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密封也不易

2018-06-21 17:50刘绍义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子监范仲淹科举

刘绍义

试卷密封源于我国唐代。据《隋唐嘉话》记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号,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的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制度。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元朝以后,它叫作“弥封”。明清时期一直沿用此法,直至科举结束。

宋朝时期,曾经有人击登闻鼓,投诉科举评阅试卷不公。后来,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之法。宋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后,开始在殿试中使用糊名法。从此,糊名之法不但成了殿试的定例,还被逐步推行到各级常科考试中,成了古代“高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但是,自从密封试卷实行以来,拥护与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就拿宋朝来说,拥护密封试卷的人有包拯、欧阳修等,反对密封试卷的人有范仲淹、苏颂等,他们各执一词,述说密封试卷的利弊。其实,不管反对的人如何攻击,事实证明,密封试卷是古今“高考”最公平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

两个古人笔记中记载的事例,可以说明密封试卷在“高考”中的必要性。一个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事例,另一个是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的事例。

宋仁宗时期,国子监有个学生叫郑獬,非常有才气,但又非常自负,对国子监选拔考生时把他排在第五名很有意见,十分不平。按照惯例,考试结果公布后,被录取的学生要向国子监的主管官员写信致谢。但是在感谢信中,郑獬不但对自己名列第五牢骚满腹,还把国子监祭酒比作劣等的驽马、挡路的顽石,把自己比作被埋没的千里马和巨鳌。国子监祭酒看后非常生气,从此衔恨在心。

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郑獬通过会试后参加殿试,主考官恰恰又是那位国子监祭酒。这位主考官极力想让郑獬落榜,以报其当年的不逊之仇。当他看到一份试卷文笔极像郑獬的卷子时,立即将其淘汰掉了。但当阅卷完毕拆封以后,他发现那份卷子根本不是郑獬的,而郑獬偏偏中了当年的状元。

另一件就是苏轼意欲录取李廌而未果的事情。李廌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深得苏轼的赏识。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苏轼主持省试时,认定有份卷子是李廌的试卷,就在试卷上大加赞扬,还对同为考官的黄庭坚吹嘘道:“是必吾李廌也。”并将其设法定为了第一名。可等拆号一看,他录取的不是李廌而是章援。就这样,章援成了第一名,李廌却名落孙山。

那么,既然密封试卷对“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蘇颂等人又为什么反对呢?他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高考”试卷密封只看试卷优劣,不看平时德才,这与如今一些人的观点又何等相似呀。但是,正像包拯反驳范仲淹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何况考官未必都能以公心取人,他们“或缘其雅素,或牵手爱憎,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很容易做出不公的事情,要想维护“至公”的“高考”手段,“高考”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国子监范仲淹科举
参观国子监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小小花钱看科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科举文献《唐摭言》词语考释
北京的国子监——元、明、清朝的最高学府
范仲淹教子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