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萌萌
摘 要:本文从韩礼得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进行语篇分析。笔者从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人际功能中的语气和语篇功能中的衔接对语篇进行探析。从而可以归纳出该歌词语篇的特点,同时也证明韩礼得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歌词语篇分析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答案在风中飘;歌词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一.引言
我国学者黄国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后得到了一个结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完全可以用这一理论作指导[2]。然而,韩礼得构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适用于口头和书面语篇的分析[1]。
本文研究对象鲍勃·迪伦是美国艺术家,诗人,歌手。答案在风中飘这首歌的时代背景是越战时期的美国社会。当时美国介入这场战争,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因此美国掀起了一股反战的热潮。鲍勃·迪伦在这个时候创作了这首抗议歌曲。希望人们能以理性的态度解决争端,不要再伤及到无辜的人们。
鲍勃·迪伦是美国进入媒体时代的第一位媒体诗人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他的影响力和他所创作的作品的价值性,证明他和他的创作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但对此的研究却很少。另外,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对歌词语篇进行的研究也不多见,因此,这正是笔者对此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元功能
韩礼得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千变万化,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元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涉及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在语言系统中,概念功能通过及物性系统来体现。及物性系统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共分成六种过程,分别是: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
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具有建立社会关系、维系人际关系或保持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功能。人际功能在语言系统中通过语气和情态两个系统来实现的。本文只分析语气。语气包括主语和限定词两个成分。主语在限定词之前是陈述语气;反之则是疑问语气。陈述语气表示陈述;疑问语气表达提问。疑问句又可分为非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语篇功能指的是连词成句,缀句成篇的功能。语篇功能在语言系统中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来实现的。本文只探讨衔接系统。衔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法衔接,主要有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另一类是词汇衔接,主要有词汇重复、同义、反义等。
三.元功能对歌词语篇《Blowing in the Wind》的分析
下面将从元功能对歌词进行分析。歌词如下:
1.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2.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3.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4.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5.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6.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7.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8.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9.[同4]
10.[同5]
11.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12.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13.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14.[同4]
15.[同5]
3.1概念功能中及物性系統的分析
根据韩礼得的观点,及物性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对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因素的选择,在语言中再现人的各种社会经历和心理经历。由上文可知,及物性系统包括六种过程。该语篇包括8个存在过程,其中有出现六次的“is blowing”和出现两次的“exist”;5个物质过程,其中有walk down;sail;fly;are banned;take。4个行为过程,其中有sleeps;turn;pretend;look up。3个关系过程,其中有出现两次的“is washed”和have。,3个心理过程,其中有see;hear;knows。1个言语过程,其中有call。
由此可见,语篇中存在过程最多。一般认为,存在过程与关系过程是表示描述,而物质过程则表示叙述。显然,这首歌曲的歌词语篇并不是叙事型的。从上述过程分析来看,它主要以描写型为主,描写了战乱时的情景,满天的炮弹和硝烟,满地的哭声。面对这样的画面,鲍勃·迪伦用歌声告诉听者们如何解决争端,答案在风中飘荡,让听者们认真地倾听,思考便知答案是和平。存在过程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说明语篇所描写的战乱情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其次,该语篇中有5个物质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的过程,战士行远路,白鸽要飞越片片海,炮弹在空中无数次掠过等这些画面都客观反映了事物的发生发展状况,为听者们带来了战争的最新情况,同时也给听者们呈现了战乱时悲惨的场面。
3.2人际功能中语气系统的分析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气系统包括直陈式和命令式两种。直陈式又分为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在英文歌曲语篇中,最常用的是陈述语气和命令语气,因为歌曲有着最基本的娱乐和抒情功能。但本文对答案在风中飘的歌词语气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了该语篇有它的独特之处。在该语篇中,有6个小句是陈述语气,占语篇百分之四十。有9个小句是疑问语气,占语篇百分六十。该英文歌曲语篇中,即没有命令语气,疑问语气又比陈述语气占比例多,这就是它不同于大部分英文歌曲语篇特征的独特之处。
王立非认为提问的动机是说话人想从听话人那里了解某些事情,并确信能够获得所需的信息,这类疑问句很显然是对提供未知信息的一种请求,希望听话人能够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3]。但实际上,在演唱者演唱的过程中,并不可能直接从听者那里得到回复和答案,或者说并不需要得到答案,这类疑问句的目的不在于获取信息,此类疑问句被称为修辞疑问句。通过分析发现,该语篇中出现的疑问句皆为修辞疑问句。也可以看出,疑问句陈述句出现的位置是鲍勃·迪伦精心布局的。若把该语篇看成三部分,前5句是第一部分,第6-10句是第二部分,第11-15句是第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由三个疑问句和两个陈述句组成,且可以看出,陈述句所陈述的内容正是疑问句问题的答案,但这个答案并不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听者们,鲍勃·迪伦告诉我们,答案在风中飘,这个答案无疑是为了引人深思,让听者自己去倾听,去感受,去思考。在这首歌中,鲍勃·迪伦通过疑问句的形式也提供给了听者信息。换句话说,该语篇中的疑问句其实是在对战争的描述。鲍勃·迪伦用歌曲来告诉我们白鸽无栖息之地,满天的炮弹飞过,太多的人为战争而牺牲,人们仍然没有获得自由。他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也是在表达对战争的抗议。简而言之,鲍勃·迪伦使用大量的疑问句,并不是要从听者那里获取答案,而是要引起听者们的思考,也是对这些疑问句所表述的事实的思考,更进一步来说,是对战争的思考。
3.3 语篇功能中衔接系统的分析
韩礼得和哈桑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本文只分析衔接手段中的照应和重复。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可分为两种,一是内参照,它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所指的另一个成分在语篇内;二是外参照,本文不作分析。内参照又可分为回指和后指。回指是其所指在上文中,而后指是其所指在下文中。英语中的照应也分为三类: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通过对该语篇进行衔接系统的分析后,发现语篇中使用了大量的照应衔接手段。主要有:在小句1中him指上下文中的a man;小句2中she指上文中的a white dove;小句3中they指上文中的the connon balls;小句6中it指上文中的a mountain;小句7中they指上文中的some people;小句8和11中he指上文中的a man;小句12中he指上文中的one man。
經过分析后发现,该语篇仅仅只使用了照应中的人称照应,这也是语篇的独特之处。除此之外,该语篇还使用了小句重复的衔接方式。小句4、9、14与5、10、15这几句都是分别重复。小句的重复主要起着强调的作用,强调问题的答案在风中飘,这也是鲍勃·迪伦想要表达的思想,引起听者们的注意,思考答案到底是什么,但答案似乎又是那么的明显,可又有几人去倾听和思考。小句的重复也便于传唱和传递鲍勃·迪伦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另外,该歌曲的歌词语篇中也采用了词汇衔接中的重复。语篇中所有的疑问句都是以重复how many开头,这无疑也起着强调的作用,同时也突出了作者在写这首歌词时那强烈的感情。重复也使歌词的节奏感更强,深入人心。
四.结语
通过对歌词语篇《Blowing in the Wind》的分析可知,该语篇有两大特点。其一,与一般歌曲歌词不一样的是鲍勃·迪伦使用了占语篇60%的疑问语气来传达思想。其二,该语篇中使用了语法衔接中的照应,词汇衔接的重复,以及小句重复的衔接方式,并且,仅仅只使用了照应中的人称照应。经实践证明,韩礼得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能分析诗歌、小说、新闻等语篇,对歌词语篇的分析也是可适用的,可操作的。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黄国文,葛达西著. 功能语篇分析[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
[3]王立非. 英语疑问句的语用分类及功能[J]. 外语教学,1995,(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