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视角下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模式探究

2018-06-22 10:50李媛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发展模式

李媛

内容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各个行业都因此受益,并共同为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助力。艺术品市场作为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领域的新生分支,顺应经济导向与金融产业对接,推动艺术金融产业的深化成为了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商贸流通业不断提高的行业渗透率和大覆盖范围的有利形势驱动下,我国地区文化产业联合艺术产业,共同推进艺术金融化模式的创新改革将大有可为。以此为背景,本文以我国艺术产品市场的金融现状入手,以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商贸流通视角针对该省的艺术品金融进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并据此提出发展模式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商贸流通 艺术品市场金融化 发展模式

引言

关于藝术品金融化的概念,有学者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得出了代表性结论,即艺术品行业消费领域被金融资本所介入,并通过整合之后的运作,将艺术产品直接转化为资产的过程,进而应用金融分析使金融资产转变为金融工具,目的在于以此形式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服务(朱澄,2014)。但是,当下的商贸流通行业已成支柱产业,艺术品领域与金融领域正在展开深度融合并实施金融化模式,借此契机通过艺术产品生产和流通渠道的创新,来整合艺术品产业链将大有可为,有利于通过流通渠道更大范围地打开艺术品市场,从而为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基础。江西省作为我国艺术品大省,基于商贸流通视角来探寻艺术品金融模式的创新之策,具有积极的代表性意义。

江西省艺术品市场的金融背景

我国艺术品金融理论与实践起步较晚,艺术文化正式进入到产业政策领域已经是21世纪之后。随着新形势下我国艺术与文化的日渐繁荣,国家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政策与实践从2007年开始生成,在“十七大”上国家明确定位了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促进作用;2009年,国家宏观战略领域已全面纳入了文化产业;2012年,“十八大”又进一步强调未来的规划,即至2020年“十三五”末期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核心产业之一;2014年,国家文化部门联合财政机构,与央行联合颁布政策,要求金融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力度,并重新定位文化产业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杨志刚等,2015)。以此为背景,我国文化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艺术品作为文化产业领域的一大分支,具有尤为鲜明的特点,包括产业链简单、创作积淀丰厚且交易方式灵活等,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带动下,我国艺术品市场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艺术金融产业的融合成为特定趋势(陈晔,2016)。

江西省地处我国中部,是我国艺术品大省,文化资源享誉国内外,包括书画、民间艺术等等在内的艺术品普遍具有极深的历史沉淀价值。尤其是景德镇陶瓷,不仅在国内市场声誉巨大,而且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不断放大而畅销全球,确立了江西省艺术行业领域的繁荣态势。据江西省2016年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数据可知,当前全国艺术行业领域市场整体缩紧,但该地区此行业市场成交额依然能够达到107.01亿元,仅次于北京、西安等个别省份,处于我国领先地位。细分江西省艺术品市场,主要包括五大门类,即古玩、工艺美术、书画、当代艺术品和其他类型,具体规模和构成如表1所示。

从商贸流通视角来看,江西省艺术品市场的出口贸易能力在近年来表现强势。以陶瓷产业为例,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该省陶瓷产品出口总额已达18.9亿元,同比增长75.23%,出口国家以东盟为主,江西省陶瓷已成我国面向东盟陶瓷产品出口最大规模的市场,占比高达85.48%,此外现有国际市场当中的欧盟与美国等国家也逐渐成为了江西省陶瓷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在此背景下,江西艺术品领域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支持的依赖程度,进而加速实施金融化改革势在必行。

商贸流通视角下江西省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艺术品发展已有千百年的历史,艺术品市场时至今日得以走向成熟,与其发展历程不无联系。凭借自身的文化底蕴,艺术品市场基于艺术品本身的巨大投资属性而拥有了现代经济价值,受到高额利润的吸引力,艺术品市场投资备受青睐,尤其是相比于楼市和股市等市场来说,艺术品资源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然更高,且更不易受到经济危机等诸多极端事件的影响(史跃峰、赵黎明,2015)。然而投资的前提是要有消费,而消费就需要流通,关于艺术品市场的流通模式,本文整理如图1所示。

目前受到国际所认可的艺术市场主要为画廊、拍卖行与艺术品博览会(张安毅,2016)。但从传统艺术品投资渠道可见,三大艺术品市场支柱当中,画廊价格优势虽然明显,但投机者的盲目参与却加剧了行业内部竞争的恶性状态,也就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导致艺术品价格差异悬殊;拍卖行对艺术品的售卖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保证其透明性,但“不保真”条款依然成为一些不诚信企业的借口;艺术博览会中的艺术品更是参差不齐,精品稀缺,难以对投资者形成有效地吸引(黄隽,2014)。客观来讲,艺术品市场投资对于投资者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投资需要保证以消费为前提。从此角度来看,之所以艺术品市场在当前具有越来越高的投资价值,最主要原因是艺术品市场规模的扩大,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艺术品消费状态的不断升温。而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是商贸流通发展的驱动力,因为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价值与金融业息息相关,所以从商贸流通视角探视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必要性,成为了理论界的一大创新方向。

结合艺术市场流通理论以及我国传统艺术资源投资渠道的诸多限制,商贸流通视角下创新艺术市场金融模式的意义便逐渐明晰。总体而言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有利于拓展艺术品市场流通渠道。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发展,势必会打破传统艺术品市场流通的限制,即在艺术品并没有全面交割的条件下,也允许投资者开展贸易并保证贸易的连续性。相比于传统形式的艺术品交易模式而言,金融化发展无疑等同于打开了艺术品贸易的全新渠道;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艺术品流通渠道的创新更好地满足更多投资者需求(罗振华、高彩云,2016)。艺术品投资不同于其他市场投资,流程的复杂性较高,决定了传统贸易背景下的公众投资存在诸多不便。金融融合模式的启动,大大降低了艺术领域的投资门槛,有利于为投资者创设更为便捷的投资环境,从而通过多元化投资模式架构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多方面需求,进而更好地推进艺术品市场的流通。江西省艺术品市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全新的格局,以景德镇陶瓷等为代表的艺术品在国内国外市场的规模均有了明显增加,推进了艺术金融的发展。

商贸流通视角下江西省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不足

江西省艺术品市场凭借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底蕴,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以陶瓷为代表的艺术品无论是品牌还是质量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从商贸流通视角来看,该地区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还存在一些新问题,整体而言主要表现于两大方面。

一方面,江西省艺术金融需求和产业结构不够完善,难以顺应当今社会科技进步之势,来为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限制了该省艺术金融化的推进。就江西省艺术品种类而言,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仅为陶瓷,依据该省2016年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可见,陶瓷作为工艺艺术品的代表,占据江西省艺术品市场份额达到90.95%。也就是說,江西省在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定位已经明确,“瓷老大”观念深入人心,导致该省艺术品市场投资对象过多地局限于陶瓷艺术品。这种现状本无可厚非,但从江西省商贸流通行业现状来看,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值指标达到6634.6亿元,虽然同比增幅达到12.0%,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碍于技术、信息乃至于交通等流通业基础设施的限制,江西省以陶瓷为代表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状态无疑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仅依赖于发展陶瓷艺术金融而忽略商贸流通业的辅助作用,将难以更好地满足该省艺术产业消费需求,艺术品金融化势必因此受阻,致使产业结构单一。

另一方面,江西省艺术金融产业基础环境限制因素较多,从商贸流通视角来看,主要表现为对艺术金融模式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明显不足,以及艺术品流通渠道限制性明显。江西省艺术品市场过分依赖于陶瓷优势,致使其他类型艺术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大大受限,消费者投资期待只能局限于陶瓷艺术品领域,极大程度阻滞了江西省文化市场需求从潜在到现实的过渡与转化。具体表现于艺术品流通和投资渠道单一,比如艺术作品以拍卖为主、低端艺术品在画廊或零售店出售、工艺品集中在旅游景区等等,大型艺术品展销会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严重阻碍该省艺术品产业链的整合建设,江西省艺术品市场流通情况如表2所示。另外受到陶瓷等艺术品本身的局限性,投资过程中的运输和保管风险难以有效预防,阻碍其流通性,使得江西省艺术品变现价值弱化。对于投资的限制,将直接影响到该省艺术品市场金融模式的进一步深化。

总而言之,江西省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无法保证不存在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商贸流通视角下该省艺术品金融所存在的问题更需要迫切解决,只有正视问题并基于商贸流通视角,结合实际找寻江西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针对性措施,才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基础。

商贸流通视角下江西省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模式

就艺术品本身来看,其价值的生成主要依据稀缺性特点,也正因此赋予了艺术品以商品属性。推进艺术产品消费市场同金融业的对接,即等同于将投资属性嵌入到艺术产品当中,如此也就使艺术产品具有了资产转换的价值。可见,金融资本的融合,势必会成为艺术产品价值生成的大前提(石阳、李曜,2015)。当前,文化产业对于一个地方经济的主导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顺应形势探寻艺术品金融改革模式的趋向已成必要举措。江西省艺术品市场凭借资源优势拥有着强大的金融化发展动力,然而要想取得新的进展,则应正确认识商贸流通大背景,结合问题明确定位改革方向。

其一,有必要顺应社会现代化浪潮,着力稳固艺术金融产业基础。就江西省而言,可以核心艺术品为重心,形成辐射效应,在放大优势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资源。以此为目标的一个重要性前提条件,即是要通过发展流通业的方式弥补江西省技术、信息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短板,由地方政府牵头出台一系列有力政策,为流通业和艺术产品市场争取到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同时深化与艺术品行业相关部门的联动,大力创新艺术产品交易模式和流通模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产品流通束缚,以助力于全省艺术产业消费和投资需求能够被更好地满足,最终促成丰富的产业结构,为艺术品金融打造良好环境。

其二,应重视商贸流通渠道的创新建设,推动本省艺术品实施外向化与网络化经营模式。相对来说,江西省在我国的发达程度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了赋予艺术品以更高的价值,很多珍品外流成为了抑制当地艺术品金融进程的一大因素。对此,江西省艺术品市场各主体应当重视流通渠道的大力建设,以创新眼光重新定义未来格局,加大对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以此为基础扩大艺术品买卖交易额。更可以应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更多的网络交易,以此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借商贸流通对消费和投资的积极影响力,为江西省艺术品金融进程的快速推进助力。

结论

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我国艺术品市场创造了全新的发展空间,投资与消费活动热度迅速上涨,使基于金融资本介入的艺术品市场逐步朝向艺术金融模式转变。江西省作为我国艺术品大省,顺势而为推动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拓展艺术品市场流通渠道,更有利于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满足更多投资者需求,从而助力于地方经济发展。投资与消费作为当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驱动力,决定着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价值与金融业息息相关,基于商贸流通视角探视艺术品金融模式也就成为一大创新方向。在此视角下,江西省艺术品金融依然表现出一些问题,包括艺术金融产业结构不完善无法满足当地金融需求,以及艺术品流通渠道限制等。江西省唯有充分明确推进艺术品金融的意义,进而针对问题寻找正确整改方向,才能为此进程的加速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澄.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属性研究:一个文献述评[J].金融评论,2014,6(3)

2.杨志刚,宛利,孙晶莹,李洋.艺术品抵押贷款的“中国式”发展路径[J].银行家,2015(6)

3.陈晔.国内艺术品投资的金融界视角[J].中国金融,2016(11)

4.史跃峰,赵黎明.金融资本与艺术品市场的融合—潍坊银行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剖析[J].中国金融,2015(22)

5.张安毅.金融对文化产业创新服务的法律规制—以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为中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12)

6.黄隽.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服务研究[J].新金融,2014(4)

7.罗振华,高彩云.流通产业链优化外部资源要素配置的方式研究[J].经济论坛,2016(2)

8.石阳,李曜.中国艺术品投资收益—整体特征与杰作效应[J].金融研究,2015(12)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