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导:建构语文活力课堂

2018-06-23 20:04罗小红
课外语文·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师引导课堂活力

罗小红

【摘要】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最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的活力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这些无法预见的动态因素时如何用机智的方法顺势引导,让它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关键词】课堂活力;教师引导;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上出现的动态变化或偶发事件有时会扰乱课堂教学,有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意外的收获,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真诚地尊重学生的感触,机智地进行引导,扎实地进行语文训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让课堂因学生的灵动而璀璨夺目,让课堂因教师的顺势而导而质量倍增。

一、处理偶发事件中唤醒学生的灵感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充满个性的、灵性的,他们好奇心强烈。而我们的教室虽然是一间间房子,但并非是全封闭的瓶子,它与社会、自然、外界有着联系、接触,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教师如果能机智地抓住某些事件,巧妙处理,正确引导,从中可以生成许多教学资源,形成精彩的过程,这样既可避免陷入束手无策或俨然威风的境地,又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学生的灵感,进行教学训练和能力培养。例如有这么一个教学经历:

上课才10分钟,笔者正来劲讲课,突然天色大变,一个闷雷响起。学生不由得交头接耳。见到这情景,如果继续教学,强拉硬扯逼学生听课,也是没有效果的。笔者顿生教学灵感,就当机立断,暂时中断原有的教学计划,就让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作用,让他们细心地观察,来一次小练笔训练吧。10分钟后学生回到座位,师生进行了交流。

教师问:请大家生动地描述天气?有的学生:狂风呼啸,乌云滚滚;有的学生: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有的学生:大雨倾盆,暴风骤雨;有的学生:瓢泼大雨、雨帘。教师又问:你们能用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就更棒了。有的学生:山雨欲来风满楼。有的学生:巴山夜雨涨秋池。有的学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有的学生: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突然间有一学生说:我认为应该用“白雨跳珠乱入窗”才对。又一学生说:改为“乱敲窗”更好。静默一会后,又有学生说:我认为用“白雨跳珠轻扣窗”更好。因为有句话叫“小扣柴扉久不开”,用“扣”说明雨点轻轻敲,不想把玻璃敲碎,又说明了雨点的礼貌和亲昵。

教师说:同学们真有水平呀,我们把刚才看到的雨景与争议都写下来。写出看到的、听到的,尤其是自己真切的感受。(學生课堂习作)

笔者敏锐地察觉到: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的可能性不大,于是就顺应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观察雨景,然后又进行语文训练——用词、用诗、改诗、写诗的训练。这样本来是生成了一个课堂教学事件和危机,但教师灵感突发,让事件变成资源,进行了一次有生命的习作训练,而且是活生生的现炒现卖的生活化习作训练。学生有着自己的真情投入观察,习作起来就有话可写。更可贵的是这一生成的事件挑动了学生用词用字准确的灵感,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准确选择用字用词。此时此刻,用“敲”字确实比苏轼的用“入”字更准确生动,而用“扣”字就更富有童趣,也赋予词语和诗句人性,你能说这不准确吗?你能说这不是儿童语言吗?学生能想到,说明在心里琢磨过、比较过,没有灵感哪会有这么准确的推敲呢?挑动了学生习作的灵感,习作起来就会有肉有情,充满生命力。一次事件生成中,教师巧妙的调控,教师有所得,学生有所得;阅读方面有所得,习作方面有所得,因此这“事件”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有效利用,就使得课堂学习活动更丰富、更生动,收获了意外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调解分歧中教会学生批判精神

由于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统治和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唯圣人至上,唯书本至上,以致于中国人骨子里 缺少的是创新思维、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材和答案有时难免出错,我们要教会学生会发现错误,学会批判错误。

笔者在教学《松坊溪的冬天》时有这样一幕:让学生初读全文后,教师问学生课文哪里是详写冬天的景色?学生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有的说第六自然段到最后是详写冬天的景色,有的说第九自然段到最后是详写冬天的景色。主要的分歧在于课文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是否是写冬天的景色的内容。学生都把目光投向教师。笔者没有立即做裁判,而是抓住这一临时生成的分歧点,把探究的权利反抛给学生。教师说:请你们双方各自再读课文,找出自己看法的根据,等会儿进行一场辩论会。

辩论时认为第六到第八自然段写冬天景色一方的理由是: (1)课文中写到它们迎接寒冬的到来,说明已经是冬天了;(2)第七自然段说如火焰盘的枫叶都忽地飘落了,说明已是初冬了;(3)我知道野菊性耐寒,初冬开放是正常的;(4)枫树上挂满褐色的果实,被冻得变成褐色,说明已是冬天了……

认为这三个自然段不是写冬天景色一方的理由:(1)课文的旁注明明写着“深秋的景色,抓住……这些景物来写”(因为是选学课文,有旁注);(2)火红的枫叶是秋天的特色……

经过一番辩论,答案已经很明朗化了,教师等待学生沉默一会儿后问:现在你们说哪一方的理由更充足?绝大部分学生已认可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是写冬天的景色,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还坚持说:书本都这么说的,书本上会错吗?

教师紧接着追问:你们对这几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书上说的不一定完全正确,书是人编的也会出错;有的说,学习时要去怀疑书本,怀疑老师;有的说,学习做事要用依据去说服别人,不能轻易相信别人……

怀疑、批判是创新的基础。教师自己要有这种批判精神,批判教材,批判教参……教育学生也要有批判的精神,批判课本,批判他人……有批判才有变革,有变革才有进步,有进步才有生命。新世纪,我们把有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作为新一代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学生会批判、会变革。

三、纠正错误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不同的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环境的不同,生理、心理、知识背景上存在的差异,往往会引起课堂学习中的种种尴尬。其实课堂上的一些尴尬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果教师艺术调整、处理,会弥补学生的缺陷,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带动整体学习的过程,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在开展拓展性阅读《航天飞机》时,曾经碰到这么一个小插曲:通读全文后,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有学生读到“可惜,他(银色飞机)没有这样的本领,只得对空长叹”时,故意拉长声音。教师没有否定和批评学生,而是调整教学程序,探寻原因。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这个句子?

生:句子中有个“长叹”,长叹就是长时间的叹气。(这显然是错误,因为学生只从字面去理解了)

教师并没有马上纠正,而是问:请大家仔细地读下面的课文,思考一下银色飞机为什么长叹?

读后有生说:航天飞机飞得快,银色飞机太慢了,它只得叹气。

教师追问:课文如何写航天飞机飞得快?(学生找出句子朗读体会一个特点)

学生:航天飞机能飞出大气层,而银色飞机不能飞出大气层,它也只得对空长叹。

学生:航天飞机能自带仪器在空间做实验,而银色飞机做不到,它也只得对空长叹。

教师:我们在寻找长叹的原因时,其实你们发现这些句子写出了航天飞机的什么?

学生:航天飞机的作用、特点。

教师:除学懂了知识外,你们刚才说“长叹”是长时间的叹 气,对吗?

学生:不是。是指很深的叹气。

学生:“长叹”指深深地叹气的意思。

教师:你们发现我们在学习语文理解词语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不能单从字面去理解。

学生:要联系课文去理解词语、句子。

至此,教师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知,理解了长叹的词义,并且让纠正理解的过程成为对全文的学习过程,由错误生成点辐射到整堂课和全文的学习,巧妙地把认识航天飞机特点的这一预设目标完成并落实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理解词语、句子不能单从字 面去理解,必须联系课文,深入课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就是语文的特点,也是学习语文的方法。课堂教学要让教师影响学生,也要让学生影响教师,教师不能轻而易举地否定学生的错误,而应把错误点变成学习知识的平台,让其在改变错误中体会到课堂学习中有追求,也会有成功,在追求和成功中享受學习的乐趣。

四、延伸训练中显露学生的真知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孩子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性在“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痒”般的想象中自由飞扬。

记得有一位教师执教《桂林山水》时,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 环节:

教师深入引导延伸训练:作者感受到了水的特点,并用清、静和绿概括了水的特点。你们看了后还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赞美漓江的水吗?有学生说用词语来赞,有学生说用四字词语来说赞,有学生说用一个字来赞美漓江的水(这也是教者预设的目的)……

教师追问:那你们能用哪些字来赞赞漓江的水的特点?学生说到亮、软、平、甜、滑等字。教师及时板书这些字。突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漓江水是甜的。从图片看漓江的水是在有青山绿水的乡下,而我们乡下的山泉都是甘甜爽口的,比糖水更舒服,比城里的水好几十倍。所以,我说它是甜的。”教师的教学预设中并未想到问学生用这些字的原因,显然是在延伸训练中学生突然生成的。执教教师利用这一生成点,追问学生:那你们根据观察到的,各自想想为什么分别可以用这些字来赞美漓江的水?学生讨论后说出了原因:亮是因为漓江水很干净,净得透明的,所有亮光被反映了;滑是因为漓江的水没有杂质;软是因为漓江的水水质特好,来自岩缝中;平是因为漓江的地势平坦,又加上没有风,很平静……教师又回到预设的目标,出示句式:“漓江的水真( )啊,( )得( )。”让学生仿造句式写话训练。

教师最初的预设是:感知特点后,适当延伸,找到其他恰当的字来形容漓江的水,先读后写,读写有机结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其中有一个学生突然的发言形成了一个生成点,教师凭着教学机智牢牢抓住学生体验,利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地体会到水的特点,感受了语言文字具有丰富性、多元性、模糊性等特点,同一观点现象,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去表述;同一语言文字的描述内容,不同的对象去阅读感悟又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这临时设计的课堂训练,不但让学生感受了作者对水赞美的原因,体会了作者对漓江水的那份深深的痴情,而且也有所触、有所感,进而油然而生对水的情感。而且同学间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智慧的显露,实现了个体的超越、个性的张扬、文本的超越。教师应该以灵动的教育机智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顺势而导,有效进行课堂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可预见的偶发的争论、事件或错误,要会用机智的方法顺势引导,并进行科学、艺术地处理,让这些临时生成出来的偶发因素成为教学资源,衍生出意料之外的精彩教学片段,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顺势而导,语文课堂将会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贾亚东,李芸芸.课堂调控研究文献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6(4).

[2]胡琪.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J].亚太教育,2016(34).

[3]代辉.演绎“课堂生成”是教师重要的素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教师引导课堂活力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