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春,李瑞玲,陈月华,王勇敢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发病急促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存在明显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现象[1],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全国每年因该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2]。 自尊(self-esteem),即自我尊重,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有研究表明,自尊水平能显著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安全感[3]。该研究旨在调查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自尊现况,整体评价脑卒中患者自尊水平,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和科学的干预措施。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我国1995年脑血管疾病治疗和研究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诊断标准[4]。(2)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3)年龄≥18周岁。(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排除因脑卒中后遗症造成的失语、昏迷、不能进行语言交流者。(2)因其他感官功能障碍、语言表达、精神和认知障碍而导致无法完成检查的患者。(3)因疾病原因导致无法连续完成调查的患者。
1.1.3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开封市三所三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2016年9月—2017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者与被调查者采用一对一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的方法,共计发放问卷187份,回收187份,剔除无效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6.3%。
1.2 研究工具 (1)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资料,共计19个条目。(2)Rosenberg 自尊量表[6](self-esteem scale,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SES中文版具有较满意的信效度[6,7]。 分四级评分,1 表示非常符合,2 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3)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8]。该量表已经多个国家和地区信效度检验,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良好的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该量表共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四个维度,26 个条目组成。(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9]。是肖水源等编制的,问卷共14个条目,包含客观支持(SSO)、主观支持(SSS)和对支持的利用度(SSU)三个维度。(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该表包括焦虑和抑郁2个亚量表。
1.3 统计学方法 所获得数据采用Excel表双人核对录入,利用SPSS 17.0数据分析软件,检验水准为α=0.05。计数资料用个数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表示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F检验等。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疾病学资料 该研究共调查了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80例。其中男108例,女 72例;年龄 18~44岁者 12例,45~59岁者78例,60岁以上90例;从事农业者102例,非农业者78例;已婚150例,离异和丧偶24例,未婚6例;文盲18例,小学54例,初中42例,高中36例,大学及以上为30例;月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66例,2000~5000元 102例,5001以上为 12例;从不吸烟者132例,偶尔吸烟30例,已戒者18例;从不饮酒者114例,偶尔饮酒为42例,已戒者24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包括首发缺血性脑卒中90例,复发90例;处于急性期的36例,恢复期的60例,后遗症期的84例;有伴随疾病的36例,无伴随疾病的144例;患病后存在残疾的120例,无残疾的60例;患病后经常锻炼114例,偶尔锻炼和不锻炼的66例;患病后生活能力无须依赖的54例,轻度依赖48例,中度依赖48例,重度依赖30例。
2.2 脑卒中住院患者自尊得分、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得分、生活质量心理领域得分、生活质量社会领域得分、生活质量环境领域得分、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与全国常模[8,11]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得分、抑郁得分与中间值9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4。
表1 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自尊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n=180)
表2 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n=180)
表3 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以及各个领域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n=180)
表4 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与中间值比较(n=180)
2.3 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自尊影响因素分析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尊得分水平作为因变量,具有影响意义因素如:月平均收入水平、费用的支付方式、疾病是首发还是复发、患病后是否存在残疾、生活自理能力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F=69.853,P<0.001;R2=0.544,调整后 R2=0.536。 影响因素为生活质量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支持。见表5。
表5 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自尊水平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n=180)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的新发脑卒中病例,年脑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 万人口[12]。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3]。 2004年—2005年期间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此外卒中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首要原因[14]。调查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在2000年的经济负担为126亿~196亿元。该次调查过程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自尊得分为 23.9±4.08,处于低等自尊水平,这与黄胜昌等[15]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患者患病后处于应激状态,对生活表现出消极态度,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无法适应患者这一角色,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最终导致预后不良,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形成低自尊,自卑,抑郁、焦虑这一恶性循环。自尊影响焦虑水平,自尊高的患者焦虑水平相对较低,与李旭等[16]学者观点相同。通过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能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加速疾病的康复,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的进步。
该研究调查发现自尊的影响因素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自尊状态越好越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促使其积极参与治疗与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得躯体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提高,最终回归社会和家庭,进而提高其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决定自尊水平的高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能表现出较高的自尊水平,对自尊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自理能力水平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对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有预测作用。
护理工作者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治疗,对患者的心理因素更要关注,加强心理水平的监督,加强心理教育,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对心理教育的同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不仅要重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更要关注患者自身形象的改变,关注自尊水平的影响,加强自尊教育,于治疗前后、出院前后进行自尊评分,帮助患者做好回归社会的准备,积极适应角色的转变,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 JONESSP,JENKINSON AJ,LEATHLEY MJ,et al.Stroke knowledge and awareness: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evidence[J].Age Ageing,2010,39(1):11-22.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J]. 中国卒中杂志,2015,10(6):499-507.
[3]曾伟楠,马泽威,王文娜,等.自尊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491-1494.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 ROSENBERG M.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3(2):1780-1790.
[6]王萍,王成江.自尊量表信度效度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1998(4):31-32.
[7]申自力,蔡太生.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条目的处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9):661-663.
[8] LIAO J,BRUNNER EJ.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measure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older adults:does chronic disease status matter?[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16,25(1):153-164.
[9] SARITY D,KLASSEN KM.HealthMap:a cluster randomised trial of interactive health plans and self-management support to prev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eople with HIV[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6,16(1):114.
[10]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50-151.
[11]王为民,鲍文卿.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5(3B):20-22.
[12]中国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 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1):68-74.
[1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6[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6):521-530.
[14]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15]黄胜昌,王海琴.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自尊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2013,22(9):828-829.
[16]李旭,郑雪,王永红.成人依恋对特质焦虑的影响:自尊和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8-12.
[17]戴宏平.尊严疗法对肝癌患者自尊相关压力和希望水平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1,26(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