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举
“观察与思考”题是重要的主观性试题。此类题比较开放,学生往往把握不住解题要领,失分较多。在教学中,我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一、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第二步回归教材,第三步组织答案。审题,即审材料和设问。审材料要抓住材料的关键,弄清主要内容;审设问要确定题型,明白答题方向。回归教材,即回到教材找到与之相关联的知识点。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层、分点、多角度,有轻重、主次之分。
二、常用的十种做题方法
(1)角度法,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方法。常见的角度有:①国内、国际角度;②国家、社会、个人角度;③法律、道德角度;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可灵活变通);⑤由表及里的角度(它常用于解答归纳类的题)。(2)链接法,即由一个知识点自然想到与之相关联知识点的方法,要求对知识的前后联系必须了然于胸。(3)场景法,即把重心逐个移到问题所涉及的对象(主体、客体、行为等)上,边移边找知识点的方法。(4)分层法,即把关键词或关键词组细分成小层,然后再逐个突破的方法。(5)辩证法,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待问题的方法。(6)小大结合法,即从与材料联系最紧密的里层知识点(小)说起,然后依次向外层知识点(大)推进的方法,是多用于解意義类题的一种方法。(7)前因后果法,即按事物发生的起因和结果的关联性(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来思考问题的方法。(8)聚焦法,即抓住关键词,并用与之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9)思想行动法,即先从思想方面说,再从行动方面说“如何做”的方法。思想上一般用“培养/树立/增强/提高……”,行动上一般说“学习/宣传……”,“与……作斗争”,“从……小事做起”,“为……建言献策”,等等。
三、方法的记忆
一审二回三组织,观思步骤要铭记。审清材料和问题,明白方向题型记。回归教材找联系,多个角度忌单一。变换时空场景析,修饰并列分层医。辩证之法明事理,小大结合看体系。前因后果巧用力,评述聚焦定不移。思想行动是主打,大的目标具体化。看分定点精设计,分层分点多方析。主次先后相排斥,规范精当要牢记。
四、例题剖析
1.例题1。
材料一 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呈井喷状:国产航母下水、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中国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可燃冰稳定试开采60天、中国“慧眼”卫星显神威、“复兴号”首发、国产万吨驱逐舰下水……
材料二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讲。河南省提出要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推进河南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技成果呈井喷状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本题用链接法来做。科技成果呈井喷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思维的过程为:由科技联想到创新、人才和“四个尊重”,由科技方面的成就联想到科技工作者、党的正确领导、综合国力的增强等。
【参考答案】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③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④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请分析我国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的原因。(两个方面即可)
【分析】先用聚焦法找到关键字——智能制造,接着回归教材找到知识点——科技和创新,然后根据原因的类别进一步分析。思维过程为:为什么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因为科技、创新重要(直接原因),因为发展智能制造必要(间接原因),因为发展智能是多方面的需要(间接原因)。
【参考答案】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③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比较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④是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⑤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3)为使河南早日成为先进制造业大省,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分析】对于建议类问题,常用角度法,可从政府、社会、企业、工人角度提建议。思维的过程为:对于政府,可从政策、资金方面考虑;对于社会,可从宣传、教育、社会风气的营造方面考虑;对于企业,可从质量管理和技术突破方面考虑;对于工人,可从责任、敬业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①省委省政府: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企业。②社会:要大力宣传成为先进制造业大省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认识。③企业: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高度重视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一流企业文化理念。④工人:培养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2.例题2。
材料一 目前,我国仍有4000余万人口未脱贫,中国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2017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搬迁340万人。扶贫攻坚压力不减,决心更大。
材料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扶贫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物资,还要注重“志智双扶”,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不断加快扶贫攻坚说明了什么?
【分析】本题属归纳类,可用场景法来做。由“加快扶贫攻坚说明了什么”可联系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理念等。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扶贫中的“志智双扶”,需要采取哪些有效举措?
【分析】本题属于建议类,可用聚焦法回答。先抓住关键字“志”和“智”,然后再围绕这两个关键字找措施即可。
【参考答案】①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移风易俗。②强化农村教育发展,提升农民素质。③开办更多农村书屋,提升村民文化素养。④深入实施文化下乡活动,推进形成更加文明的农村社会风尚。等等。
3.例题3。
材料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既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每个公民的责任。
材料二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可以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正式施行有何意义?
【分析】本题属于意义类,可用分层法来解决。思维过程为:先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进行分层——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然后逐一分析。由“办法”联系到依法治国;由“公众参与”联系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环境保護”,可答其意义,用小大结合法,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美丽中国。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有利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环境。③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⑤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
(3)为了响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分析】本题用思想行动法。思维过程为: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等;行动上,学习、宣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等。
【参考答案】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并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③勇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等。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中考思想品德高效复习方法的研究》[课题编号(2017)—JKGHYB—1024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