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友铭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以此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突出富民为本,大力支持农民创新创业,不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积极探索超大城市郊区的乡村振兴举措,全面推进上海乡村振兴。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年初大调研结果显示,上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痛点”相对集中,较普遍存在产品品种过于单一、上市时间相对集中、经营主体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其经营性收入只占年可支配总收入的5%左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新品种、新技术需求旺盛,提升科学种养水平、转变经营管理理念的意愿强烈。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产业,关键靠人才。针对本市农业经营主体的普遍“痛点”和迫切需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依托科技人才、创新平台、技术成果等优势,强化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积极实施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与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开展“手拉手、共成长”新型职业培育活动。该活动是市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的重要内容,旨在畅通政、产、学、研、用的合作通道,促进科技第一生产力与人才第一资源的汇通融合,实现农业科研机构与专业培训机构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农业科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齐心携手,互促共进,合力推动上海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
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以职业农民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三农”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逐步显现。近年来,上海率先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已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098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其发展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对生产中真正管用、能够获益的新品种、新技术需求越来越大。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上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完善,现有的国家四级推广体系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农业科技成果技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存在的诸多物理障碍有待打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对严峻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挑战,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撑,迫切需要建立畅通、快捷、高效的科技转化应用通道,以实现农业科技工作者与一线农业生产者的无缝对接,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畅通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通道,在许多发达国家有很多有益探索,如日本的农协、以色列的合作公社和合作农庄、欧洲国家的经营组织等模式,为我们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市农科院自1960年建院以来,以科技兴农为己任的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带着成果技术活跃在郊区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各个历史阶段为上海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仅2017年,全院就有7项科技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科技成果获中华农业科技奖,26件科技发明专利获得授权,43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鉴定)、省市级审认定。这些科技成果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如何将这一大批成果转化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快速转化为促进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迫切需要具备相应能力的生产经营主体承接辐射,需要顺畅高效的联系合作机制保障助推。
市农科院依托市农广校这一优质培训平台,联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效贯通了产学研用各环节,较好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青年农场主与青年农业科技人员手拉手联系起来,实现了农业科技与经营主体的无缝对接,从而构筑起一种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在这一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的带动下,农业科技人员可以在点对点精准开展农业科技服务过程中零距离感受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科研方向和攻关重点,提高科研成果产出质量和效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以便捷获取自己发展所需的品种、技术和信息,在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过程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科技提升品质,铸就品牌。新型职业农民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真正成长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经营者,必须依靠科技凝练特色,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依靠科技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海市乡村振兴路线图明确提出,今后上海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将占到郊区农业经营主体比例的90%以上,未来上海农业的发展,将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主攻目标。面向上海3000万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作为超大型城市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迎来宝贵机遇和广阔空间。适应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要求,培育在科学素养、经营理念、管理能力等方面与此相适应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实现上海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关键所在。
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必须依靠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农业实用人才支撑。农业科研机构与专业培训机构紧密协作,依靠科技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路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与农科专家的对接交流中,能够便捷获取最新前沿科技成果技术和市场信息,获得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先进条件支撑,在自身职业化成长过程中更加明晰自己的生产经营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断培育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市农科院作为市政府直属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方向,在坚持面向农业科技前沿和区域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坚持面向“三农”建设主战场、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化。坚持需求导向“立地”搞科研,引导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始终是我们科技创新的重要导向。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困境及所思所盼,是我们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
为锤炼提高科研人员的“立地”本领,过去我们一直有“蹲点”的传统,通过选派科技人员到基层单位、科技示范基地扎根学习锻炼,提高掌握生产一线实际情况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通过“手拉手、共成长”联合培育活动,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者借助发达的现代通信手段和信息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全方位“蹲点”。联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架设起了农科大院与田间地头的“直通车”,农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和现实需求能够及时转变为科研的主攻方向和研究内容,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创新优势、市场开拓优势、产业基地优势,成为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的便捷平台。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寅,副市长彭沉雷等市领导在调研市农科院时,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农科院要把满足民众的科技需求作为科研的重要方向,要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实现工作重心和着力点的重大调整,着力补齐成果转化应用难这一短板,提高农业科技供给水平,是市农科院“十三五”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联合培育计划,市农科院将向新型职业农民开放共享创新平台、实验设施等优质科技资源,将各专业研究所与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结对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将联合培育相关课题列入农业科技创新攻坚计划,争取市农委科技兴农项目的支持。同时,市农科院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利用市农科院良好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市农广校共同遴选一批标杆职业农民,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家新型职业农民的互访交流,将“手拉手、共成长”联合培育活动进一步做实、做深、做出成效。
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支撑,助推上海乡村振兴,以科技创新为初心、以科技兴农为使命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责无旁贷。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必将为深化上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上海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