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演讲与口才社团课程化实施的研究

2018-06-23 20:04徐珺
课外语文·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程化社团初中

【摘要】在分析社团实施的困难点的基础上,遵循基础性、个性化、多样性、文学性的原则,构建演讲与口才课程。课程内容关注目标层次化、内容系统化、实施活动化、评价多元化。通过课程实施发展了学生的演讲与口才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演讲与口才;社团;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社团课程是学校拓展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指导意见倡导的关注学生差异特长发展的实施平台之一。我校自2015年始尝试进行社团课程实施,回顾2年多的实施过程,从面临众多困难出发,到规范课程设计与实施,最终在夯实语文基础教学的基础上汇聚有演讲兴趣、有演讲特长的学生,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课程化实施路径。

一、演讲与口才社团实施面临的困境

(一)社团学生缺乏相对的稳定性,管理松散

参加什么学校社团是由七、八年级的学生自主选择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社团成员可能来自七、八年级共14个班级。这给社团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除了上课点名之外,社团指导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几乎为零。这需要建立社团的管理制度,从社团学生的选择,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挖掘、评价监控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教师、课程的管理。

(二)社团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需求脱节

社团实施过程中没有对社团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很少关注参与演讲社团学生的学情基础,更没有系统规划演讲与口才的社团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内容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前后两次 社团活动的内容之间会出现断层现象;在方式方法上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对实践应用环节关注太少;因为没有课程课时目标的统领,导致课时目标的指向性不明确,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另外,事前缺乏对社团学生需求的调查了解,导致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学生的需求脱节,甚至会出现有迫于无奈参加演讲与口才社团的学生(感兴趣的社团进不去),更不用说关注特长发展了。

(三)社团评价模糊缺乏全面性,激励不足

社团的初始阶段学生或教师都会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究其原因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效果差别关注得比较少,评价标准比较笼统,评价形式单一。不会出现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交流,社团结束每人拿到相同的学分,严重影响演讲与口才社团的后续发展。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化实施的界定

在打好语文基础教学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出发,构建“入门篇”“超级演说家”“挑战主持人”和“君子动口不动手”四部分,以活动化为形式分布在一学年的演讲与口才的课程学练中。关注过程变化、学练效果、活动体验,课程实施中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发展与多维分层评价。

三、演讲与口才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一)基础性原则

演讲与口才课程要体现语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初中语文属于基础性课程,通过日常的基础性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在上选修课时应将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基础积累并抓。

(二)个性化原则

每個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性化的存在。学生选择该社团,就说明对演讲与口才有浓厚的兴趣,或者在演讲与口才的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比如说有的学生在演讲方面有一定基础,有的学生则对辩论比较感兴趣,还有的学生就想上台主持。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情基础,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的设计、评价形式的选择都应关注差异,追寻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才华和特长,获取多样化的成功。

(三)多样性原则

课程内容设计面较广,例如就演讲而言,内容囊括口语表达技巧、演讲稿的写作、不同类型演讲的介绍等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有室内理论学习、经典案例观摩、主题活动实践、比赛体验等等。课程评价贯穿课程实施整个过程,兼顾过程与结果,既有自我评价又有同伴互评;关注实践成果展示,既有主题活动又有比赛分享。在学习方式不拘泥单向的教授,还有特别那个互助提高。

(四)人文性原则

语文新课标里提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无论在课程内容还是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我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如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时,我们朗诵长征组诗;我县“范仲淹纪念馆”开馆时,百人齐诵《严先生祠堂记》;在县“好家风”系列活动开展时,举行“好家风”演讲比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一系列的辩论赛……借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演讲与口才课程实施路径

(一)课程目标层次化

《演讲与口才》是针对初中学生的一门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更多地停留在文本研读层面,而对实战训练缺少系统的教授。因此学校为了更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在交际能力和公共环境下的语言发挥的能力,方便学生在进入高一级学校和社会后有充分的自信和能力应对各种岗位的需要,特地编写此教材并组织教学。

《演讲与口才》作为一门兴趣特长类的选修课程,主要围绕培养兴趣和特长这两大宗旨,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但更注重应用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演讲、主持、辩论的实用知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介绍和训练各种演讲词的写作方 法;介绍和训练演讲、辩论、主持等通用口才的技巧,突出人文性、交互性、参与性、操作性,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丰富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口才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基本的语言表达艺术。本课程采用教学实际情景锻炼和教师讲授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具体目标如下表1:

(二)课程内容系统化

课程分四大部分——“入门篇”“超级演说家”“挑战主持人”和“君子动口不动手”,共15课时。“入门篇”主要是对本课程内容概述;“超级演说家”主要介绍演讲稿的写作,演讲的基本技法,让学生懂演讲,会演讲;“挑战主持人”主要介绍各类型的主持风格以及主持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技巧;“君子动口不动手”主要介绍辩论口才的技艺,让学生懂得如何辩论。教材内容充实适合初中学生使用,可以说是入门级的教材。

(三)课程实施活动化

本课程的实施对象是七八年级演讲与口才社团成员,是那些热爱演讲,对演讲与口才充满兴趣并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本社团活动时间从每周二下午拓展到周末闲余;活动地点从教室走向户外,走向舞台;内容从理论走向实践。如:

课堂演讲。课堂演讲是一个能很好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形 式,作为一个专门培养和锻炼学生口才的阵地,课堂演讲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形式既可以是既定演讲稿演讲,也可以为脱稿即兴演讲。

诵读经典。经典诵读可以说是学生最爱、最具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活动形式了。缘于与作品的共鸣,忠于对文本的解读,至于对作者的致敬……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了经典的永恒!形式可以是配乐朗诵,可分单人朗诵和集体朗诵。

辩论赛。结合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主题组织不同主题的辩论赛,这种以驳倒对方的观点,树立己方观点为目的的口才训练的高级形式,社团内部成员可以选择自己的立场与同学组织辩论赛,切实提高锻炼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条理性和艺术性,进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国旗下讲话。选拔最优秀的社员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展示,激励了学生的演讲欲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

经典视频赏析。欣赏名人演讲、经典辩论赛、讲座等,在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照、感悟和反思,更快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所以,我們本着为同学们提供服务的原则,可以为社团的同学不断地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得到应有的锻炼。

(四)课程评价多元化

演讲与口才课程不同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语文基础性课程,而是应以学生发展语言表述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其核心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体验,是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因此评价的对象可以拓展到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学习变化,观察欣赏同伴的学习成果,增加批次的沟通与交流。另外从知识点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转换至活动成果的展示,如某一次国旗下讲话的成绩评价、是否顺利完成班级主题班会的主持等等,鉴于此我们制定了演讲与口才课程实施的评价表,课程实施考核合格拿到对应的学分。具体如下表3:

五、结论

形成了适合初中学生“演讲与口才”课程,通过层次化目标、系统化内容、有序实施、多元评价,有序推进社团活动,课程是社团的保障。就像演讲与口才社团口号一样——“张开你的口,炫出你的才”,通过一年多的课程实践活动,拓宽了课程实施的路径,学生的演讲水平进步明显,尤其是课程过程中基于该课程学习能力发生很大的变化。班级、学校、校外露脸的比率大幅度上升,2017年初演讲与口才社团学生承担了桐庐县范仲淹纪念馆开馆仪式上百人齐颂《严先生祠堂记》的任务,并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通过课程实施激活教师的演讲与口才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治.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08(4).

作者简介:徐珺,女,浙江桐庐人,中学一级教师,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课程化社团初中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K-BOT拼插社团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