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需求情景下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研究

2018-06-25 08:45柳卸林周江华
管理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破坏性范畴规制

程 鹏,柳卸林,李 洋,周江华

1 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9 3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引言

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通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完全不同功能属性组合的产品或服务,以吸引非主流市场上的消费者,并通过性能的不断改进改变竞争规则,从而取代在位企业的领先地位[1]。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已有研究大多在“破坏性创新已经出现”这个假设下探讨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创新的挑战,较少涉及破坏性创新的前因和过程[2],导致现有企业对如何借助需求特征预测创新作用认知甚少[3]。

中国已经涌现出丰富的破坏性创新案例,如淘宝网等通过基于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创造了新价值[4],中科院推出的低成本医疗设备通过基于金字塔底层市场(BoP)的破坏性创新正在改变农村医疗设备市场[5]。这些单位和企业基于本土边缘市场需求整合新技术,通过破坏性创新成为新领域的引领者。因此,从需求的视角探究破坏性创新背后的创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解析破坏性创新的前因及其产生过程的微观机理。

本研究在技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取本土需求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本土需求引发企业破坏性创新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1 相关研究评述

1.1 破坏性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破坏性创新是对熊彼特创造性毁灭概念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其理论的发展建立在突破性创新、技术轨道、S曲线和架构创新等研究基础之上,是不连续性创新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6]。破坏性创新者通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完全不同功能属性组合(如比较简单、更加便利和廉价等)的产品或服务,吸引非主流市场上不太挑剔的消费者,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来取代在位企业的领先地位。需要说明的是,破坏性创新的核心思想并不是新产品取代已有产品,而是新进入者通过提供新产品或服务,有利地扩大和拓宽当前市场[7],其中的技术替代本质上是创造性创造与创造性毁灭交替发挥作用的过程[8]。在这一过程中,被主流市场排除在外的非消费群体是破坏性创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解释后发企业的进攻者优势方面,破坏性创新在技术本身的特性[9]和组织动态性[10]两方面要素之外,引入价值网络这一新维度来分析创新的不连续性变化对在位企业和后发企业的不同影响[11]。破坏性创新研究从市场不连续性变化的角度拓展了机会之窗的内涵,即后发企业只利用领先企业在面对市场需求不连续性变化时的发展动机不对称,破坏主流产品的价值基础并改变竞争规则,从而实现对领先企业的赶超[12]。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S曲线和技术轨道变迁所包涵的内容更加广泛[1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后续研究开始从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和动因等角度进一步探讨破坏性创新的内在机理。

1.2 破坏性创新的需求动因及过程研究

本土需求是融合当地地理特征、文化脉络、话语系统和顾客消费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的知识体系[14]。事实上,由于历史条件各异,社会结构复杂,不仅企业内部的知识和能力积累存在个体差异,而且中国企业面对的外部需求差异也具有明显的“自我增强”特征,即当蕴含当地地理特征、文化脉络、话语系统和顾客消费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不同国家外部环境特征的非对称性,从而强化了企业外部需求环境的异质性。

需求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扮演了复杂且多样化的角色,对企业创新的方向、水平、宽度以及系统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5]。然而,目前在研究需求与破坏性创新的关系时仍然把破坏性创新与利基市场或者非主流市场对应,将需求视为外部情景因素[16],关注市场营销力度、客户需求理解与满足、市场导入和促销活动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关注边缘市场异质性需求与破坏性创新的关系[17-18]。理论上,面向新兴客户的市场定位仍然会正面影响破坏性创新[19-20],同时基于国外的金字塔底层理论又进一步凸显需求对破坏性创新产生的影响,认为根据低收入群体购买力低、强调实用的消费特征简化产品的性能设计是后发国家实现追赶的途径之一[3,21]。破坏性创新内涵研究的深化并没有传导到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的研究中。

从本土需求知识属性的角度,已有研究大多只关注知识元素的属性特征,对知识元素间关系关注很少,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知识基础结构特征[22]。而事实上,在创新所需的知识日益复杂的情景下,关于知识组合的结构性知识远比知识元素本身重要[15]。企业知识基础的价值不仅来源于知识元素的存量,而且取决于这些知识元素的联结方式和结构[23],这种知识结构的异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创新活动的差异[24]。已有研究仅以外部特征及表现对需求进行分类的方法比较粗糙,无法了解更多需求层面的异质性变量如何影响破坏性创新的开发和推广等过程。

1.3 研究评述

已有大量研究聚焦于本土需求与破坏性创新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但随着研究深入,已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逐渐显现出来。

已有研究在应用到以破坏性创新为代表的不连续性创新时,出现多种相悖的观点,按照GANS[25]的观点,知识积累的路径依赖特征也会导致企业知识基础与已有技术轨道相互强化,产生锁定效应,阻碍企业探索技术和市场变化带来的破坏性创新机会。但是,后发企业对本土需求的路径依赖能够产生破坏性创新机会的原因,以及后发企业基于自身知识基础和异质性、多层次的本土需求特点开发出具有破坏性意义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尚不清晰。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界越来越意识到,知识本身并不必然产生创新绩效,要使知识转化为创新绩效,必须对已有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利用[26]。企业必须解构已有知识体系,并基于需求的不连续性变化将市场和技术等多层次的知识进行重构[27],才能推动破坏性创新的发展。本研究认为,造成上述困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已有的破坏性创新研究大多聚焦于成熟企业,往往将“破坏性创新的形成过程”视为一个黑箱。需求往往被看作一个整体变量,缺乏在进一步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结构的分析,导致研究视角的单一化,进而无法完整描述需求引发企业创新的过程。因此,现有基于西方情景得到的新兴客户市场定位会正面影响破坏性创新的结论,可能在中国情景下并不会得到相同的结论。虽然SAVINO et al.[27]也提出了需求的重构才能推动破坏性创新发展的观点,但是并没有回答哪些本土需求的构成要素能够促进破坏性创新的形成。对上述理论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丰富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的研究。

本研究选择3家本土电动汽车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明晰本土电动汽车企业发展破坏性创新的故事线索,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提取本土需求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基于这些影响因素分析本土企业创新的约束条件,构建本土需求引发企业破坏性创新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2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本研究选择电动汽车企业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之所以聚焦于电动汽车企业,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1)电动汽车行业竞争规则的颠覆具有破坏性

电动汽车自身具备的颠覆性技术架构,实际上是本土电动汽车崛起的重要前提条件。传统汽车产业是由整车企业基于汽车动力系统(燃油发动机)和车型的系统设计,通过掌握以发动机和车型为核心的产品定义权,进一步掌握市场划分、品牌与车型定价以及生产批量等市场定义权。在这个行业规则下,中国合资车企业只是培养了“针对当地特点的设计变动”能力,自主品牌车企业则依附跨国零部件厂商,进行的是“无中生有”型创新[28]。汽车电动化使传统燃油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被储能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替代,传统零部件配套体系发生很大变化。电池和电机厂商通过掌握电动化核心部件的设计和产品标准,进入汽车行业的产品定义领域,传统燃油车企业的产品定义权被分割,跨国零部件企业逐渐丧失引领电动汽车趋势的能力。同样,电动汽车行业的整车企业也不再是传统的燃油汽车企业,而是电子信息行业转型的新兴汽车设计企业,如比亚迪、蔚来和奇点等。

(2)本土需求驱动电动汽车企业发展具有典型性

与美国消费者环保理念驱动的电动汽车消费模式不同,中国走出了一条低成本的经济性和“限号”“摇号”的政府规制双重需求约束的电动汽车消费模式。为了迎合本土需求的特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特征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式电动汽车技术特征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研究后发国家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理想案例。而针对中国居民小区电力冗余较低衍生的充电桩建设模式以及电动公共汽车衍生的动力电池安全性监控模式,电动汽车厂商进行了生态圈构建,这些案例有助于研究新兴产业创新构想得以落地的解决方案。

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由GLASER[29]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企图从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中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质性研究有助于完善现存理论框架,清晰解释现实中涌现出的新现象[30]。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的典型代表,其步骤严谨合理,扎根于现实数据,有助于产生接近事实且稳健的理论[31]。因此,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编码分析数据,以明晰各厂商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迎合本土需求,并据此建立理论。

考虑到电动汽车技术架构的核心是电机、电池和电控,本研究选择电机和电池企业以及掌握电动汽车整车系统的企业作为调研对象。2016年8月至9月,分别对北京精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同时,为了全面了解行业环境,并且验证上述3家调研企业访谈材料,2016年10月又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进行了访谈。交互式策略在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在选取调研对象时,并非一开始就完全确定了抽样对象,而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摸索、发现、明确、修正和重新确定样本对象[3]。

2.3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三角测量法[32],以期使案例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即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采用二手资料整理和一手资料采集两种方法收集数据。

本研究通过4种渠道收集二手资料,分别为:①在CNKI网站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认定的30种期刊中以“电动汽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仔细研读搜索到的论文;②有关电动汽车的书籍或杂志;③商业和行业参考资料,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近年公开出版以及内部发行的各类研究报告,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提供的行业资料;④为了验证和补充企业调研的数据,本研究又选取将电动汽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且强调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普通消费者作为收集数据的对象,从北京CZ管理咨询公司获取此类电动汽车购买和试驾人员的数据;⑤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情景需求的特征和内涵,本研究从上海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获取美国电动汽车消费者特征的数据。

本研究通过4种渠道获取一手资料,分别为:①实地调研位于北京的精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位于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②访谈3家样本企业和2家行业研究或监管部门,主要以半结构化的方式获取本研究每一个样本企业的一手资料,具体访谈对象包括高层管理者和研发工程师,对每个样本企业的实地观察和访谈由2位~3位课题组成员共同进行;③参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系列会议,聆听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比亚迪汽车公司、星星充电公司、普天新能源公司等电动汽车和配套企业高管对行业发展的认识和观点,验证本研究之前的一些判断。④采访10名北京的电动汽车车主,从选购电动汽车的动因、日常使用的用途、充电方式等方面了解车主对电动汽车的看法,多来源获取信息,交叉验证企业访谈数据的准确性。

2.4 数据分析过程

本研究按照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根据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对数据范畴进行探究[29]。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数据分析过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两位研究人员同时对相同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做对比,进一步讨论编码不一致的原因并修正[33],再由第3位研究人员对编码结果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反复的数据整理、分析和修改,构建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模型。

2.4.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主要是解析、提炼数据资料,将之概念化和范畴化[31],编码的具体过程为:①对所得数据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标示出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归纳出相关概念;②类比分析已有概念,将其范畴化[33]。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出本土需求、社会规制、架构创新等187个概念,进一步对比这些概念,归纳出74个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初始范畴。表1为开放式编码的几个示例。

表1 开放式编码示例Table 1 Examples for Open Coding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访谈材料整理,下同。

2.4.2 轴心式编码

范畴之间是否具有逻辑关系需要通过轴心式编码来分析,本研究在CORBIN et al.[34]的编码范式“条件-行动/互动-结果”的基础上发现多个副范畴之间的联系。例如,开放式编码形成的“社会规制”和“经济规制”等初始范畴,可以在范式模型下整合为一条“轴线”:政府通过积分政策、限号等社会规制和电动汽车整车及电池的发展目标等经济规制,限制电动汽车厂商和消费者个人能够做出的选择,表明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因此可以将这几个范畴归为一个主范畴“政府规制”,成为解释该主范畴的副范畴。

此外,为使初始范畴达到饱和,本研究对其进行二次编码,进一步分析范畴间的关系。最终74个初始范畴形成18个副范畴、8个主范畴,主范畴涉及的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命名参照了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法中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4个概念,名称和示例见表2。

表2 轴心式编码结果Table 2 Results for Axial Coding

2.4.3 选择式编码

为了在范畴间形成整体的联系,需要通过选择式编码找到核心范畴,以建立概念并加以理论化[3]。在此阶段抽象出来的核心范畴能够统领其他范畴,使各范畴具有更细致、更全面的特征,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范畴、关系等能够简洁明确地解释全部现象,即开发故事线[35]。研究者并不能在研究前或研究中主观地确定核心范畴,对其的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和标准。首先,核心范畴会在编码过程中自然地多次出现,能够强有力地解释整个研究过程;其次,核心范畴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35]。经过分析,本研究发现所有范畴可以分为本土需求、破坏性技术重构、价值网络重构三大类。

进一步比较分析后,本研究发现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分别代表后发国家需求的不同维度,在理论上一致,因此将其归入本土需求范畴。该范畴的内涵是:电动汽车厂商的破坏性技术产生过程受到本土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技术的结构破坏和技术的功能破坏可赋予主范畴破坏性技术重构,组织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归为价值网络重构。在梳理范畴间的关系和逻辑后,能够发现如下故事线,即电动汽车企业的生产受本土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厂商需要将破坏性技术重构和价值网络重构相结合来满足本土需求。因此,通过选择式编码产生的核心范畴可以表示为通过破坏性技术重构和价值网络重构的结合满足本土需求,破坏性技术重构和价值网络重构可表述为内在机制性要素。为突出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研究归纳了数据编码的过程和结果,详见图1。

2.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为保证研究的信度,对上述研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当数据无法进一步产生具有某一特征的范畴时,理论趋于饱和。因此,在分析3家核心调研企业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预留的两家行业研究和监管部门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系列会议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并没有产生频繁出现的新概念和范畴,范畴之间也没有产生新的逻辑联系,即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是饱和的。

3 研究发现和概念模型

在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的过程中,本研究得到两类主要发现,一是对本土需求内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二是对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过程进行归纳,提出后发企业借助本土需求实现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模型。

3.1 本土需求的形成过程

本研究将本土需求视作一个核心范畴展开分析。已有研究认为,本土需求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多样的需求来源于环境的动态性、机制的复杂性和社会文化的独特性[5],关于需求拉动创新的研究也更倾向于强调市场变化和异质性[35],并且列出当地地理特征、文化脉络、话语系统、顾客消费习惯等一系列本土需求的特征[14]。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编码分析发现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4个主范畴。编码分析的结果突破了现有本土需求研究侧重于罗列地理特征、文化脉络、话语系统和顾客消费习惯等一系列特征,而是回答产生上述需求特征的原因。恰恰是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4个主范畴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异质性需求创造了条件,最终引发本土需求外在表现的独特性。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访谈材料整理绘制。

图1编码过程和结果
Figure1CodingProcessandResults

考虑到本土需求4个主范畴涉及消费者、政府和企业3个主体,为了了解需求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本研究综合讨论消费者、政府和企业3个主体行为在本土需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从经济角度看,电动汽车的性价比低于同档次的燃油汽车。较低的性价比并不能说明产品没有市场,潜在车主对标新立异的追求完全消除了对高昂价格的不适感。这恰恰与ADNER[17]的观点一致,即一个供给超过另一个供给的优越性是由特定客户为了新属性而愿意支付决定的。以中美两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价格的承受力为例,按照人均GDP测算,2015款特斯拉Model S的售价为7.5万美元~10.5万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1.5倍~2倍。如果中国也按照2年人均GDP购买一辆电动汽车,价格大概在13万元人民币,显然这个价格约束只能决定中国电动汽车主体消费者更关注电动汽车的基本性能,而无法通过电动汽车标新立异带来的新体验实现供给的超越。通过对消费者偏好、技术和经济约束的分析,以及中国快速富裕之后整个社会文化对豪华汽车膜拜的现实,本研究认为功能偏好替代价格的敏感性只是给出了未来需求的大致方向,但企业无法清晰地识别此类需求的具体特征,这只是一个宏观需求特征。对需求活力的宏观状况缺乏信任,可能极大地影响公司从事创新活动的动力,而对具体需求和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的是企业具体的研发计划[37]。

(2)政府规制与本土需求形成。本研究发现构成政府规制的社会规制和经济规制在本土需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政府通过购车补贴和免购置税等一系列社会规制措施,直接降低了购车成本,如北京和上海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限行政策,释放潜在购买者因为限购限行压抑的需求,或者政府直接采取行政手段驱使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可以说社会规制是以政策手段向潜在消费者传递信号,引导消费者重新调整电动汽车属性重要性的排序,弱化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通过明确需求空间,给企业创新活动背书。经济规制规定了电动汽车整车和电池的发展目标,提升续航里程等生产要求以及时间点,往往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具体研发活动,促使企业采取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企业为了在规定的时间点达到经济规制要求,不得不在现有技术约束的条件下另辟蹊径,找到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因此,从消费者需求不确定到政府规制引导和创造需求,再到企业形成主导设计,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4个主范畴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经济约束和社会文化条件确定了价格的敏感性和功能偏好,二者对本土需求的作用只是确定了宏观需求,而最终使需求进一步具体化的还是各类政府规制驱使各种资源向本土消费者集聚的位置靠拢,并找到真正潜在需求的特征。同时政府规制也引导企业摆脱技术条件束缚,找到破坏性创新的路线。图2给出本土需求形成的整个过程。

3.2 本土需求的异质性内涵

MALERBA et al.[38]和ADNER et al.[39]认为,消费者偏好的异质性程度是由消费者偏好的不同顺序和预算约束决定的。虽然任何性能之间的比较都内含一个共同度量的概念,国内外消费者可能都对任何给定属性的实际性能达成共识,但是度量的标准存在差异,国内外消费者可能在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上不能达成共识,也可能在给定性能的价值上达不成共识[18]。这就意味着,虽然国内外需求形成的过程都要受到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政府规制4个因素的影响,但是属性相对重要性和性能价值认知的差异构成了消费者偏好顺序的差异性,这就是所谓需求异质性的本质。

例如,很多美国高收入人士和社会名流对环保问题更为敏感,并且想要做出改变,这样的背景使将跑车和新能源结合的特斯拉公司应运而生。正如特斯拉公司的创始人EBERHARD所说:“特斯拉汽车是为热爱驾驶的人们打造,我们不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成本,而是追求更好性能、更漂亮外观、更有吸引力”。特斯拉从早期Roadster,到现在Model S和Model X,均为高性能豪华车,其目标消费者对环保、外形、车速、空间、科技感、驾驶体验有非常高的需求,而对价格的敏感性稍弱。美国消费者需求的异质性表现为企业在较宽裕的成本条件下增加新功能,也为企业确定研发方向,所以才会有Model X的鹰翼门、全景式前风挡等足够吸引眼球的功能。中国整体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对产品价格和使用价格敏感,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消费者更多的追求实用性和便利性,不需要更多额外功能。可以说,中国电动汽车用户最重视的因素就是购置成本、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消费者偏好重要性的排序与美国存在明显异质性,这些异质性特征也构成了中国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约束条件,所以才会有蔚来汽车发布会全力展示了3分钟更换电池的技术。对比中国与美国电动汽车消费者偏好的顺序可以发现,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始终围绕降低成本设计功能,美国电动汽车企业则围绕新属性和环保需求设计功能。

基于本土需求异质性内涵的分析,本土需求属性重要性排序的差异性构成了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约束条件,企业提出破解约束条件的方案就可能涉及到破坏性创新的产生。

3.3 本土需求与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实现路径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由于本土需求内部构成及关系复杂,某一特定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和组织模式创新的过程存在差异,电动汽车行业存在4种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路径,分别为技术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技术衍生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和价值网络衍生技术重构型路径。

看到《罪与罚》这个名字自然就会想到《圣经》中的救赎主题,这与作品内容十分贴切。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起名“罪”和“罚”。但是笔者更倾向于于试探性的主题。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访谈材料整理绘制。

图2本土需求的形成过程
Figure2FormationProcessofLocalDemand

路径1 技术重构型路径

技术重构型路径的典型特征就是单纯依靠技术创新就可以解决本土需求的问题,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企业围绕电池、电机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由案例分析可知,中国人均收入偏低,使用成本敏感(经济约束),需要售价便宜、使用成本低的电动汽车。中国没有掌握国外的电机技术和变速箱技术(技术条件约束),如果按照国外的技术路线做,不但成本高,产品质量也达不到国外水平。直驱技术克服了这一短板,用直驱技术代替电机和减速器,虽然效率降低,但技术实现简单又免于维护,架构创新(技术的结构破坏)使维护成本降低。为了满足经济规制(政府规制),电动汽车企业采用CHS18000驱动总成提升整车续航里程(社会文化条件),属于创造性利用已有技术(结构创新)。CHS系统技术延展性较好,同一平台产品不同的模块化配置,只需改变动力电池的规格,就可以实现在EV与PHEV车型之间的转换,属于架构创新(技术的结构破坏)。

路径2 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

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的典型特征就是单纯依靠价值网络重构解决本土需求的问题,例如充电桩建设方面。美国通常采取以家庭充电为主的模式,但是此模式在中国走不通,建设公共场所充电桩是中国充电桩发展的典型模式(社会文化条件差异)。目前,一个商业快充充电桩建设成本均价为3万元人民币~4万元人民币,单纯依靠充电费收回成本周期太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如比亚迪汽车公司与中科招商合作设立基金,吸纳社会资金建设充电桩,星星充电公司采取众筹模式,而普天新能源公司采取“互联网+充电设施”模式。在这些商业模式的基础上,上述企业或者通过收取充电电费和服务费,或者出售充电桩平面媒体广告位,或者建立充电站、增加便利店和小型娱乐设施或WIFI等服务,或者借助充电管理系统和手机APP获得一批优质客户信息,推送广告内容和相关服务,或者收集车主充电时间和出行距离等数据,获取汽车整车厂商的资金支持。种种行为都属于集成商驱动的市场开发(商业模式创新)。

路径3 技术衍生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

技术衍生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是指单纯依靠技术创新不能满足本土需求,继而衍生出新的模式创新配合破坏性技术重构。在对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神公司)的访谈过程中,提到在理解电动汽车用户更关注续航里程、价格和充电时间等消费者偏好(社会文化条件)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国家电动汽车整车和电池的发展目标规定(经济规制)以及降低电动电池成本(经济约束),其在电池实验线、电池性能测试设备、材料合成设备、设备分析4个方面重塑功能价值组合(技术的功能破坏)。此外开发快速充电技术和300wh/kg电池技术,解决电池单体能量和续航问题,属于已有技术的创造性利用(技术的结构破坏),技术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突破技术条件的限制。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力神公司并不能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所有的技术难题。改变生产结构、已有技术的创造性利用、重塑功能价值组合都需要力神公司采用开发共赢的协同发展模式,进行产业链精细合作(组织模式创新)。力神公司依托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展联合创新,打造开放的产业生态系统,并且与合作的上游材料厂商和下游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

路径4 价值网络衍生技术重构型路径

价值网络衍生技术重构型路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本土需求而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进而衍生出新的技术创新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例如,开拓电动汽车的租车市场,是破解私人用户成本敏感性困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经济约束),适应汽车租赁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社会文化条件),电动汽车企业采用轻资产平台+硬件模式,自助租车实现去门店化,这属于技术与商业互惠的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并且通过开发用户APP实现车载设备、综控仪、二代身份证识别器、一键启动装置、智能地锁等产品,这属于重塑功能价值组合(技术的功能破坏),满足了技术与商业互惠模式的技术要求。

为了探寻后发企业依托本土需求开展破坏性创新的过程,本研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将4种类型的路径组合在一起,描述了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机理模型,见图3。

通过构建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机理模型,本研究发现本土需求的4个主范畴对破坏性技术重构的作用点存在差异。社会文化条件、经济约束、政府规制和技术条件形成的约束条件产生技术的结构破坏,经济约束和政府规制形成的约束条件往往产生技术的功能破坏。研究结果从4个方面阐述:①经济约束包括用户的收入偏低、使用成本敏感,要求进行技术的结构破坏、技术的功能破坏、商业模式创新,其目的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后续使用的成本;②政府规制要求进行技术的结构创新和技术的功能创新,其目的是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减少生产的负外部性;③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技术的结构创新,其目的是利用中国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短板,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④社会文化条件要求进行技术的结构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其目的是满足中国人特有的消费偏好。

图3 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机理模型Figure 3 Mechanism Model of Local Demand Leading to Disruptive Innovation

通过构建本土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的框架,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构成破坏性创新的破坏性技术重构与价值网络重构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技术的结构破坏和技术的功能破坏的实现需要组织模式创新的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反过来又刺激了破坏性技术功能属性的产生。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学者们对需求拉动创新效果深表怀疑[40],本研究基于本土电动汽车企业,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从本土需求的角度研究破坏性创新产生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1)本土需求由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4个主范畴构成,4个主范畴之间的交互作用创造了异质性需求条件,最终引发本土需求外在表现的独特性。

(2)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存在技术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技术衍生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衍生技术重构型路径4种路径。

(3)本土需求的4个主范畴对破坏性技术重构的作用点存在差异,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形成的约束条件产生技术的结构破坏,经济约束和政府规制形成的约束条件往往产生技术的功能破坏。

(4)构成破坏性创新的破坏性技术重构和价值网络重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技术的结构破坏和技术的功能破坏的实现需要组织模式创新的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反过来又刺激了破坏性技术功能属性的产生。

本研究通过解构本土需求的内在构成要素,构建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机理模型,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需求构成要素都能够形成破坏性创新。这一研究结果拓展了对破坏性创新过程的理解,丰富了破坏性创新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具体的理论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后发国家需求的异质性内涵方面进行了延伸。需求驱动创新理论往往视需求为单一的整体因素,基于中国情景的需求经常归结为低成本[3],或者采用静态的特征描述。本研究扩展了本土需求的内涵,提出社会文化偏好新颖性、政府规制的强制性和引导性、技术和经济条件的约束性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形成本土需求外在表现的异质性。②在后发国家需求与破坏性创新方面进行了扩展。既有理论认为基于需求的不连续性变化将市场和技术等多层次的知识进行重组[27],才能推动破坏性创新的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本土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的研究,指出本土需求构成要素重构之后的需求异质性与破坏性创新对应的路径关系,进一步发现了在中国情景下破坏性技术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模式创新互动的关系。

4.2 管理启示和不足

通过中国企业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深刻理解市场需求以及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是两个很重要的法宝,但这两个法宝有效的前提是遵循跨国公司布局的行业竞争规则。在这个基本前提下,传统中国汽车企业面临这样的抉择点:一方面,发动机、变速箱、总线协议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少数跨国巨头手中,传统燃油汽车产业的竞争壁垒相当高。另一方面,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来了成本结构和运作结构的重大变化以及电子信息等行业基础的成熟,都给本土企业改变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带来契机。具体的管理启示如下:①企业对本土需求的理解不能仅拘泥于需求特征层面,而要认识到本土需求是由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4个因素交互作用形成。②企业要避免需求一定引发破坏性创新的认识误区,实际上只有政府规制和经济约束形成的本土需求才能够产生技术的结构和功能破坏性,社会文化条件和技术条件只产生技术的结构性破坏。③企业借助本土需求实现破坏性创新存在多条路径,有的本土需求是通过技术创新得以解决,有的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有的是通过组织模式创新,有的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共同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研究遵循严格的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但是归纳出的结论是否能应用于更多行业还有待验证。未来研究有必要扩大样本规模,通过复制性原则,进一步提炼本研究的观点,提高研究结论的外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 C M,RAYNOR M E.Theinnovator′ssolution:creatingandsustainingsuccessfulgrowth.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56-88.

[2]WAN F,WILLIAMSON P J,YIN E.Anteced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China.Technovation,2015,39/40(1):94-104.

[3]FABRIZIO K R,THOMAS L G.The impact of local demand on innovation in a global industry.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2,33(1):42-64.

[4]WU X B,MA R F,SHI Y J.How do latecomer firms capture value from disruptive technologies?A secondary business-model innovation perspective.IEEE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Management,2010,57(1):51-62.

[5]周江华,仝允桓,李纪珍.基于金字塔底层(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针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2(2):112-130.

ZHOU Jianghua,TONG Yunhuan,LI Jizhen.Mechanism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for BoP market:a case study of shanzhai handset industry.ManagementWorld,2012(2):112-130.(in Chinese)

[6]NOKE H,PERRONS R K,HUGHES M.Strategic dalliances as an enabler for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slow clockspeed industries:evidence from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R&DManagement,2008,38(2):129-139.

[7]UTTERBACK J M,ACEE H J.Disruptive technologies:an expanded view.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5,9(1):1-17.

[8]HART S L.Innovation,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sustainability.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2005,48(5):21-27.

[9]TUSHMAN M L,ANDERSON P.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86,31(3):439-465.

[10] SCHEIN E H.Organizationalcultureandleadership.Hoboken:Jossey-Bass Publishers,1992:111-132.

[11] KLENNER P,HÜSIG S,DOWLING M.Ex-ante evaluation of disruptive susceptibility in established value networks:when are markets ready for disruptive innovations?.ResearchPolicy,2013,42(4):914-927.

[12] GOBBLE M M.Defin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2016,59(4):66-71.

[13] 石俊国,郁培丽,向涛.破坏性创新技术体制与产业演化.科学学研究,2016,34(7):1096-1102.

SHI Junguo,YU Peili,XIANG Tao.Technological regime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and industry evolution.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16,34(7):1096-1102.(in Chinese)

[14] ADAMS P,FONTANA R,MALERBA F.The magnitude of innovation by demand in a sectoral system:the role of industrial users in semiconductors.ResearchPolicy,2013,42(1):1-14.

[15] GRIGORIOU K,ROTHAERMEL F T.Organizing for knowledge generation:internal knowledge networks and the contingent effect of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ing.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7,38(2):395-414.

[16] 薛捷.破坏性创新理论述评及推进策略.管理学报,2013,10(5):768-774.

XUE Jie.A review of the latest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theory and the research on promoting strategy for disruptive innovation.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2013,10(5):768-774.(in Chinese)

[17] ADNER R.When are technologies disruptive?A demand-based view of the emergence of competition.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23(8):667-688.

[18] ADNER R,SNOW D.Old technology responses to new technology threats:demand heterogeneity and technology retreats.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2009,19(5):1655-1675.

[19] GOVINDARAJAN V,KOPALLE P K,DANNEELS E.The effects of mainstream and emerging customer orientations on radical and disruptive innovations.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11,28(s1):121-132.

[20] 刘海运,游达明.主流与新兴客户定位对企业突破性和破坏性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2013,31(5):98-103.

LIU Haiyun,YOU Daming.Empirical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mainstream and emerging customer orientation to radical and disruptive innovation.SystemsEngineering,2013,31(5):98-103.(in Chinese)

[21] 张洪石,陈劲.突破性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23(4):566-571.

ZHANG Hongshi,CHEN Jin.The study about organizational mode for radical innovation.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05,23(4):566-571.(in Chinese)

[22] 曾德明,周涛.企业知识基础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知识元素间关系维度新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10):80-88.

ZENG Deming,ZHOU Tao.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base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a new relational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elements.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15,36(10):80-88.(in Chinese)

[23] 曹兴,陈琦.异质性、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4):130-135.

CAO Xing,CHEN Qi.Heterogeneity,technology core competence and growth of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09,30(4):130-135.(in Chinese)

[24] LI Z Y,DUYSTERS G,GILSING V.The effect of knowledge decomposability on technological exploration in 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AcademyofManagementAnnualMeetingProceedings,2016:1457-1462.

[25] GANS J.Thedisruptiondilemma.Cambridge:MIT Press,2016:30-40.

[26] ZHOU K Z,LI C B.How knowledge affects radical innovation:knowledge base,market 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2,33(9):1090-1102.

[27] SAVINO T,PETRUZZELLI A M,ALBINO V.Search and recombination process to innovate: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a research agenda.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2017,19(1):54-75.

[28] 谢伟.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国轿车工业.管理世界,2006(12):67-87,103.

XIE Wei.China′s car industry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ManagementWorld,2006(12):67-87,103.(in Chinese)

[29] GLASER B G.Basicsofgroundedtheoryanalysis:emergencevsforcing.Mill Valley,CA:Sociology Press,1992:23-30.

[30]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73-278.

CHEN Xiaoping,XU Shuying,FAN Jingli.Empiricalmethodsin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research.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2:273-278.(in Chinese)

[31] 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管理学报,2010,7(5):656-665.

JIA Xudong,TAN Xinhui.The actual value of the classical grounded theory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China management research.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2010,7(5):656-665.(in Chinese)

[32] YIN R K.Casestudyresearch:designandmethods.London:Sage Publications,Inc,2009:43-50.

[33] 杜晓君,杨勃,任晴阳.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的边界跨越策略研究.管理科学,2015,28(2):12-26.

DU Xiaojun,YANG Bo,REN Qingyang.Boundary spanning:a strategy to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faced by Chinese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nded theory.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15,28(2):12-26.(in Chinese)

[34] CORBIN J M,STRAUSS A.Grounded theory research:procedures,canons and evaluative criteria.QualitativeSociology,1990,13(1):3-21.

[35] 宁烨,刘南荻,王姗姗.跨文化情景下组织试错学习机理研究.管理科学,2016,29(2):29-41.

NING Ye,LIU Nandi,WANG Shanshan.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trial-and-error learning under cross-cultural circumstance.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16,29(2):29-41.(in Chinese)

[36] ADNER R, LEVINTHAL D A.Demand heterogeneity and technology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ManagementScience,2001,47(5):611-628.

[38] MALERBA F,NELSON R,ORSENIGO L,et al.‘History-friendly’ models of industry evolution:the computer industry.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1999,8(1):3-40.

[39] ADNER R,ZEMSKY P.A demand-based perspective o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6,27(3):215-239.

[40] STEFANO G D,GAMBARDELLA A,VERONA G.Technology push and demand pull perspectives in innovation studies:current finding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ResearchPolicy,2012,14(8):1283-1295.

猜你喜欢
破坏性范畴规制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控制股东滥用权利规制的司法观察及漏洞填补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作为法律规制的思考
电子元器件的破坏性物理分析
创业新闻:新闻人才培养的“破坏性”创新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