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的竞争持续加剧,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做好内部控制,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同时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建筑工程具有周期较长、环境相对复杂的特点,需要做好细化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而现场管理又是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因素,并探寻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及关键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当前,建筑行业的竞争持续加剧,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做好内部控制,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同时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建筑工程具有周期较长、环境相对复杂的特点,需要做好细化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而现场管理又是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因素,并探寻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及关键思路。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现存问题
1.1 施工组织混乱
施工组织是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细分部门,它对于施工指令的执行状况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建筑施工环境及施工程序的复杂性,施工组织混乱问题在各类建筑施工企业中时有出现,这大大阻碍了现场质量管理的效率。例如,由于施工组织混乱而导致材料供应不能及时满足施工要求、返工现象、人员及机械设备配备与施工进度存在落差等现象,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场管理水平。
1.2 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任何建筑工程中,材料问题始终都是中心问题,材料是构成建筑物各项结构的主体基础,如果其质量存在问题那么势必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造成恶劣的影响。当前,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部分施工企业一味攫取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材料的质量控制,为了减少成本投入而选用低价却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或是在操作中“偷工减料”,如人为降低混凝土标号等,都为质量管理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安全落實不到位
安全生产始终是建筑企业施工过程的主要理念,如果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当前的进度水平与长远的建筑质量水平。在实践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应对较为紧张的工期进度,往往过于注重工作速度,而忽略了安全措施与安全意识的推进,甚至出现安全问题为工程进度“让步”的消极状况,这也是造成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4 施工准备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环境极为复杂,且很多施工程度都需要交叉进行,更增加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必须做好充足准备,以把握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脉络。但是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施工准备不足是施工企业的常犯错误,往往是尚未进行严格调研与系统准备就直接开工,如对设计图纸尚未完全熟悉、组织计划不清晰甚至施工工艺严重失控时仍然一味追求工期进度,这都是影响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优化现场质量管理必须攻克的严重问题。
2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完善现场组织管理
完善现场组织管理可以为涉及范围广、程度复杂的现场管理提供扎实的基础,也是其发挥质量控制的主要保障。在施工前,建筑企业应当构建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制度,将各项职责落实到位,避免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消极状况,优化现场组织管理的水平。要以“横向到变,纵向到底”的原则开展管理工作,做好对各项施工过程的完整控制工作,在保证管理范围全覆盖、精准到位的同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提高现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应当统筹考虑经济效益、规范标准、科学合理三大原则,用经济效益的直观指标体现现场管理的直接效果,用规范化的标准Ixia确保各项施工的有序进行,以科学合理的视角处理各项复杂的现场问题,实现这三者结合的组织管理,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现场质量管理水平,即使是对于一些工序交叉、工序复杂、作业部门较多的状况,也能保障现场管理的有序推进。
2.2 提高现场材料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大批量、多种类、复杂程度高的材料应用,这也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在进场前必须严格依照报送验收程序,坚决杜绝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场。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材料供应的中间环节,提高企业在材料供应中的影响地位,减少因材料供应而带来的额外成本投入。在现场管理中,要由专业的材料管理人员对各类材料的使用进行实时化的监督与控制,对于问题材料要及时停止使用,并立刻将其单列出来,避免与其他材料混杂在一起。对于混凝土等大宗材料,为了有效防止材料浪费,应当采用限额供应的原则,对每一批次的材料领取做出严格的记录,对于其中出现的异常用料状况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为了解决好废料问题,可以尝试采用激励性的奖励措施,切实发挥施工部门的创造力,使得减少浪费、优化经济效益的观念深入人心。
2.3 扎实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时现场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预期管理效果的有效保障,为了扎实施工准备工作,就必须把握准备过程的各项重点:其一,优化施工预案编制水平,为现场施工提供清晰明确、科学合理的指导,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材料、人力、机械设备等各项复杂因素的高效调动,减少施工环节衔接不足的状况,针对于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配套以系统的应当方案;其二,做好施工现场平面图的设计工作,并在施工正式开始前与施工现场的各个醒目位置进行安置,为施工过程提供明确参考。必须注意的是,平面图必须遵循全面、系统、清洗的原则,对于各类临时设备、机械设备安装位置、材料存量场地、半成品加工场地、线路走向等基础环节要予以明确标识,同时还要从综合布局的角度出发,兼顾通道位置、指示牌位置等导向环节的标志,提高平面图的导向功能。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施工环节及工序流程进行清晰标识,以保障施工环节的有序推进;其三,优化施工资源的配置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资源种类繁多,要保障现场质量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做好对各类因素的协调控制,切实发挥施工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综合考虑工程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目标结构,做好对几大关键因素的控制空座:要依照材料供应能力与近期工程进度,决定材料储备数量;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决定是否增加计时工的引入;根据施工面状况决定机械设备的配备状况;要正视天气因素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避免因盲目追求工程进度而带来的质量隐患及安全风险。
2.4 落实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始终是现场管理的重点,也是保障施工进程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要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就必须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构建起清晰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并将其与绩效直接挂钩,提高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其二,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做好对各项安全措施的检查工作,并及时给出整改与调整意见,减少因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的意外事件;其三,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实践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与安全控制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建筑企业要想实现理想的施工效果,就必须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综合考虑各项复杂因素的具体影响,重点突破当前现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通过科学化的控制手段与指导策略优化现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新超,周克强,聂永强,李凯歌.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 居舍,(10):151.
[2]贺嘉诚.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 工程技术研究,4(03):138+214.
(作者单位: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