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卓
2018年既是“飞豹”首飞30周年,也是西飞公司建厂60周年。作为西飞历史上唯一生产过的战术飞机,“飞豹”系列战机,如今已经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战役战术打击的主要力量。
“飞豹”家族分为少量装备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基本型,以及2004年开始大量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A两种。目前中国海军现役的歼轰7均改装了和歼轰7A相同的JL-10AG型多用途脉冲多普勒雷达,并升级火控设备,可以使用“鹰击”83K空舰导弹或外挂伴随式电子战吊舱,对海突防打击性能接近歼轰7A。
随着近年来海上任务比例的升高,中国空军同样增加了歼轰7A使用反舰导弹打击海上目标的训练比重。而通过各类实战化演训任务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空军逐渐认识到,歼轰7A在面对现阶段及未来作战使命时也存在很多不足。根据迅速提升战斗力,并尽可能压缩战斗力生成周期的原则出发,空军对歼轰7A提出了若干项小改意见。
根据这些意见,后续生产的歼轰7A又有了进一步升级,这批飞机被称为歼轰7AⅡ。尽管外观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能够获得新型号,说明其“内功”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歼轰7AⅡ主要对机载火控系统进行了深入改进,其装备的新型雷达和导航/攻击吊舱使得飞行员可以使用更多种类的制导武器,而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显著提升和任务管理概念的引入,减轻了机组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的操作负担。
另外歼轰7AⅡ完善了机载导航系统,还可增挂国产新型伴随式电子战吊舱,提升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突防能力。同时座舱的告警设备也进行了升级,提高了飞机本身的安全性。这批飞机列装部队后,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与同战区空军的歼10B/C、苏-35等新型战机进行了多次协同训练。
在歼轰7AⅡ交付部队后不久,空军多支部队开始换装歼16多用途战斗机。依托歼11的机体,歼16的载荷航程性能比“飞豹”更加出色,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油;同时还有足够的空战机动性,配合以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航电系统和新一代机载武器,能够有效执行夺取制空权-的任务。
虽然在制空作战中,“飞豹”难以为歼16提供多少帮助,但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能够和体系充分通联的歼轰7A(特别是较新的AⅡ型),作为防区外武器发射平台,却能够和歼16形成有效搭配。从技术上说,如果数据链通联畅通,由歼16使用功率巨大的相控阵雷达搜索确认并定位目标,再由“飞豹”根据目标坐标负责对应武器参数的装订和发射,这种对地面固定目标的“A察B打”体系是可以实现的。
这样一来,歼16只需携带少量对地弹药用于突防攻击特定目标,留出挂点携带更多自卫武器,同时指挥作为“炸弹卡车”的“飞豹”高效完成防区外打击任务。这种搭配,有利于发挥歼16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制空作战能力,降低为攻击机群护航的其他战斗机的压力,让“飞豹”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对现有战术飞机机队的利用最大化。
在体系作战层面,“飞豹”和歼16可以搭档使用。但在装备采购层面,由于对地、对空作战性能都明显更加出色,歼16这个“对手”反倒让“飞豹”系列的性能显得不足。所以近年来鲜有更多部队换装“飞豹”的报道,而“飞豹”本身是否会做更深入改进的消息,也是撲朔迷离。
不过空军旺盛的换装需求,客观上也使得沈飞的产能很难再有余力向海军提供歼16。而且随着国产航母开始试航,沈飞还需要生产更多的歼15为之配套,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价格不菲的重型多用途战机的产能问题。那么在歼轰7基本型服役已经20多年后,海军是否会对“飞豹”的改进型感兴趣呢?
作为换代产品,就必然要有比现役一代产品明显高出一筹的本事。长期以来,海军航空兵对“飞豹”的作战任务要求较为简单,特别是在三代战机批量服役、“飞豹”不再需要过多担负防空职责之后,携带空舰导弹掠海突防,对海上目标发起饱和式打击就是“飞豹”最主要的任务。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弹的性能就是影响突击效能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歼轰7A使用的空舰导弹,主要是“鹰击”83K和“鹰击”91这两个系列。前者是类似空射“鱼叉”、“飞鱼”的亚声速反舰导弹,虽然射程尚可、但突防能力有限;后者是采用火箭.冲压动力的超声速反舰/反辐射导弹,突防能力较好,但射程较近、战斗部也偏小,对大型舰船的毁伤能力不足。
解决“飞豹”打大舰的问题,在2015年9·3阅兵上首次公开亮相的“鹰击”12超声速反舰导弹是现阶段比较靠谱的答案。在海航的一批轰6G完成升级之后,“鹰击”12已经随该型轰炸机参加多次演习。其舰射型“鹰击”12A也装备在现代化改装后的俄制现代级驱逐舰136“杭州”舰和国产051B型驱逐舰167“深圳”舰上,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武器。
根据201 6年珠海航展上公开的“鹰击”12A出口型CM-302导弹的数据,“鹰击”12战斗部重量应在250千克以上,作为空射型导弹,射程也远大于300千米(舰射出口型CM-302射程为290千米,更多是由于相关国际法规的限制),飞行速度达3马赫以上,具备很强的突防能力和毁伤能力。
尽管它在同类型反舰导弹中已经算较为紧凑的,其体积和重量还是明显大于“鹰击”83K和“鹰击”91。对于起飞重量70吨以上,且外挂点专门为了携带大型空地导弹/远程巡航导弹设计的轰6平台来说,“鹰击”12并不是什么“超纲”的科目;但想让“鹰击”12和最大起飞重量不到30吨的“飞豹”结合,那可不是简单一挂就完事儿的。
虽然“飞豹”采用上单翼布局,便于在翼下外挂大型武器,其机翼内侧挂点原设计就能通过复合挂架外挂6枚250千克航空炸弹,也不比1枚“鹰击”12轻。但挂载炸弹时,由于其重心几乎就在挂架的正下方(包括挂载“鹰击”83K和“鹰击”91时,也尽可能使导弹重心不远离挂架),挂载也好投放也好,这都属于飞机设计时就考虑到的正常情况,因此飞机并不需要做出什么调整。
但“鹰击”12是没法这样“照方抓药”的,因为它尺寸比其他外挂物大很多,为了避免影响飞机内侧襟翼的正常偏转,导弹就不得不向前伸出一些。可别小看这“一些”,这意味着导弹的重心与挂点之间就有一段距离了,所产生的额外力矩会通过挂架传递到机翼结构上,而这显然不是飞机原始结构设计时考虑到的内容。
再考虑重心和气动的变化,对“飞豹”来说,哪怕是2枚“鹰击”12的挂载与投放,也需要对飞机进行深入改进,才能保证飞行品质不下降(比如说,如果挂弹后的“飞豹”只能当客机飞,这就是飞行品质严重下降),确保飞行安全。而对于改型飞机来说,为了保证改进工作效费比,一般又不会修改气动外形。所以为了满足挂载“鹰击”12的要求,首先需要在结构上做加强,而且需要更加精准灵敏的数字电传飞控介入。
说到在飞机改进中加强结构、并改良数字电传飞控,最近的例子就是苏-35为克服苏-27系列飞机的“跨声速过载陷阱”问题而做出的改进。在苏一35的改进中,结构和飞控改进是在同一个顶层规划下同步开展的,这样做能充分利用两种改进途径的优势互补:有了能控制飞行中过载不超限的飞控,结构重量就有减轻的余地;而适当加强的结构,也能给飞控“兜底”,保证飞行的安全冗余度。
相对高机动指标要求的苏-35,“飞豹”改进的主要目的,应当是为了改善挂载“鹰击”12这类大型外挂物时的飞行品质,并不会强求在提升机动性上做文章,所以在飞行性能方面,更多可能兼顾提升的,主要还是低空飞行操纵的安全^生,因此其改进相对来说也要简单不少。
通过这样的改进,加上类似歼轰7AⅡ的“内功”升级,从性能上说,这种“飞豹”的深入改进型还是能够满足海军航空兵的换装要求的。但由于老“飞豹”的换装总量并不是很大,加上还有轰6等平台可作为“鹰击”12的载机,在海军航空兵朝着舰载化发展的时候,扩充岸基战斗机部队编制的必要性也不足;如果这种改进只能通过量产新机的方式进行,只考虑国内市场的话,恐怕连重开生产线的必要数量都达不到。
遥想30年前,“飞豹”以模型的形式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首次公开,就是以B-7(轰7)这样一个出口型号的名义。后来,“飞豹”更是以FBC-1(FBC意为中国战斗轰炸机)这个多次在航展上亮相的外贸型号而闻名国内外,甚至很多军迷是先知道FBC-1,后知道歼轰7的。虽然该机至今还没有外贸订单,但更多是由于政治、资金等原因而未能成功,不能说明“飞豹”在外贸市场上就毫无吸引力。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笔者以伊朗为例阐述“飞豹”改进型的可能前景。伊朗空军目前的装备结构老旧,战斗机部队以少量的F-14、米格-29这些早期三代战斗机,以及相对较多的F-4、F-5这样的二代机为主。和技术上的落后相比,飞机机龄偏大加上长期遭受封锁而缺乏备件,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则是伊朗空军更加担忧的问题,急需引入新机解决。
然而近几年来,尽管伊朗与俄罗斯正洽谈引进一批苏-30戰机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到现在为止,伊朗也没得到哪怕1架苏-30。仅用制裁尚未完全解除并不能解释这一情况——伊朗核协议刚刚达成不久,之前因制裁而未交付的S-300地空导弹很快就从俄罗斯运到,还被伊朗军队急三火四地拉到阅兵场上展示了,所以伊朗如果决定要引进苏-30,情况显然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刨去其他因素,即使是“减配”的苏-30,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平时维护运行成本,这种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斗机都不是伊朗目前的预算所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就算最后伊朗决心采购,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一旦伊朗与沙特、乃至美国爆发战争,这些价格不菲的苏-30在面对质量上至少不输,数量和体系上还完全压制的对手时,又难以夺取制空权。所以在这样的综合效费比面前,伊朗对采购苏-30至今举棋不定,也是必然的。
但如果伊朗采购一批价格必然比苏-30低廉的“飞豹”,首先该机平时的运行成本和伊朗现有的F-4“鬼怪”这类二代机相当,以其航电系统的多功能特性,和平时期执行空中巡逻警戒任务也完全胜任。而在面对小规模冲突时,该机凭借大载弹量、长航时、以及完善的电子设备,能够在空袭中发挥相当于苏-24、甚至苏-34的作用。即使爆发大战,凭借先进的超声速空舰导弹和合理的战术应用,在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飞豹”也能给对手致命一击。
前文已经介绍,“鹰击”12A的外贸型号就是CM-302。参考同级别的俄制“宝石”超声速反舰导弹(自用型为P-800“缟玛瑙”)的系列化发展,CM-302必然也会有空射型号。而现在能够携带这种目前最先进的外贸空舰导弹的国产外贸军机,只有“飞豹”。对于总体投入成本有限,却需要面面俱到,又面临明确海上威胁的空中力量来说,“飞豹”+CM-302这一进攻性十足的组合,可谓卖点十足。
当然,军贸从来不是简单的各种合理性叠加,以上分析也只是笔者的一人之见。回望三十年前,在那个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军工行业都为经费所困的年代,“飞豹”能够逃过下马的厄运,完成研制定型、装备部队的流程,并改型发展至今,已属不易。尽管已到“而立之年”,但它仍旧有着克敌制胜、决胜疆场的潜力,如果“飞豹”能再创一段外贸佳话,它的故事真就是再传奇也没有了。
责任编辑:陈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