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卍”字灯会承载的文化内涵

2018-06-16 15:09肖永晖
寻根 2018年2期
关键词:永昌彩灯花灯

肖永晖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放烟花、张灯、观灯、赏灯,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流光溢彩的狂欢节。

永昌“卍”字灯源自明朝北京灯艺,当时永昌毛卜喇村的李发仁在北京做小生意,日闲便绘制“卍”字灯艺图谱,用了三年时间,绘成一角带回毛卜喇,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卍”字灯的灯艺制作包括裁剪、书画、灯谜等,灯场的图谱绘制及摆布科学而讲究。“卍”字灯俗已经被国务院列入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传承人为永昌县红山窑乡毛卜喇村的陈永清老先生。

中国人喜爱红色,红色在中国有着美好的象征意义,代表喜庆,还预示着鸿运当头的好兆头。所以,在永昌“卍”字灯制作中常选用艳丽的红色。永昌“卍”字灯俗按灯谱埋栽木杆,横竖各19排,每排19杆,间距一般为2米,呈正方形,杆高2米,共361根。在主场正中竖一主杆,高8.10米,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挂小型花灯,361盏花灯争放异彩。既有吉祥如意的传统宫灯、纱灯,也有精巧灵活的走马灯,还有好看好玩的民间故事灯、三国故事灯,更有形态各异的生肖灯,彩灯的题材内容,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古典名著、历史人物、花鸟虫鱼等。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民众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更是具有强大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是信仰载体和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制作者充分将彩灯工艺的形、色、声、光、动等特征融入其中,制作精细、装饰美观,360个灯象征农历一年360天。

永昌“卍”字灯俗花灯造型基本以四、五、六为体面定数和基数,象征四时、五方、六合,其上装饰则多象征寓意。花灯的题材内容和造型装饰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吉祥文化。据笔者了解,永昌“卍”字灯俗花灯中的人物,多以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为主;花草以栀子、葡萄、杨梅、柿、橘为主;禽虫则以鹿、鹤、鱼、虾、马为主;它的精美奇巧则以琉璃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为主。配以料丝、鱼、彩珠、命角,镂画羊皮、流苏宝带等,品目岁殊,难以枚举。

在布阵时,进、出口正面各扎一道龙门,饰以彩灯,用作屏障,彩门上有八仙灯及灯联,灯联自有讲究,从正月十三到十六各挂一副:彩龙门(八字门)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为上元一品,象征天官赐福,紫微大帝;正月十四为中元二品,象征地官赦罪,清虚大帝;正月十五为三元三品,象征水官解厄,洞阴大帝;正月十六为天下太平,象征百病不生。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每天一字,分别为“荣”“华”“富”“贵”,用360盏花灯组成。灯场对面设12盏生肖灯,寓意观灯者吉祥如意。生肖灯后设置“鳌山”,也叫“灯山”,也用360盏彩灯,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样。其中“鳌山”彩灯在制作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它是一种民间艺术,一盏盏彩灯承载了民众的祈祷。由此,永昌“卍”字灯俗也成为永昌春节民俗活动中既有广泛艺术魅力又有高度造型价值和社会功效的重要内容,1958年、1979年、1991年和2007年各举办了一次,灯会规模较大,场面壮观。而在永昌北海子举办的灯会观灯、猜灯谜、走百病等活动,广受群众的欢迎,民众一边赏灯,一边猜谜,热闹又喜庆,可谓万民同乐,普天同庆。

古诗曾有“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佳句。永昌“卍”字灯俗在布阵时杆与杆之间按图谱用幕布遮蔽,观灯者按特定路线行进,左旋右转,直到出口,很有意趣。闹灯时秧歌队每人手拿一盏1.5米高的花灯,顺道盘舞,热闹非凡。各盏灯的灯艺制作包括裁剪、书画、灯谜等,灯场的图谱绘制及摆布科学而考究。灯阵中的表演题材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水漫金山”“荷花仙子”“孔雀迎春”;民間谐音表意的“莲莲(年年)有鱼”“吉象(祥)如意”“三羊(阳)开泰”;历史故事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民间小曲有“锈荷包”“小姑贤”等。可以说,永昌“卍”字灯俗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意蕴。闹灯期间的社火表演也体现了当地民俗风情,如舞龙、舞狮、舞熊、跑旱船、节子舞等。社火唱腔受地方戏剧的影响较大,演唱风格粗犷豪放,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活动期间将民俗表演、民俗故事融为一体,唱小曲、舞龙狮、踩高跷、扭秧歌等民俗表演使民众找到情感的宣泄口,体验了流传至今的表演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民俗文化是活态文化,需要不断积淀、传承、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传统民间文化受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等的影响,“卍”字灯俗的原生态已面临逐渐消亡的危机。过去,元宵节舞龙狮、赏花灯、看表演的民俗场景已逐渐远离民众的视野。作为金昌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卍”字灯俗也存在缺乏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支撑。因此,保护民俗文化的文化空间就是保护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继续保持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传承。

近年来,永昌县对“卍”字灯俗等“非遗”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了翔实的文字资料,拍摄了专题片,对“卍”字灯俗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了确认,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保护,使“卍”字灯俗得以良好地传承和发展。“卍”字灯俗荟萃了金昌民俗文化的精髓,其审美元素、花灯造型、游玩活动等都表现出强烈的民俗性。它借助五颜六色的彩灯将传统民俗文化以活态的形式保留下来,在传承的基础上将彩灯文化推广传播。深刻理解灯会文化中的民俗性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保护、传播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

永昌“卍”字灯俗在50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中,始终承载着该地区“卍”字灯俗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劳动人民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由于人们对这一特殊民俗项目的陌生与漠然,永昌“卍”字灯俗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笔者认为,要保护和传承永昌“卍”字灯俗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更期待相关部门以及传承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期待,未来永昌“卍”字灯俗能够将民俗文化的精华转化为该地区人们的自觉认识。

猜你喜欢
永昌彩灯花灯
彩灯
书画作品鉴赏
找不同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赏花灯
花灯艺人
挖出来的风波
有多少盏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