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欣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我国竞技体育群众基础薄弱,学校体育从小学到大学1400多个学时的体育课,80%的学生无运动习惯、体测结果通过率成疑,按国家要求大学阶段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应达到水平五,即半专业水平,基本上不可能达到。在实际工作中的合格标准一再降低,也是广大高校体育教师的无奈之举。面对中国体育和体育教育的现状,再多的竞技体育金牌也遮掩不了全民不会运动的现实。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不断下降的身体素质,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教育环节出现了偏差,造成了生态的失衡,影响社会体育生态并有恶性循环的趋势。
中央 7 号文件指出,导致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2方面: “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国新办《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 ~17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比2002年大幅增加。
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IQ),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量人在其各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情商(EQ),是一种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指数 。在领会到智商、情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后,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指出,动商是指个体运动商数,是个体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运动的能力,是人的运动天赋水平和运动潜能发挥能力,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的综合商数,运动素质、运动心理和身体机能协调融合组成动商。
“动商”理论是对多元智能理论、运动智力理论及哈佛医学院教授瑞迪在论著《运动改造大脑》等理论的升华,并提出的全新概念。动商不仅是表征,更是动态的描述。动商和一个人成材密切相关,并且和情商、智商具有交互作用,可以影响上述2项的发展,动商高的人,情商和智商都不会太差。运动可以促进额叶体积增加,脑神经细胞再生和发育从而促进智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能磨炼人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坚持不懈、善于与他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在团队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对情商的发展有良好的作用。智商和情商高的人,动商可能很低,这一点可以用普遍范围的我国高校学生作为印证。
国内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纷纷将体育作为入学或毕业的考量科目;国外诸如英国伊顿公学、美国春田学院等致力于高品质教育的学校无不把动商作为极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因此。追求三商合一的教育理念才是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应有之意。动商教育理念很好地解释了针对现状我高校体育课程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人们尚未能领会“鱼”重要性之前,是没有办法在不断的“渔”的过程中有实质性的提升。
在我国基础教育保持应试教育,并且在持续保持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小初高体育将继续的、长期的处于现状,这也是由我国当前的总体教育生态环境所决定的。因此,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环节的末端,对把控输出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微观的体育生态环境,学校体育生态的分析与研究,是重塑体育生态平衡的出发点。高校体育生态结构包括生态环境、输入系统、转换过程和输出系统4个方面。只有4个方面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趋势,反之则会出现教育输出结果和教育目标相背离的生态失衡现象。(图1)
高校体育生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宏观的生态环境包括3个层面: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这个动态过程受到环境的制约,如中国北方因为自然气候的原因可以开展冰雪运动,长江中下游流域平原湖泊较多可以更多的开展水上项目,体育生态同样收到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质量维护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校领导的体育观会影响到学校的体育氛围,所在地理位置的社会风气影响到家庭和个人的生活、运动习惯,倘若将体育学科在学校课程建设当中边缘化,对体育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体育生态的失衡也在情理之中。(表1)
图1 教育宏观系统分析模式图(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
表1 高校体育宏观生态环境的划分
输入系统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扶持政策、体育经费占学校总经费支出的比例划分、在编教师招聘、非编、外聘教师聘用、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生源动商等方面。转换过程应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实施途径、教学评价等。输出是指体育教育活动的动态产出的受教育者应具备体育活动参与意识与习惯,体质增强,专项技能提高,形成三商合一的体育观;构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提高体育人文素养,改善社会体育文化氛围。此动态过程周而复始学校体育的产品若不是积极有效的,则会反过头影响整个生态结构,会形成无数个动商缺失的学生、家庭乃至影响社会的体育氛围。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主要分为3个层次。上层生态包括国家省、市、自治区的指导方针政策、体育课程方案与教育目、校领导政策扶持、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中层生态包括教师队伍人文素养、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教师队伍敬业水平、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互补、体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内容方法、教师业务水平的再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考核与评价。基础生态包括生源技术基础、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学生基本体能、体育课程、校外课外体育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生态归宿也分为2个层面包括:提高社会人文素质,构建学校体育文化;培养动商即培养体育活动参与与意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上层生态受环境制约影响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惯性效果,短期内难以撼动,如高考招生政策;而基础生态直接由整个生态结构转换输出所决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层生态就是从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课任教师的角度出发,在此层面来分析影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及其功能,整合、调动、优化教师生态环境因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作用,尽可能地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效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层生态在整个生态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而言是上层生态的执行主体,对下来说是基础生态的实施主导。因此,以教师为依托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是形成高校体育生态良性循环最具有实际操作空间的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在生态环境中具有可塑性最强、活性最高的特点,体育课程要以发展动商为目的作为设计思路把控人成才的全局意识。
从动商教育的视角来看,现有课程体系有重大的局限性。考虑到生源动商后,体育课程的课堂实践往往以“补差”为主,很多该是大学阶段应该教授的技能动作或战术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因学生动商低无法呈现,只是低水平的练习基本功,完成技能的掌握。让本该生动有趣的技战术教学和体质测试的达标练习一样,沦为应试范畴,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怀着兴趣来到课堂,走出课堂后反而不会去主动练习和锻炼,考完试乃至毕业之后大部分人再也不会采用该项目作为健身手段,致使体育课在作为动商教育塑造人的功能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作用。
现有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发展动商的要求。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校代表队业余体育训练作为国家要求的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校在衡量体育教师工作业绩的时候并没有将这些事务放到考察的主要方面,有的学校甚至未能计算工作量,而它恰恰是高校体育工作中的重点。事实上在人的动商发展的生理规律上,高校学子已经过了黄金发展期。高校体育课程面对动商不足的大多数人,更多的应该是补课的状态。额定的课时量应作为一个引导课程,让学生合理地、科学地看待体育,产生自我学习、锻炼的思想和行为,然后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毕竟按照课程安排每周来上体育课,并不是养成了规律锻炼的习惯,在课后能够规律的自主锻炼才是动商得到发展的体现。
在高校体育生态上,应积极优化生态环境,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给予输入端相应的配合,如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方面。转换过程需要体育部门和其他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进。高校体育生态作为一个微观生态,有其整体性,单一因子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会对该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体育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单靠体育部门或者校职能部门都是无法单独完成的。职能部门和体育部门属于基层机构,统筹工作有一定难度,需要校级领导直接主持工作建立沟通渠道,如成立体育委员会、专人专班责任制等来全面布局学校体育生态。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中发[2007]7 号.
[2]国新办. 2015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R].2015,06.
[3]Bar-On R,Tranel D,Denburg N L,et al. Exploring the neurological substrat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ntelligence[J]. Brain,2003(126):1790-1800.
[4]王宗平,张怡. 动商—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支脚[J].体育学刊,2014(4):13-16.
[5]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