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固定资产中后期管理模式研究

2018-06-17 10:48纪涛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2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固定资产

纪涛

摘要:针对科研院所固定资产中后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管理、维护保养以及大型设备使用率较低等问题,通过建立固定资产占用考核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定置管理、推行TPM设备自主维护机制、建立并运用资产管理系统等多措并举,使设备的使用效率、故障率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科研院所;固定资产;中后期管理

1.引言

传统管理模式中,固定资产管理是单向的、职能化、粗放式、随机型管理模式,没有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统筹管理,没有属于自己的理论及实践体系支撑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后期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设备维修模式基本上属于“坏了再修,不坏不修”的事后维修状态,该方式的缺点是维修紧迫性高、代价大、对科研生产影响大、维修人员疲于奔命、不适用高精尖设备维修要求等。维修力量薄弱,在重购置轻维护的思想影响下,不注重维修队伍的建设和维修经费的投入,维修工作不能及时组织实施,仪器设备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1]。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问题突出。与一般仪器设备相比,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利用率更低,主要原因有:购置缺乏充分论证,盲目购置;服务对象单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能大面积投入科研生产,只针对单一项目课题,项目课题结束后就闲置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技术先进结构复杂,能使用的人员少,加之科研人员流动性强,造成无人能用的局面。

2.针对科研院所的固定资产中后期管理模式研究

固定资产的中后期使用是体现固定资产价值所在,是固定资产管理核心工作,是实现企业效益的原始动力。结合”V”型能力模型探索多种管理手段,实现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的终极目的。

2.1建立固定资产占用考核制度,以制度促资产的有效利用

制定《固定资产的有偿占用制度》,使各部门的资产占用情况与部门的效益相挂钩,各使用部门感受到资产盲目占用带来的压力,抑制盲目投资情况。

加强资产利用率考核,采用计划甘特图、设备利用率考核办法等办法,并纳入各相关部门的季度的KPI管理及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与绩效结果挂钩,有效地推动了试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2.2加强固定资产的定置管理,透明资产占用情况

固定资产的定置管理目的是提高通用设备的利用率,打破因“部门墙”引起的资源不流通情况。具体形式多样,主要包含通用实验室的统一定置管理、通用仪器设备的统管、专业实验室的专项定置管理、专用非标设备的定置管理等形式。

打破部门管理的传统方法,实施通用实验室的统一定置管理[2]。通用实验室的定置管理是指对于可通用的实验室设置不再以部门为主体,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对原来隶属各部门的实验室进行重组、合并,条件成熟的建立通用实验室,由实验室管理员负责统一的日常管理,各部门需要使用实验室或统管设备需事先约定时间由主管部门进行安排统一时间具体使用。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单项帐务、日常维护、使用、维修申报、计量、实验数据统一管理、使用效率统计及新增需求的提出,通过此举实现内部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制定各实验室管理的总体方案、调度管理关系、管理规定及相关处罚规定,使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有了明确的依据、行为准则及不符合规定受到的相应处罚,使实验室的正常使用建立“法律”依据。

2.3推行TPM设备自主维护机制,保持资产性能的长效性

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自主维护活动,是以制造部门为中心的生产线员工的重要活动,是指生产一线员工以主人的身份,对“我的设备、区域”进行保护,维持和管理,实现生产理想状态的活动。自主维护可以说是TPM活动的灵魂所在,它以培养熟悉设备并能够驾驭设备的操作专家为目标,按照教育、训练、实践的反复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3]。

结合AOS设备自主维护活动成立专业的实施推进小组,积极组织并策划试点推进重点设备的分级点检制度,首先加强对管理者及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管理者、操作者的作业标准,其次制定詳细的推行计划及目标,强化执行检查的考核和落实。通过设备自主维护的执行,实现了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的联动,实现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周期维护的结合,做到了设备现场状态和使用记录的可视化,做到设备维护、保养、点检和维修体制为一体,解决设备管理中“三分治、七分养”的问题。

针对老旧的设备加强年度的项修、大修改造计划,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现对设备能力的保持及提升。

2.4建立并运用资产管理系统,为管理提供高效工具支持

设备资产管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复杂程度上来看,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资产密集型的科研院所来说,固定资产管理已不再局限于使用管理的范畴,更应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

资产管理从人工管理走向通过信息化促进管理模式的提升,通过使用信息化,用量化的数据指标及分析结果,为辅助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手段。自2009年以来大力引进设备资产管理系统(EAM),以推进该系统实施为契机,优化改造了资产管理的管理流程,该系统自2010年5月试运行至今已初见成效:全面推行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四统一(统一的资产树管理,技术标准统一,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信息统一,备件材料数据信息统一);达到管理组织三统一(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统一管理,检修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统一组织与配置、绩效考核与管理评价执行统一标准);保证了A类设备受控,全寿命周期费用受控,管理过程受控。故该系统保证了在现有设备管理工作流程框架的前提下,对管理进行优化调整,减少复杂工作环节。

2.5以“V”型能力模型为依据,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的后评价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评价主要包含技术评价、财务评价、影响与可持续评价,任何一项评价必须依据于”V”型模型的初始目标为基本参照[4]。

(1)技术评价体系的解析包括程序和主要内容两部分,重点解析其主要内容。项目投产运营阶段技术评价针对具有批产任务的项目和非批产类项目分别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具有批产任务的项目的投产运营阶段技术评价包括可计量技术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比率、可计量技术指标实现差异率和主要产品相对累计抽样合格率相对水平;对非批产类项目投产运营阶段技术评价包括技术来源及创新评价、设备自主知识产权比例和主要(测试、试验、调试等)作业满意率。

(2)财务评价子体系的解析从程序、主要内容和评定标准三方面展开。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净现值率、项目净现值变化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变化率等指标的解析。

3.取得的成效

创建固定资产的中后期定置管理,通过专业化定置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同时也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分工更加清晰,专业化管理水平已清晰凸显,为科研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广新建试验环境和设备在科研中的应用,建立基于KPI考核的设备利用率的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出设备的试验能力;开展TPM设备自主维护机制,使试验室的设备使用长期化和均衡化,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参考文献

[1]马玉民. 浅谈实验室设备管理[J].中国仪器仪表. 2011(09)

[2]施昌彦. 实验室质量管理[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衡旭文. TPM在TDS企业的管理模式研究 [D]. 天津大学. 2011

[4]康雪. 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研究 [J]. 陕西电力. 2011(06)

(作者单位: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
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探究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作业成本思想核算项目间接费用方法探讨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