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兆森
摘 要: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城市景观行业的发展却尤为滞后。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是城市景观设计却毫无进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没有任何新颖性和创造性,大多数城市景观是生搬硬套西方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进而失去了本土文化特色。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区风土人情等,并符合当代的审美趋势,展现当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以中国传统视觉符号为视角,阐释了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联系,探析加速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的因素与战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城市景观设计;传承
城市景观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实践和积累的建筑产物,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结晶体,也是传递象征不同区域文化和风情的符号。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已经成为城市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结构。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传承和发展,展现中国在国际舞台中求同存异的理念和精神,并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代表了城市的地域风情和色彩,更是对城市文化的认可,表现了一种城市归属感。
一、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一)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概念
符号学是一门衍生于西方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体系,使人类多了一种审视世界的思维模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符号学是针对符号进行研究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符号的定义、符号的性质、符号的特征、符号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及符号对人类发展的意义等。视觉符号是符号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展现具体视觉形象的符号,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符号,其传播途径是经过具体物象——眼球——大脑,通过一系列的反射、成像过程,最终被人类捕获并感知。视觉符号中富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使人类的精神得到升华,并提升了自我的文化和道德素养。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是在历史长河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传承和创新,形成的独具中华民族精神和审美价值的符号艺术。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产生的,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共同产物,相比于国外视觉符号,中国的视觉符号历史更加悠久,意境更加深邃,取材范围更广。
(二)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分类
1000多年前,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就孕育而生,最初的符号是为了方便人类记录、联系和交流,经过长期的发展,符号逐渐成为一种系统的学科,是具有多种结构、表现力、领域和功能的图案。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可分为民俗文化符号、吉祥符号和文字符号,民俗文化符号主要包括代表民间风俗和节日的符号,又可细分为剪纸艺术、太极八卦、戏曲脸谱、十二生肖和龙凤符号等;吉祥符号主要包括宗教类的或取材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代表吉祥的符号,又可细分为如意、方胜、祥云、观音菩萨、福禄寿三星、门神、八仙等;文字符号是一种图形,最早的仓颉造字典故就是源于文字符号的启发,又可细分为文字吉祥符号和印章等。
(三)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特征
1.取材广泛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是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漫长的人生中不断积攒的经验和知识财富,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劳作和交流创作的。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可以从多种物质上寻求创作灵感,能以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大自然中的万千事物作为原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借助多种表现技法简化,进而创设出独具中国特色的视觉符号。中国的传统视觉符号通过总结归纳法、交替法和转化法,打造出符号的整体特点。
2.意境深邃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具有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这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传统哲学思想密不可分。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中国的诗词歌赋,其中都具有深邃而悠远的意境。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因其特有的造型艺术,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立体性,整体与部分之间连接也极其紧密,达到和谐融洽的效果,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使视觉符号所具有的意境更加深远,主次更加分明。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特有的意境和深刻意蕴,能够使人们感受到深层次的精神体验,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到其中的意蕴美、艺术美和哲学思想。
二、中国城市景观特征
(一)传统的历史风貌
在历史风貌上来讲,中国对于历史风貌区采取的是比较苛刻的保护制度,建立了风貌区-风貌街道-优秀历史建筑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其次是对于历史建筑的修复修缮与活化利用的探索,也走在世界前列。从近现代以来,中国都是东亚的经济活跃地区,也是亚洲的经济中心之一,所以中国的城市景观富有都市色彩,但是在都市色彩中又散发着浓烈的历史气息。通过加强对历史风貌和文化古迹的严格保留,加强城市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视觉效果。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具有较高品质且数量众多的宫殿、园林、宗庙及皇陵建筑等文化遗产的国家,在城市景观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二)简约的建筑风貌
在建筑风貌上,中国的城市景观融入了西方建筑学的简约化特征,但是又融入中国的文化特色,具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例如,北京市总体上风貌呈现多元化特征,历史建筑品质很高,具有独立的风貌;老城区内加建、改建及新建建筑修建年代、风格与品质差异较大,风貌不统一;新中心大体形成了现代简约的风貌,但还存有一些标新立异的建筑,在形态、色彩上各领风骚。北京市也是当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展现,因此,北京市的景观设计中融入了更多代表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北京主要体现在前海、后海、景山、天壇、颐和园、圆明园、玉渊潭、城墙遗址等与历史遗存并置的区域,品质特色均有,而且具有独特的历史底蕴;城内较大的公园绿地当属奥森公园,建筑风貌大多数呈现出自然的特点,人工设计痕迹较少。
(三)精致实用的城市空间布局
中国的城市景观在公共空间的布局上,重点体现在街道小品、家具的品质以及建筑前区、界面的设计上。中国城市很少有适合大规模人群集会的纪念性广场,广场多注重景观与休憩设施,成为市民休闲纳凉、社交与文化演艺的重要空间。地下空间开发结合轨道交通,引入风光水绿,高效高品质。二层步行系统的踊跃修建,更加强了各个地块的联系。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城市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商业中心,并且每个商业中心形成了结合轨道交通站点的地下,地面和二层步行系统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人的交通体验较好。每个层级的中心都做了较为充分的城市设计考虑,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协调,高层建筑及城市形象具有标志性与可识别性。每个中心在功能上呈现多样化的特征,综合度较高,交通便利,富有城市色彩。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行业得到高速的发展,但是,一味追求速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城市景观的质量过低,没有任何新意和创造性,仅仅追求形式主义,在景观设计中丢失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无传统文化特征的城市景观是没有深度价值的,是无法满足中国人得到精神需求,使国人越来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城市景观设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是区别于外来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没有新意的模仿复制。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丰富内涵和视觉冲击力的符号,是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1980年之后,学者和艺术家们才开始研究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中国传统符号学的理论。中国传统符号学以西方符号学研究理论为根基,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进而建构而成的。中国传统视觉符号不仅要结合城市景观设计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还有对城市景观设计技法进行微观分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视觉符号要综合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注重城市景观的平面完整度和立体效果,将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象征意义进行适度放大,进而,表现出所要表现的主体内容和特点。将古典元素融入中国的城市色彩中,使极富有现代感的建筑,表现出别样风味并能够相得益彰,与整座城市风貌较为协调。
四、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运用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科学合理地划分出不同功能性的空间区域是至关重要的,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不同的功能区要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惯以及风土风情进行规划。 城市空间布局上大多采用西方建筑学理论,更多地关注形式上的特征,而忘却了要符号本国国情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城市空间布局中应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在具体布局时,北方可以采用中轴对称式的手法,南方可以步移景异的自然布局手法,进而打造出冲击视觉的城市景观。
(二)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建筑中的运用
在设计城市建筑时,可以多加入实体再现的视觉符号,比如浮雕、龙凤、中国画等,通过统视觉符号在建筑物上的搭配、整合,使现代城市景观更具有神韵和意境。在具体应用上,可以解决和模仿具有传统艺术色彩的建筑物和传统手工艺品,使当代中国人体会到独具中国意蕴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可度。
(三)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风情中的运用
在表现城市风情上,应多融入代表当地风俗习性的视觉符号,使传统视觉符号所代表的精神和蕴意能不断传承和发展,提高人们对城市文化和信仰的认可度。代表城市风俗习性的视觉符号包括当地特有文化、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以及独特的宗教信仰等。
五、结语
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加深区域文化的表现强度,使城市景观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哲学思想,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及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使城市空间布局更能合理,具有层次感。在应用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时,也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求真态度,严格按照适度、适宜及因地制宜的原則,进而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源铭.谈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商业视角,2009,(08):57.
[2]张玉培.城市景观特色辨识——乡土文化[J].四川建筑,2005,(10).
[3]廖秋林.后现代主义符号学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5.
[4]周雨婷.北京四合院建筑符号学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