现恶心与嗜睡等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不存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效果对比表(%)
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相关指标评分对比表(分)
帕金森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3]。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的运动障碍会让其丧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4]。此外,伴随帕金森病出现的强直、震颤等情况会对患者脑内神经造成极大地破坏,易引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会使患者病情恶化迅速,治疗依从性大为下降,给家属带来了较大的经济与心理压力[5]。所以,临床上急需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在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帕罗西汀作为一种5-HT再摄取抑制剂,能够控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提高5-HT的浓度,从而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有效缓解[6]。患者服用帕罗西汀后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强。此外,帕罗西汀对机体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7]。
本文的最终探究结论显示,研究组抗焦虑、抗抑郁与抗帕金森的有效率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SAS、SD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0.05)。
结合上述探究结果,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1]张海军.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6):649-651.
[2]赵鸿飞,罗辉兰,冯珍珍,等.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20(3):480-482.
[3]李相浩,薛静.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6(20):147-148.
[4]曾培灿.盐酸帕罗西汀片对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183-3184.
[5]李秀娟,陈辉.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32(2):69-70.
[6]刘强.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研究[J].医药前沿,2017,7(22):70-71.
[7]陈文陶.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应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的临床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