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霞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这些意识已变成了人们思想的主流。学习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资料显示,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快, 20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70年代以前为15—20年;70—80年代为5—10年;90年代以后为3—5年。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應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理念,养成自觉学习、完善自我的习惯。而我家也正在悄悄地努力着:
一、明确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有了目标,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所以,在儿子上学之初,我们就商定,以建设学习型家庭为目标,培养催化学习的环境,致力为每个家庭成员提供一个民主、温馨、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家人感受家庭的安全和温暖,不但学会读书,学会学习,而且学会相处,学会沟通,学会分享,培养习惯,塑造人格,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优化环境
目标有了,建一个专用书房便是理所应当的事。特别是今年暑假,为了让读书的环境更加温馨,我们一家三口便开始在家具店里来回穿梭。现在,再看我们的书房:墙壁洁白无瑕,崭新的书桌和新书,新接的网线四通八达……在这样的环境里,空闲时,一家人,齐读书,怎不是一种享受?
三、快乐阅读
环境好了,读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为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全家也商定了以下几条要求:
1、亲子共读,家长首先起表率作用。如不边看报纸边吃饭,不边看电视边读书。不在太亮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学习时保持安静,不影响别人等。我们要求孩子也这么做,做得好,表扬;做不好,批评,决不迁就。试想,若家长在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去学习,就算他坐在了书桌前,他怎么能专心读书呢?
2、定时阅读。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主要时间安排在晚饭以后。阅读时,自己看自己喜欢的书,观看一段时间后,可以讨论自己读到的内容,其中往往以孩子的询问为主。我们鼓励孩子的发言。如果谁的话能引起共鸣,或教人感动,我们会大方地给予肯定与赞美,如果觉得某段文字发人深省,就会互相推荐,或者大声地朗读,与大家共享。我们注意营造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氛围,让大家体验学习的乐趣。
3、定期淘书。为了更新阅读内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每隔一到两个月,我们会带孩子到书市去淘书。孩子往往会高兴的蹦蹦跳跳,在书摊前跑来跑去,等选好了自己的书,回到家便会急不可待的看起来。那认真劲儿,也是我们的一个榜样了。现在,我家藏书超过500册,每年为儿子订阅报纸杂志就有3、4份。每个家庭成员在家里随时都能找到合适自己阅读的书刊了。
4、劳逸结合。学习之余,我们全家人会一起看电视、听音乐、做游戏、下围棋、外出旅游等,劳逸结合。既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
特别是外出旅游,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记得曾带儿子去玉黛湖游玩过。游玩时,孩子很兴奋,见到狮子、老虎、槐树、湖水都问个不停,也见识了许多游乐项目,大大的增长了见识,这或许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5、培养孩子好的读书习惯,在奖惩和规矩方面就要泾渭分明,不要太多的迁就,将读书和做人以及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我们与孩子商定何时回家、按时关电视、几点做功课、何时睡觉、起床、上什么网、玩什么游戏、玩多长时间,必要时我们会加以监督和限制,有损健康的活动决不迁就。
四、成长日记
有时,我们全家都写日记。对我们成人来说,这也许是一种反思;对儿子来说,这是一种成长。每天,我们都喜欢与儿子交流一下当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说到有趣时,我们就会让孩子多说一遍,说通顺了,鼓励他记下来,作为他童年的回忆。而这些资料,不也正是日后他的知识源泉吗?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四溢的书香令人沉醉,就让我们见了面,互相打个招呼吧:“今天,你读了吗?”
“今天,你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