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敏
2018年3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初步实现农村布局相对合理、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到205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其重要,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新矛盾下进行,需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活、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也是其追求的目标,高度重视上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上海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目标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农村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和生态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近年来上海农村生态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6年上海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5520元,较10年前增长了124%,表明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看,上海市该数据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长年保持在95%以上,表明上海市污染企业防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近年来,上海市重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走都市现代绿色发展道路,调整优化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同时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加大对重型污染企业的打击与整改力度,避免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城区发展的影响。
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作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上海市农村农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已分别从5年前的11万吨、5817吨减少为9.2万吨、3913吨,卫生厕所普及率也高达99.1%(2016年底的数据);从资源节约角度看,截至2018年初,上海已建成55.4万户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天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约15万立方米,农村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率达到56%,而早在2015年召开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上,上海就已将目标定为实现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上海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2012年,在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具有中专程度以上占1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高达79.5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具有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上海市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生态知识和传播生态文化,加强对农村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近年来上海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明显上升。加强农民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农民生态建设素养、转变农民及农村基层干部的传统观念,树立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发展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上海市未来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9年上海市出台的《关于本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建立由市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市生态补偿工作联席会议,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形成与生态建设和保护水平相挂钩的考核办法。同时提出要加强对口帮扶工作,鼓励开展城郊结对、街镇结对、村企结对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结对帮扶形式。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上海市严格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绩效考核,地方官员工作思路逐渐从“以GDP论英雄”向“以生态文明建设论英雄”转变,逐步出台《区级政府“十三五”节能降碳考核体系》《上海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实施细则》《上海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监测和统计办法》《上海市区县人民政府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等针对水资源、大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和绩效考评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上海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尽管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农业生态经济建设中产业融合发展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污染物仍大量排放、农民耕地约束趋紧;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农民注重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意识提高仍面临很多挑战;农村制度建设中基层政府作用低下、政策执行偏离等诸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的建设。上海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
构建上海生态经济体系,需要继续推进上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统筹上海农村产业规划,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控制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上海农业产业生态化,要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降低农村废物产生,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建立高效率、低消耗、无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农村产业生态系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上海绿色农业生产水平,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蔬菜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模式,推动上海农村设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推动上海农业生态产业化,需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和生态优先导向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激活市场机制,在上海农村地区合理引入产权制度等排他手段,避免生态“搭便车”问题的出现,推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碳汇林业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做足农业旅游文章等。
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需要唤醒农民的“环境道德”和“生态良知”,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积极发扬农村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加大对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民环境责任意识的培养力度,采取合情、合理、合规民约的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态素养,建立农村赏“善”惩“恶”机制,唤醒农民的生态良知;着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加侧重发挥新乡贤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乡情为纽带,鼓励乡贤道德模范,改变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基层政府和农民,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杜绝生态建设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杜绝基层政府政策执行一刀切的现象,杜绝生态文明建设损害民生的现象。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应该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农村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应该严格执行《上海“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区级政府“十三五”节能降碳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等环保法律法规。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还要求在生态文明的源头保护上要引入农村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有效合理地管制自然资源用途,严格执行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生态文明的损害赔偿中,严格执行上海市出台的《关于本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若干意见》,建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农村生态补偿制度;在生态文明的责任追究制度中,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坚决落实责任人赔偿制度和领导干部追责制,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在生态文明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中,推动《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加快建立并完善上海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制度。
建立和强化上海市农村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等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大对上海市农村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资源环境的风险防控,完善上海市农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制度,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类分级管理;确保财政投入的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地向“三农”倾斜,加大对生态保护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为化解农村环境风险,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做好充足的财政保障;有效防止来自农村养殖业、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工业企业的污染,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水平,促进乡村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