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亚萍
【摘 要】巧妙而新颖的课堂提问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并且产生某种知识和心灵上的共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握提问的契机,精炼提问的语言,优化提问效果,最终形成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关键词】课堂;提问;效果;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巧妙而新颖的课堂提问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并且产生某种知识和心灵上的共鸣。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等;而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更加乐于去学习数学,去领略数学的风采。
一、捕捉题问的契机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而探究能力的培养必须从问题的解决做起。因此教师必须在正确的时间提出正确的问题,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最佳的提问时机。那么课堂中都有哪些时机教师可以加以把握呢?首先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与困惑之处,把握时机,及时提问促进学生去思考与解答。特别要注意的是当讲到重点、难点时,老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找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源。其次要在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乐于接受时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因为此时学生已经进入了上课状态,注意力已集中在学习中,老师只要用问题做引导就可以进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
例如教学《角的度量》,教案一:(1)师:你们会用量角器量角吗?老师演示一遍,你们要好好观察。(2)学生尝试量角。(3)指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4)归纳方法。如此,整个探究过程只能在教师指令下机械地模仿,操作。如果停留在这样的教学层面,怎么可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其探究能力。
教案二:教师提问:试着量一量。边量边想,你们是怎样量的?有什么好方法?学生带着问题,动手量角,并与同学讨论如何量这个角的度数。在归纳方法前又抛两两个问题:1.量角器的边和角的一边对齐,正确吗?应该怎么办?2.看度数时,有两个数,应该怎么看?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思维力的重要手段。
二、精炼提问的语言
提问的技巧要求教师具有清楚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必须让学生听懂教师问的是什么,教师要求学生去做什么,以及学生应该怎么去做。只有当教师的指令明确而具体时,学生才能够很好地领会问题的本质,从而努力去解决问题。如果教师的问题表达很模糊,那么学生就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更别提利用问题去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了。
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偶尔也会犯信口发问的错误比如我们有时会问:"这道题是不是该用除法呀","这样做对不对呀","这个混合算式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呀"。对不对呀是不是等等这样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该设问处却设了问,且提问又不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做出应答。课堂中的热闹、动态都是表面的,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泛滥的问题,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
可见,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掉以轻心。为了保证提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教师不仅要在备课时不断精炼提问语言,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预想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精心预设指向性明确的问题,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提问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优化提问的效果
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应有的启发思考、发展思维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 。只有“启而得当”“启而得法”,课堂提问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如教学《时分秒》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面,完成以下练习:(1) 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2) 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3)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4)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
教师在让学生完成、汇报后,教师提出了“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企图让学生得出“1时=( )分”这个结论。结果学生想了又想,就是发现不了什么。如果教师能针对结论直接提出“1时=( )分”这个问题,那么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方向,一定能很快得出结论,从而也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问答结束时,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总结。首先,对于回答完全正确的学生,要毫不含糊地充分肯定,让学生充分感受积极思考、正确答题的成绩感。肯定学生发言时,要尽量避免一些空洞的评语,如“回答得很好”“真棒”之类的,最好说说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评价的切入点要小而集中。其次,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时或错误时,应及时纠正,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可以適当引导,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树立其答题的信心。总之,提问结束后,要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
学生的求知欲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反观提问,也可梳理其思维过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最终实现理解所学内容,获得知识技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的新课程目标。教师就要研究多种提问艺术,把握学生的心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更具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陈雪英《全程关注 让提问成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