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莉
(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隆昌 642150)
手术是治疗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受生理多系统器官退行性改变的影响,老年骨折患者的麻醉风险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目前,临床上在开展下肢骨科手术时多采用椎管内麻醉,由于在盲视状态下操作,因此风险较高。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现报告如下。
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经CT、X线等检查确诊为单侧下肢骨折。在性别组成与年龄方面,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36例、24例,年龄66~88岁,平均(69.12±4.20)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34例、26例,年龄65~81岁,平均(68.95±4.12)岁。ASA分级方面,观察组、对照组Ⅰ~Ⅱ级例数分别为12例、16例;Ⅲ~Ⅳ级例数分别为48例、44例。在合并疾病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的例数分别为26例、22例;合并糖尿病的分别为8例、6例;合并冠心病的分别为24例、28例。在骨折部位方面,观察组、对照组股骨颈骨折的分别为40例、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别为16例、10例;胫腓骨骨折的分别为4例、8例。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常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患者均开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注射液(6~8ml/kg)、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1μg/kg)。
观察组方法:采用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仪(飞利浦CX50型)于L4水平位置横扫,显示L4横突、腰方肌、腰大肌和竖脊肌,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行硬膜外穿刺。进针部位为L4间隙旁开脊柱正中,当进针阻力消失时停止进针,将针芯拔出后开始回抽无脑脊液。及回血时停止,注入0.5%罗哌卡因(20ml)。随后,于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位置穿刺至坐骨神经旁,注入0.5%罗哌卡因(25ml)。
对照组方法:取上侧卧位,通过髂嵴确定L4位置。先行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通过硬膜外穿刺方法,于L4间隙旁开脊柱正中4~5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针尖至L4横突时退出少许,进针方向改为向上倾斜,于横突上缘继续进针0.5~1.0cm,当进针阻力消失时停止进针,将针芯拔出后开始回抽无脑脊液。及回血时停止,注入0.5%罗哌卡因(20ml)。随后,于骶骨角和股骨大转子下方1~2cm连线位置垂直进针,待出现异物感后注入0.5%罗哌卡因(25ml)。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其中,术后疼痛程度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由完全无痛至最严重疼痛,计分0~10分。
麻醉效果评价:(1)优:术中无痛感,肌肉松弛满意;(2)良:手术过程中稍有痛感,肌肉松弛尚可,需追加少量镇痛、镇静药物;(3)差:手术过程中痛感明显,肌肉松弛较差,追加少量镇痛、镇静药物后仍无法继续手术,最终改为全麻。
所得数据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定量数据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以VAS评分比较
可以看出,在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与维持时间以及VA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更优。
两组麻醉效果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在麻醉优良率方面,观察组评价为优、良的例数为60例,优良率100%;对照组评价为优、良的例数为48例,优良率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更优。
与其他患者群体相比,老年患者往往会在多系统器官退行性改变的同时合并多种疾病,因而对于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波动幅度相对较高,手术麻醉的风险性也因此大幅提升。
在临床下肢骨科手术中,一般采用腰丛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等麻醉术式。其中,要从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相对复杂,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椎管内麻醉存在穿刺困难的问题,由于阻滞范围较广,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术式,但由于需要盲操作,因此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提出较高要求,若发生失误,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的后果。超声可对神经、筋膜等组织可清晰显影,所以通过超声引导,麻醉操作人员能够对神经所在位置进行清晰观察,对进针位置、穿刺深度的掌握和调整也会更加精确,这不仅大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而且也能更好的反映出麻醉药物在局部的分部和弥散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和常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结果显示,无论在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方面,还是在术后疼痛程度、麻醉优良率方面,观察组明显更优,且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与常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带来更为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需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不仅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而且术后疼痛程度轻,麻醉效果满意,值得再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1]王文东.B超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的麻醉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06(02):95-95.
[2]郑笛、李钧,等.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17,(07):925-926.
[3]王辉.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08):1527-1529.
[4]杨显洲.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