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何方?

2018-06-23 08:31余水秀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存困境

摘 要:石黑一雄的第五部作品《上海孤儿》,一经出版就广受赞誉。作为一名流散作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大多展示了移民群体所遭受到的生存危机和文化冲突。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详细解读班克斯从身份的缺失,到为追寻身份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最后重建新的杂糅身份。探讨作家石黑一雄对当代人类困境的反思,揭示他对失根人群的关怀精神。

关键词:石黑一雄;《上海孤儿》;身份追寻;生存困境

作者简介:余水秀(1991.7-),女,汉,湖北黄冈人,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2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年出生于日本长崎,5岁随父母迁居英国,先后在肯特大学和东英吉利大学深造,随后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已经发表了七本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八十年代在英国文坛走红,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独特的移民经历和独有的主题风格,石黑一雄与奈保尔、拉什迪一起被誉为英国“移民文学三雄”,为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增添了一份新鲜且独特的光芒。石黑一雄曾自称为国际化作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普遍的或者国际性的人类经验,以及自己的普世关怀。

《上海孤儿》(When We Were Orphans)出版于2000年,被誉为石黑一雄“最成功的作品”,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Booker Prize)的提名。主人公班克斯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以著名侦探的身份返回儿时生活过的上海租界探寻父母失踪之谜,以及拯救整个世界于危难中的故事。

一、身份的缺失

克里斯托弗·班克斯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租界,在父母失踪前,他在上海租界度过了快乐天真的童年。在他的记忆里,上海租界如天堂般的存在,他描述自己家的房子是“精心照料的英式草坪,那一排把我们家和哲家花园的榆树午后投下的影子……一座高大气派的白色建筑,有许多厢房和格子阳台”。这些美好的回忆也反映了在班克斯的心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并且,童年时代陪伴在班克斯身边的人,无论来自哪个国家,都是友好善良的存在,正义勇敢的双亲、对自己关怀备至的女佣李梅、好朋友哲以及和蔼可亲的菲利普叔叔。尤其是母亲给班克斯带来的不仅是安全感还有无尽的骄傲。班克斯曾用大段的文字来描述母亲的美丽:“哲之所以惧怕我母亲是因为她美丽……我总会被她那种传统的、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的美所震撼”。除此之外,班克斯记得母亲还是一位坚决反对鸦片贸易的正义人士。母亲举办号召反对鸦片的会议,会议结束后的空闲时间,她就会陪着小班克斯荡秋千、下棋或玩耍。住在隔壁的日本小孩哲也会陪伴着小班克斯做游戏讲故事。所以这样的一个伊甸园是班克斯希望永远生活其中的。然而父母突然的失踪使这一切美好都化为了虚无。班克斯不得不被送回“完全陌生的”英国和姑妈一起生活,自此,班克斯的身份從一个被爱包围的宠儿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儿。

父母不和谐的婚姻关系也给幼年班克斯造成了沉重的心里阴影。时隔多年以后,班克斯依旧对父母争吵的片段有着清晰的记忆,甚至他觉得是自己的不够英国化导致了父母间的冷战。于是小班克斯只好询问菲利普叔叔如何可以变得像他一样的英国化。最后他们俩得出结论“人们需要有归属感。属于某个国家,属于某个人种。否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所拥有的文明也许一样会崩溃,一切都会散了架”。(72)可见,父母间的争吵和冷战不仅给班克斯造成了心理创伤,还使他意识到自己身份的缺失。

被送回祖国后,尽管竭尽全力,班克斯也无法真正融入到英国的生活中。他在“到校第一天”,就将新环境中同学们之间流行的手势、感叹词和社交礼仪等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7)。班克斯努力地想要融入到同学们当中去,并自以为做得很好,但在同学奥斯本的记忆里却是:“学生时代的大怪人啊”(5)和对与显贵人物来往有着浓厚的兴趣。小说的第一部分还讲述到成年后已经成为了大侦探的班克斯,为了邀请偶遇到的老同学来家里小坐,对公寓和装潢都是“精心挑选”,布置得优雅从容,有“维多利亚”风格,只为了在客人到来时“他绝对不会疑心自己是我的第一位客人”(4)。为什么班克斯这么极力地细心地呵护自己英国人的身份呢?是因为自己独特的双重文化的身份和成长经历使自己难以融入到群体中去,不管是在童年的乐园上海租界还是自己的祖国英国,班克斯都处于一种被疏离的状态,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归属感。

二、身份的追寻

父母失踪造成的孤儿身份,以及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文化疏离,给班克斯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创伤,并促使班克斯踏上了一条追寻自己身份和归属感的旅程。

在幼年时期,特别是父亲失踪后的那段日子,班克斯经常和好友哲一起玩扮演侦探和绑匪的游戏,想象着各种解救父亲的情节。在大学毕业后,班克斯留在了伦敦并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真正的侦探,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同恶势力做斗争,有能力去拯救整个世界,让其不受战争的摧残。其实班克斯的侦探身份也表明了他始终沉浸于童年的游戏和缺失的身份中。然而,随着班克斯名气的越来越响,他越急切地想要去解救自己的父母以及拯救世界于战争的边缘。当班克斯义无反顾放弃伦敦的事业返回上海时,发现此时的童年乐园上海正因日军的侵略而处于极度混乱的枪林弹雨状态。“我们只能在瓦砾中小心穿行……如今已夷为平地。几乎所有的屋顶不是被炸烂,就是完全不见踪影。”(219)不仅条件艰苦恶劣,班克斯发现上海外国租界里所谓的精英们对于他父母的案子甚至所有的活动都“始终抱着奇怪的冷漠态度”,对于中国人遭受的压迫苦难毫无怜悯之心,以及“玩忽职守、贪污腐败、满嘴谎言”(197)。班克斯对此极度失望,认识到自己“孤身一人”去解决世界危机是不现实的,并逐渐从童年的幻梦中醒悟过来,接受自己的特殊身份。

班克斯不仅是家庭孤儿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孤儿,承受着双重的错位和疏离,这深深的无家感和无根感折磨了班克斯大半生。为了治愈这些沉痛的创伤,班克斯选择用记忆将自己包裹在过去的时光里。在被送回英国后,班克斯无法完全地融入到祖国的同龄人中去,遭遇了这样无法言表的文化疏离后,班克斯在自己的脑海中重建了一个理想的家园。这个理想的家园位于他儿时的乐园----上海外国租界,在那里,父母都是正义的反对鸦片贸易的英雄人物;在那里,自己和好友哲都是无忧无虑的被保护着的小孩;在那里,战争和疾病是无法入侵的。然而,这些自我欺骗的想象都是与真实的现状相差甚远的。事实的真相是班克斯的父亲不是因为反对鸦片贸易得罪了权贵而被绑架,而是无法达到妻子的期望而选择抛弃家庭与情妇私奔;他记忆里正义的母亲则是为了给班克斯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而委身于一位从事鸦片贸易的军阀做小妾;而好友哲也入伍了侵略中国的军队,并在战争中惨遭重伤、性命堪忧;更讽刺的是自己竟然是由曾经最憎恨的鸦片贸易的暴利滋养长大的。这些晴天霹雳般的事实沉重地打击了班克斯,使他在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自己单枪匹马拯救世界的不现实性,使他渐渐地从过去的记忆里苏醒过来,逐渐地开始审视自己的真实生活和身份。

三、身份的重建

曾经一直沉浸在自己幻想中的班克斯,在遭受到残酷现实真相的巨大打击后,却意外地异常冷静。当菲利普叔叔告诉班克斯关于其父母以及他自己的所有阴暗的真相后,并告诉班克斯中国战火四起,找到他母亲谈何容易,班克斯沉思片刻后,说道:“我敢说不就会蔓延到全世界。但这不是我的过错。事实上,它已经与我毫无关系。我要重新开始,这次是要找到她(班克斯的母亲)。(270)”这时,班克斯顿悟到了单枪匹马地拯救世界不是自己的义务,他真正地从不真实的使命感的桎梏中挣脱开来。

后来,他回忆起终于在香港的养老院找到了母亲,和母亲的对话,让他知道母亲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从来都无关自己是否成功,是否能够成为大英雄。“她从来没有停止过爱我……她一心想的是让我过上幸福生活。至于其他的,包括我千方百计想寻找她,千方百计想拯救世界于危难,对她来说都无关紧要。她对我的爱始终如一,无需任何条件。(279)”他开始将母亲对自己的爱转化到养女詹妮弗身上,弥补自己作为父亲曾忙于追寻自己的身份而对女儿的忽视和亏欠。

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班克斯一直穿梭于中英两国,并经历了两种不同文化的排斥和疏离,但在经历了现实的打击后,班克斯顿悟了,他将两种文化身份和解,重新建立了一种新的杂糅身份。最后决定在伦敦定居时,他的心境早已由原来的浮躁和追逐变为了平静和安宁,他承认伦敦的生活让“自己确实得到了某种满足”(286),并且找到了追寻已久的归属感和身份感,“这个都市已经成为了我的家”(286)。

总结:

《上海孤儿》作为一部国际化题材的小说,石黑一雄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将现实和回忆相结合,编织了一个凄美且深刻的故事。主人公班克斯经历了從被幸福包围的小孩到变成家庭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重孤儿,他竭尽全力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身份,遭遇过双重的文化疏离,尝试过用逃避式的记忆来治愈心灵上的伤痛,也曾沉迷于自己的幻梦中无法自拔,但最终,与母亲的对话使班克斯达到了思想上的顿悟,他接受了自己杂糅的独特身份,开始关注自己的养女,真正地去感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班克斯追寻身份的过程体现了作者石黑一雄对于当代人在全球化和多文化背景下身份困境的探索。《上海孤儿》中困扰主人公班克斯的身份归属感问题,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困扰着所有的现代人,人们需要有内在的力量来支撑他们的归属感、来寻找他们的身份存在感。全球化的进程更是加速了一种崭新的杂糅身份的诞生。《上海孤儿》展现了石黑一雄的普世情怀,以及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Cai Yanjiao.“Inventing the Imaginary Homeland: A Study of the Orphanhood in When We Where Orphans”. Dis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2.

[2]http://en.wikipedia.org/wiki/When_We_Were_Orphans: 2013.12.12

[3]Ishiguro, Kazuo. When We Were Orphan [M].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td, 2000.

[4]李厥云,安冰. 浮世中的陌生人—细读石黑一雄小说《上海孤儿》的国际化主题[J]. 工会论坛, 2007, (6):141-142.

[5]石黑一雄。《上海孤儿》[M].陈小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吴冬.通往“第三空间”的身份之旅——在后殖民语境下解读《上海孤儿》[C]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08.

[7]俞晓红. 殖民时代的写照——石黑一雄《上海孤儿》的后殖民解读.[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2007): 86-88

[8] 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生存困境
云梦皮影戏的生存困境和传承创新
农村教师生存困境分析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论新写实小说中普通人物的生存困境
余华小说中的生存困境解读
当代中国式男女生存困境的深刻揭示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