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重元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宜兴 214221
脊柱血管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脊柱良性肿瘤疾病,大部分患者并没有疼痛、压迫等症状,X线、CT检查均具有典型的影像表现,容易诊断[1]。但一旦患者长时间持续疼痛,且脊髓、神经根受压加重,应考虑可能发展成脊柱侵袭性血管瘤[2]。血管瘤侵袭性生长会破坏患者椎板、椎弓根及椎体等处,椎管内软组织也可能会形成肿块压迫脊髓、神经根导致患者瘫痪[3]。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病理变化复杂多样,且影像检查结果较复杂,诊断难度较大[4]。为探讨临床诊断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的有效方式,该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5例脊柱侵袭性血管瘤患者分别采用MRI和CT检查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62例脊柱侵袭性血管瘤患者,现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MRI组和CT组,其中男 20 例,女 42 例,年龄 39~82 岁,平均(41.3±1.3)岁。患者病程 3~32 个月,平均(11.8±1.1)个月。
该次选用的CT检查仪器为菲利普64排螺旋CT,设置参数:电流:250 mA;电压:120 kV;层厚、层间隔分别3 mm。获取图像后,分别从骨窗、软组织窗分析图像,并进行矢状面、冠状面重建。
MRI检查仪器选用1.5T Magnetom Avanto超导型MR扫描机(西门子公司),磁场强度:1.5T,脊柱线圈 ,层间距 3.2~5.3 mm,层厚3.1~4.2 cm。首先应进行常规平扫,行 TSE 序列 T1WI、T2WI、T2WI/STIR 扫描(TR 分别为 600 ms、2 800 ms、3 000 ms,TE 分别为11 ms、96 ms、90 ms),包括横断面、矢状面扫描。 其中38例患者进行压脂增强扫描,从矢状位、横轴位进行T2WI/STIR扫描,设置参数 TR为 500 ms,TE为9ms,给予 0.1 mmol/kg Gd-DTPA。
详细记录两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征,选用SPSS 14.0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征差异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次65例患者共计患椎119个,其中25例患者属于单发病例,17例胸椎,6例腰椎,2例颈椎;40例患者属于多发病例,其中9例呈跳跃式分布,31例连续累及胸腰椎。119例患椎中,73例椎板、椎弓根、椎体同时受累,46例椎板、椎弓根、椎体其中两处受累。所有患者经影像检查均可观察到溶骨性骨质破坏,33例表现为周围骨质硬化,44例表现为椎体变扁,59例表现为骨皮质受损,104例表现为骨小梁增粗。影像中可见整个或部分椎体、双侧椎弓受累,周围软组织形成肿块,椎管受压狭窄,呈T1W1低信号,T2W1、压脂高信号(见图1-3)。血管瘤较大的话可观察到纵行骨小梁增粗,T1W1、T2W1序列呈低信号,表现为典型“栅栏状”改变。
图1 胸5、7、8椎体及附件;图2胸4~7椎体水平椎管内;图3脊髓受压,内径变细,内可观察到短T1信号,长短硬膜外可观察到异常信号,呈网膜下腔变窄,内可观察到混杂T2异常信号,呈团状,长椭圆形,边界清晰,稍高稍长T2信号边界清晰,压脂序列呈高低T1W1信号,STIR、T2W1高混杂信号
MRI检出不规则蜂窝征(73.9%)、椎体及附件骨质膨胀扩大(40.3%)、椎管狭窄(70.6%)和CT检出率77.3%、43.7%、70.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RI检出神经根受压(77.3%)、椎管内硬膜外软组织肿块(43.7%)、椎旁软组织肿块(77.3%)、脊髓马尾受压 (82.4%)等均高于CT检出率66.4%、27.7%、50.4%、69.7%,CT检出骨皮质破损率(84.0%)显著高于MRI检出率(59.7%),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相关征象检出结果对比[n(%)]
脊柱侵袭性血流管一直以来是临床诊断的难点问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X线片、CT、MRI等手段诊断,其中X线片、CT容易产生电离辐射,容易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MRI的影像密度分辨率较高,任意平面均可重建,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5-6]。该次研究表明,MRI影像观察下,脊柱侵袭性血管瘤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理表现变化多样,其中肿瘤信号呈T1W1等低信号,而T2WI呈高信号,这和边帅等研究报道基本相符[7]。这可能是由于瘤体内血管成分较多,而脂肪含量相对较少,甚至可能没有脂肪。瘤体周围包含较多骨髓脂肪,含水血管在瘤体中央,就会导致T2WI高信号。陈首名等[8]研究提出,病灶侵袭程度和瘤体内的脂肪含量呈负相关性,若瘤体内血管成分多,脂肪含量少,增强扫描后强化特征会更明显。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的侵袭性往往体现在患椎体病理性骨折、神经根受压、软组织肿块、脊髓附件侵犯、骨皮质破损等方面[9],尤其是神经根、脊髓受压是导致截瘫非常重要的病理改变。该次研究还表明,MRI检出神经根受压、椎管内硬膜外软组织肿块、椎旁软组织肿块、脊髓马尾受压等均高于CT检出率(P<0.05),这和刘辉等[10]研究报道结果一致。 这主要是由于相对CT检查而言,MRI的软组织密度分辨率更高,可以更清晰的观察到椎管内硬膜外、椎旁软组织肿块压迫周围组织的程度,椎管狭窄程度以及神经根受压程度等情况,横断面扫描中也可以很好的显示椎体“栅栏状”改变以及椎体网眼状改变情况,这些典型的征象更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11]。但该次研究也发现,CT检出骨皮质破损率相对于MRI检查显著偏高(P<0.05),这和吴鹏等[12]研究报道一致。 CT相对于MRI而言,可更清晰、直观显示骨皮质破裂、压缩骨折、骨质破损等小细节。因此,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式。
综上所述,脊柱侵袭性血管瘤采用CT、MRI诊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MRI诊断的检出特征更明显,在评估侵袭范围、病灶大小、观察病变细节等方面更具优势。
[1]崔勇.CT、MRI在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作用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43-144.
[2]靳晶,窦鑫,顾康康.联合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MR波谱成像(MR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2):2108-2109.
[3]李章宇,石洁,王云玲,等.MR灌注成像在兔脊柱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实验研究[J].新疆医学,2013,1(10):28-31.
[4]俞志中,何亚群,刘茂林.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诊断与医疗,2013,24(1):27-28.
[5]姬少绯,杨黎,牛军杰,等.MRI在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107-108,114.
[6]王东,江华堂,陈武标,等.MRI与HLA-B27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联合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6):94-96,112.
[7]边帅,唐成林,柳万国.脊髓型颈椎病脊髓MRI信号改变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66-69.
[8]陈首名,左斌,李光纪,等.MRI在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9(11):1460-1461.
[9]陈金勇,陈方明,黄文华,等.STIR技术全脊柱 MRI诊断非相邻椎体损伤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77-80.
[10]刘辉,希腊本大,郑召民,等.腰椎间盘退变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5):1123-1128.
[11]聂国军,陈永林,陈伟,等.眼部筛窦横纹肌肉瘤 CT及MRI影像学结果分析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71-73.
[12]吴鹏,刘培俊,王敏,等.小脑囊性肿瘤的 MRI影像学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8):58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