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贤 张文丽
【摘要】有效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育是农业,需要我们松土、浇水、施肥;需要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披星戴月;需要我们坚守,我想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播撒汗水,将来一定会桃李满园、硕果累累。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效课堂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研究热点。
要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化,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弄懂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我们才能更清楚该怎样去教。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友善用脑理论。该理论指出学习是每个人的一种本能,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活泼生动、多姿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学习活动既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输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学习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用观察、探究、思考、讨论等多种方法在头脑中主动建构知识,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其核心就是在“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各有差异的学生学习集体為前提,要求教师精选教学目标,适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反馈,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大部分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这种理论要求我们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着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能力训练为主线,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努力学习。
其次,当前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有各的特点,但都离不开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模式,但要遵循课堂教学的一些规律,我总结为“五项原则”。
1.目标中心原则。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落实好国家课程就是素质教育,而落实好课程就是要实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方法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依据,所以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通过师生参与的过程,让学生达标,特别是对于完不成的学习目标要及时补救,实现堂堂达标。
2.教师主导原则。在整节课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指导,用学习指导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多感官投入学习活动,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和评价,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3.学生主体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在整节课中,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听、说、读、写、做的方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自主构建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能力,受到教育。
4.训练主线原则。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训练,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通过练习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深化,也检测了教学效果,便于调控教学节奏。
5.反馈矫正原则。即适时进行信息反馈,对学生残缺或未掌握知识采取有效的矫正和补救措施,是预防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实现当堂达标的重要手段。
再次,到底什么样的一节课是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认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要从目标设定的合理度、教学设计的新颖和合理度、教学过程的开放度、学生的参与度、教学资源的达成度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学资源的新颖与否要看教师能否利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善于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的合理度,则主要看教师能否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教学过程的开放度,主要看教师在学习活动的组织上是否灵活多样,以及答案的认定上是否持开放态度。学生的参与度,主要看学生是否都乐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要看学生参与发言的比例和质量。目标的达成程度,主要看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有效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育是农业,需要我们松土、浇水、施肥;需要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披星戴月;需要我们坚守,我想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播撒汗水,将来一定会桃李满园,硕果累累。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