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治疗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变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8-06-20 09:21昂虎张娴喻卓
中外医疗 2018年7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不良反应心绞痛

昂虎 张娴 喻卓

[摘要]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治療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流变和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随机选取了98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流变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PAR、血浆GMP-140含量以及血流变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MPAR和血浆GMP-140含量分别为(35.19±2.94)%和(18.75±2.31)ng/mL,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治疗心绞痛疾病,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血流变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氯吡格雷;心绞痛;血流变;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3(a)-0001-04

Effect of Clopidogrel on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and Its Effect on Blood Rheology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G Hu1, ZHANG Xian2, YU Zhuo3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ection One,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shui County, Jianshui, Yunnan Province,654300 China; 2.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enghai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Menghai, Yunnan Province,666200 China; 3.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6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nd on the blood rheology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Methods In this study, 98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were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and ticlopidine respectively. Patients clinical outcomes and changes in blood flow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PAR, plasma GMP-140 level and hemorrhe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dexes of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contents of MPAR and plasma GMP-140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35.19 ±2.94)% and (18.75±2.31)ng/mL, respectively, and all clinical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study group was 4.08%,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18.3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52%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77.55%,P<0.05). Conclusion Clopidogrel can effectively treat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reduce the patients blood platelet aggregation function, improve blood rheology, with a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 Clopidogrel; Angina pectoris; Blood rheology; Adverse reactions

心绞痛作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心血管内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造成了机体出现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以及缺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1]。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临床经验表明,其在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基于此,该研究随机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在医院内随机选取了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組各49例。其中,研究组包括男30例,女19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7.36±5.81)岁。对照组包括男29例,女20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6.84±5.3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该研究选取患者的纳入标准为:①在患者知情同意下;②患者均符合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标准;③患者年龄≥40岁。排除标准为:①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过敏者;②血小板计数较低者;③近期有消化道出血、外科手术或脑出血病史者;④严重肝、肾损伤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噻氯匹定(国药准字号H20094082)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号J20130083)进行治疗,150 mg/d,且于药物服用前后分别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率(MPAR)以及血流变指标。

1.3 观察指标

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对其MPAR、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流变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除此之外,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判定标准如下: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生命体征恢复正常;②有效:在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生命体征恢复正常;③无效:患者症状未消失或加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00%。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采用[n(%)]和(x±s)表示,分别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PAR及血浆GMP-140含量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PAR及血浆GMP-140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MPAR及血浆GMP-140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血流变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流变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经验表明,心肌供血的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时引发心绞痛的直接病因,而冠心病则是诱发心绞痛的主要因素。若机体血管当中内的脂肪呈现出不断沉淀的发展趋势,则会导致其形成斑块,若该斑块发生于冠状动脉处,则会到值其出现缩窄,减少了其对于心肌产生的供血功能,形成了冠心病[3]。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和非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以及中段之后的窒息性、闷胀性疼痛,部分还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严重时还将放射至患者的左肩以及左上肢,疼痛时间约为1~5 min,通常不会超过15 min[4-5]。非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主要是指疼痛位于胸骨下段或左心前区以及上腹部,部分患者还将放射至颈部或下颌,疼痛很快消失,或未出现疼痛,仅出现了左前胸不适或发闷,其多见于老年或糖尿病患者[6]。

目前,针对心绞痛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见的药物包括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冠状动脉扩张剂等。氯吡格雷作为一种噻吩砒啶类药物,其具有较高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部分研究学者发现,氯吡格雷必须通过生物转化的方式才能发挥出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但目前尚未分理处可以产生该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7-8]。除了二磷酸腺苷(ADP)外,氯吡格雷还可以有效阻断由于ADP释放所产生的血小板活化扩增,并对其他激动剂所产生的血小板聚集诱导作用产生抑制效果[9-10]。相较于其他药物治疗方法,氯吡格雷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其可以通过对患者血流变指标的改善,以此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1]。

该研究在对两组患者的MPAR和血浆GMP-140含量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数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以及MPAR和血浆GMP-140含量分别为(35.19±2.94)%、(18.75±2.31)ng/mL和(54.23±3.37)%、(21.24±2.69)ng/mL,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说明该研究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变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且研究组的MPAR和血浆GMP-140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相较于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具有更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Cao G等[12]认为,由于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因此造成了血小板的表面活性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血栓素A2的释放,使机体的血管迅速收缩,且血小板聚集,形成了血栓。而在氯吡格雷的作用下,其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此来促进患者的血流状态恢复正常,使血粘稠度降低,并减小了血流阻力,从根本上抑制了血栓的形成,对心肌微循环产生了良好的改善作用。

同时,在针对两组患治疗前后的血流变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以及血浆黏度各项血流变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各项指标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各项血流变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改善心绞痛患者的血流变指标,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氯吡格雷在心绞痛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其可以通过对患者细胞氧运转水平的提升,以此来促进患者心肌功能的有效恢复。刘英等[13]也认为,氯吡格雷在心绞痛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但应当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密切监测。由此可见,氯吡格雷是在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的改变基础上,以此来实现对患者局部心肌微循环功能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的血供功能和心肌功能,减少心肌的损害[14]。

在对氯吡格雷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时,该研究发现氯吡格雷产生的抗栓机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氯吡格雷可以抑制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与钙依赖性纤维蛋白原受体的结合,且可以对血小板膜ADP受体产生拮抗作用,形成对血栓素A2生成的抑制作用;②通过对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的刺激,从而使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浓度进一步增加,最终达到了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该研究还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说明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提高心绞痛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在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时,该研究也发现研究组内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食欲减退和皮疹的不良反应,且经停药后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而对照组内共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分别为3例消化道出血、4例食欲减退以及2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罗伶俐[15]的研究结果一致,其通过对100例心绞痛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说明其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机体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实现对心绞痛疾病的治疗,降低了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使患者的血流变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相较于传统的临床治疗方式,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为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汪言信,章永根.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46-47.

[2] 王猛,曾莉容,张弢,等.中医西结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6,44(1):97-99.

[3] 刘宁,兰青,文书银.雷诺嗪缓释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4):111-113.

[4] Lei K, Emergency D O.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Clopidogrel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2016,19(6):216-217.

[5] 李蓉.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5(6):784-786.

[6] 张兰,路广秀.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药,2016,38(14):2140-2142.

[7] 黄永柱,施泳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7):129-131.

[8] Liu Y. Clinical Effect of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Simvastatin o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J].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2015,12(5):361.

[9] 王小红.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预后[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1):82-85.

[10] 王雪松.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J].北京医学,2015,37(8):812-813.

[11] 梁伟华.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6):743-745.

[12] Cao G, Zhang WX, Hospital SR.Analysisofclopidogrelcombinedwithatorvastatinonsenileunstableanginapectoris[J].JilinMedicalJournal,2015,125(9):620.

[13] 刘英,任志强,张毕奎.氯吡格雷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南药学,2016(5):544-550.

[14] 闫宜亮.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J].贵州医药,2015,39(1):86-88.

[15] 罗伶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12):1803-1805.

(收稿日期:2017-12-02)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不良反应心绞痛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