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06-22 12:19李勇
系统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神经功能

李勇

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康复科,山东泰安 271000

脑血管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会给患者自身以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少患者在治疗后机体功能也会存在缺失[1]。为了尽可能降低该种影响,临床主张对脑血管病患者给予康复治疗。但是,常规的康复治疗内容狭隘,效果相对缺失。基于此,笔者将以7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接诊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对象,重点分析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包含40例患者,对其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中包含38例患者,对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在临床经过CT或者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首次发病[2];②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3];③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且其家属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的80岁,年龄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63.28±4.98)岁;观察组38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的82岁,年龄最小的41岁,平均年龄(63.12±4.78)岁。脑梗塞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也就是在指导患者服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的基础之上,对其辅以传统按摩治疗,对患者的上下肢进行科学的按摩,增强血液循环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其主要内容有:(1)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用药规划。(2)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发病后48 h之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在生命体征呈平稳状态时,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有所进展,就可以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需要以运动为主,训练的规律经量30 min/次,1次/d,疗程为28 d。其内容有:①体位矫正训练。对患者体位进行合理的调整,如果患者偏瘫有屈肌或者伸肌痉挛模式加以预防和缓解,多取患者侧卧位;②床上活动训练。早期床上活动多是以双手手指较差的自助被动运动,侧位支撑训练,翻身训练和桥式运动;③早期坐位训练。让患者尝试自行坐立并且保持一段时间,从而为其后期站立行走创造条件;④进行床边的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⑤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训练,主要包括进食、穿衣、脱衣等进行训练。(3)按摩治疗。配合穴位按摩对患者进行肢体的放松,以促进其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的恢复。(4)语言训练。部分患者在生病后语言功能缺失,就会直接导致其丧失开口的信心,因此,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引导,让其有开口的信心。

1.3 评价指标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评分方法来对其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0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89%;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或者减少比例不足18%。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低患者的状况越差。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1、表 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8)对照组(n=40)t值 P值45.21±4.98 45.87±4.92 0.507 7 0.613 7 66.32±5.87 50.12±6.98 9.565 6 0.000 0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国民身体素质也在逐年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会使得个体各项机能会逐渐退化,从而诱发一系列病变[4]。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急性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该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局部神经性系统功能缺失等诸多特点[5]。在发病后,患者会存在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诸多改变[6]。根据临床统计发现,脑血管病变患者多是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且致残率与死亡率均相对较高,严重威胁着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因该类疾病死亡的患者数量逐年下降[7]。但是,因此致残的患者数量却相对增加[8]。可以说,有75%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都会致残。这将会给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以及家庭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针对这类患者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将会直接影响着其日后的生活方案。在韩冰妹等[9]相关研究中,对5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另外57例患者施以常规内科药物与常规康复治疗,结果显示,综合康复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8%(55/58),比常规康复治疗组的73.68%(42/57)高;并且,综合康复自知力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8.7±12.5)分,比常规康复治疗组的(54.7±12.4)分高。表明,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此研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比对照组的80.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6.32±5.87)分,和对照组的(50.12±6.9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种理论与李井文的《4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10]。

综上所述,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恢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1]赵玥.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C]//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论文集.北京: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2017:2.

[2]王连堃,冯涛,杨勇,等.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预后影响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200-201.

[3]徐嘉,郑重.采用综合康复模式对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4):2672-2674.

[4]段萍.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72-73.

[5]吴涛,张霞.家庭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171-173.

[6]张红梅.系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疗效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6):68-69.

[7]HM.Sen,F Silan,Y Degirmenci,et al.Effects of Cyp2c19 and P2y12 Gene Polymorphisms on ClinicalResultsof Patients Using Clopidogrel After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Balk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14,17(2):37-41.

[8]李树兴.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2):186-187.

[9]韩冰妹,何霞.脑血管疾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4):135-136.

[10]李井文.4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神经功能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