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东
摘要:针对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的主要评价因素和部分次要评价因素,对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所属小学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教育管理部门在价值导向、理性管理、职业认知,各学校在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全区域的社会气氛等方面进行修正,有利于促进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小学教师;评价维度
伴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浪潮,教师教育越来越倡导回归规律,彰显个性。特别是小学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在我国即将展开的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该是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以特色经济区域的小学教师为例,通过调查,对其个性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阻碍小学教师个性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实现小学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研究现状
1.国内外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研究现状
教育家杜威认为,个性不仅是区别和差异,还是“一些在价值上独一无二或不可被取代的东西,一种独特的价值差异。”个性是内在的和理性的东西。心理学家勒温、李皮特和怀特关于儿童心理实验结果显示,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和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方式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个性的不断显现和运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激励过程,使得教育教学结出壮硕的果实,取得巨大成效。国内教育理论界,虽然都强调人的个性及其培养,然而对教师个性的理论研究却是非常薄弱的。我国学者刘文霞在其所著的《个性教育论》一书中对“个性”概念作了较为系统和详尽的论述,并且指出:“教育学对个性的研究不够深入,其定义缺乏自己的学科特色”。
2.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理论研究
教师个性化发展是教师角色与教师本人个性相结合的并在教育活动中显现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的总和。内容上,是教师职业共性和自身个性的统一。层面上,教师个性发展可分为表层显形与深层隐形个性。前者指传道授业的形式,后者指教师严谨、责任心、独立性、创造性等独特个性。对象上,教师个性发展可分为物质和文化个性;前者包括教师的生活习惯等,后者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价值观念和教育思维等。总之,整体上教师个性发展要符合时代性、社会性、职业性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对小学生内心影响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首先是自然含蓄的内化,作用于小学生的心理意识和潜意识。在建立起良性心理基础上,小学生内心自觉自愿接受影响的过程。其次是个性影响的主导性。在教师的教育影响力中,个性影响力与权威影响力相比,个性影响力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它影响与支配着影响力的大小以及发挥的程度,往往比强制性的权威影响力更强、更持久。最后是个性影响的立体化。教师个性的丰富内容从不同渠道、不同角度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且无处不在。
另外,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评价维度,自上世纪就有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评价教师个性化发展的主要维度包含教学目标、职业责任认知度、知识与方法体系完备度、个性教学成熟度。前两者主要是意识层面的整体表现,后两者突出技能层面的整体表现。次要维度包含社会气氛、个性教学选择、整合、沟通、评价和创新等能力的发展。社会气氛主要指对教育环境的影响因素。个性教学选择能力发展主要通过个性教学经验和反思,涉猎专业期刊和书籍,与同事交流合作等途径完成。整合能力的发展是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必经之路。沟通能力的发展是师生互动中提高交换概念、思想和感情质量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具备良性个性发展的教师不仅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者专长教学,而且善于提升自身教学评价能力。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通过对长白山管委会(旅游特色经济区域)教育局所属的小学各年级教师代表和学校有关领导代表的调查和访谈,对该区域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时代、社会、学校对教师的期望、要求和主要问题,从教育学、心理學和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归因分析,找到阻碍小学教师个性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与建议,协助他们实现其个性良性发展,形成个人教育教学魅力。调研方法如下:首先,文献法。通过在图书馆和院资料室查阅有关文献,并借助数字化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中国知网以及“GOOGLE”和“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了解国内外对小学教师的个性发展研究现状及其调研方法,以备参考。其次,问卷法。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所属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编制调查问卷,针对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对相关信息进行严格地整理、统计和分析。再次,访谈法。根据文献结合该区域实际情况,设定指向性访谈提纲,对部分小学管理者(校领导,校长等)进行访谈,针对他们关于小学教师个性发展的认知和建议,进行仔细地整理、分类、分析。
三、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所属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从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的主要维度人手,结合部分次要维度,对本区域小学教师个性发展进行调查。整理结果如下:
首先,教学目标和职业责任认知度是决定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意识表现的主要因素。小学教学目标(应试和素质)、学校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价值导向、理性管理)、教师对职业责任的认知程度的差异是制约教师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导向、个体取向、个性化心理与表现等主要因素。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个性化发展的主观动力和特殊性表现。其中,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各地区教学目标差异越来越小。因此,首要调研的应该是职业责任的认知程度中,教师对个性化发展认知情况与积极性、学校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价值导向、理性管理),这样有利于从教师自身和职业环境寻找并分析实际问题。根据教龄的不同,在该区域10所小学校中分三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别归类整理,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由上表得出,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对个性发展的积极程度最高,但对个性化发展了解不足。这应该是处在职业发展期的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仅仅有兴趣与愿望,认知不足导致的。5~10年教龄的教师,个性化发展认知逐步提升,但职业倦怠感逐增,积极程度减弱。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对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认知程度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教龄越长对于个性化发展方面的认知越深。这与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进行的个性化提升有密切关系。但积极程度又比不上前两者,这应该是职业发展进入倦怠期,且个人风格小成,多有故步自封而至。
在职业责任的认知程度方面,学校对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上,学校措施、表彰和活动不太注重比例分别达45.8%、55.2%和43.5%,占有明显高的比例;比较注重比例分别占34.1%、19.8%和15.4%;非常注重分别占7.4%、13.4%和19.6%;不注重比例为12.7%、11.6%和21.5%。学校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有待提高。这应该是由于校方主观认知和客观实施难度导致的。
其次,知识与方法体系完备度是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基石。个性教学成熟度是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最终综合体现。在小学教师知识与方法体系完备程度方面,教龄在5年以下的,非常完备、比较完备、不太完备和不完备比例分别为5.8%、18.9%、36.8%和38.5%;教龄在5~10年的各项比例为32.1%、29.5%、31.1%和7.3%;10年以上的比例为41.1%、36.8%、16.8%和5.3%。在小学教师个性教学成熟程度方面,教龄在5年以下的,非常成熟、比较成熟、不太成熟和不成熟比例分别为0%、1.3%、49.5%、49.2%;在5.10年的各项比例为2.1%、35.4%、58.3%、4.2%。这里明显看出随着教龄的提高,知识与方法体系完备度非常完备和比较完备的比例越来越高,10年以上的教师知识与方法体系完备程度缺欠比例大幅度降低。这说明大部分教龄长的小学教师在当前对自身个性化发展的认知程度和学校的价值导向与理性管理下能逐渐自觉完备知識与方法体系,形成具有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教学成熟度不同程度地增强。这说明大部分教师个体主观能动性较强,具备良性个性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第三,次要维度也是在态度和能力方面影响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不可轻视的因素。数据显示:随着教龄的增加,社会气氛影响逐渐增加,个性教学选择程度较低,整合和沟通能力逐渐增加。这说明社会气氛因素是影响教师个性化发展的不可绕过的环境因素。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个性教学选择程度最高,而整合与沟通能力相对弱,受社会气氛影响相对小,应该是因为在职业发展期的教师个性保留较多,受环境制约较小,但能力有限所致。教龄增加,能力增强,个性化受制于社会气氛越来越大。
最后,通过访谈了解到:在学校方面,对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良性价值导向和有质量的理性管理差距明显。受社会气氛影响,在推行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大多仍对教师统一管理成为最便利的方式。对教师职业责任认知导向与提升大多仍停留在道德默认情况程度。
四、应对策略
首先,以特色经济区域的教育管理部门可充分联系区域特色,通过各种渠道发挥导向作用,营造良性价值导向,推行不断提高质量的理性管理措施,促进学校提升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引领小学教师提升对个性化发展认知情况与积极性,有利于教师从自身和职业环境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观途径。
其次,各学校发挥各自区域优势,优化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侧重教师知识与方法体系完备度和个性教学成熟度的培养。为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奠定专业能力基石,为教师形成具有个人魅力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提供外部保障。
第三,全区域营造良性的社会气氛,为小学教师拥有宽松的个性教学选择方式,为教师优化整合、良性沟通、有效评价和优质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