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制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家庭管理的效果评价研究

2018-06-21 01:17:04左燕平
医药前沿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全科高血压

左燕平

(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 四川 乐山 610213)

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重要因素[1],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就能明显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2]。近年来,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次研究对在高血压患者家庭管理中提供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对高血压患者的院外治疗管理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排除不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视听能力存在严重障碍、精神异常、躯体功能存在严重损害、拒绝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随机选取120例患者,使用分层抽样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共60人。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1.5±5.1岁,高血压分级1级患者11例,2级患者13例,3级患者36例,合并症中22例患者患有高脂血症,5例患者患有糖尿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53~70岁,平均年龄62.7±5.3岁,高血压分级1级患者12例,2级患者14例,3级患者34例,20例患者患有高脂血症,4例患者患有糖尿病。两组患者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干预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高血压分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建立随访卡,通过全科医生、公卫医生以及社区护士等组成全科团队,由全科团队按照各自管辖的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家庭医生制模式进行干预,按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心血管病等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情况、并存症等临床情况制定个人健康计划表,对患者介绍说明计划表中各项内容及其意义。对患者家庭进行家庭健康教育,通过社区护士、公卫医生对高血压患者家庭进行入户式健康指导来倡导健康生活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的危险性以及预防控制高血压的知识宣传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微信、预约门诊以及电话等多种形式进行病情变化咨询、就诊以及健康指导,责任制医生按照高血压的危险程度制定个性化、全面的治疗方案,结合中心资源对发生急症、重症等病情变化的患者进行指导,对发生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对高血压患者家庭进行整体健康教育,与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的交流,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发放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普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对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患者定期进行半月、1月、3月、6月一次的高血压评估,通过将高血压患者预约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入户高血压患者家庭,进行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以及健康情况的改变情况、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并通过数据录入的方式对高血压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重点管理。

1.3 观察指标

由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收集相关血压数据,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普及率、家庭医生普及率、家庭医生制度服务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即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普及率与对照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普及率相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的知晓情况与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的知晓情况与满意度相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3.讨论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慢性疾病,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3]。高血压具有相当多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心脏损害、肾损害及脑卒中等,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会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作为慢性病之一,高血压常以家庭治疗为主,但是出于专业防治知识的缺乏以及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的原因,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治疗效果通常较差,无法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院外治疗的规范管理率成了业内关注的热点。

。本次研究发现与使用传统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患者相比,实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高血压防治知识具备更多的了解,对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

综上所述,使用家庭医生制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家庭进行管理,能促进高血压患者家庭与家庭医生之间伙伴关系的建立,还使家庭医生对高血压患者家庭健康进行长期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充分体现家庭医生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作用”。

[1]王莲.家庭医生制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家庭管理的效果评价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7(21).

[2]张占奎.分析某地区实施家庭医生制服务后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6(27).

[3]王甦平,周鑫,龚睿婕,等.家庭医生医护团队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244-246.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全科高血压
家庭医生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09:54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0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14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