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2018-06-15 07:43娄学明杨柳萍杨金春王燕龚敏舒余飞李丽萍黄逍王运宏
中外医疗 2018年10期
关键词:通率阿替普溶栓

娄学明,杨柳萍,杨金春,王燕,龚敏,舒余飞,李丽萍,黄逍,王运宏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 6522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血供有所减少或者出现终止现象,使得心肌出现较为严重的缺血表现,从而引发心肌坏死的一种急症,此病的患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此病为突发疾病[1-2]。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中方便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该院急诊科收治,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54.6±6.3)岁;同时选取住院部心内科病房静脉溶栓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 42岁,平均年龄(55.7±5.2)岁。此外两组患者并未发现存在溶栓禁忌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的知情同意书。

1.2 药品来源

注射用阿替普酶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10052,2011-06-20)。

1.3 给药方法

阿替普酶(rt-PA):将15 mgr t-PA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而后在30 min内静脉滴注药物,药物剂量为50 mg,而后在1 h内静脉滴注药物,药物剂量为35 mg,共用药物剂量为100 mg,持续滴注用时为90 min。

1.4 冠状动脉再通评估

①胸痛开始直至溶栓后在2 h内症状缓解或者症状不见;②心电图ST段抬升较为显著的导联在溶栓2 h内出现回降表现,和溶栓之前相比较而言,降低比例在50%以上;③从溶栓开始后2 h内患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表现;④血清酶峰值CK在16 h内出现,CK-MB在14 h内产生。如果患者符合以上2条标准或以上为再通,如果只符合①或者③不为再通。

1.5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胸痛到溶栓所需时间、血管再通率、治疗4周后死亡例数。

1.6 统计方法

研究中涉及数据在进行整理和计算时均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所需时间发现,急诊观察组患者360 min内溶栓及血管再通33例,血管再通率为82.5%,而心内科病房对照组患者360 min内溶栓及血管再通仅19例,血管再通率为4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2.5%(1例),而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7.5%(3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溶栓时间、血管再通率、4周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AMI起病急,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危急症,形成的红色血栓对溶栓剂敏感,新再灌注治疗方法可以对血栓进行相应的溶解,并且对血管疏通起到促进作用,将心肌坏死现象予以减少,有助于缺血心肌功能的恢复,使得血管容易再通,此方法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以最大限度将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对其预后进行改善,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3]。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和持续性缺氧缺血表现而引发的心肌坏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常见此病,因此部分诱因会损伤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使其出现破裂现象,血中血小板在已经破裂的斑块呈现聚集表现,从而产生血栓,进而产生阻塞冠状动脉管腔,致使心肌出现缺血缺氧表现,从而产生坏死。而产生AMI的主要关键作用为血小板自身出现的活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和血栓,对于无急诊PCI治疗条件或者溶栓治疗无禁忌的患者而言,静脉溶栓则治疗AMI的有效手段。临床研究证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后能够快速开通梗死的血管,进而将缺氧状态予以改善,但近期临床研究则显示,此治疗方法在炎性反应下能够提升手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比例,无良好的预后[4-6]。

AMI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尽早开始再灌注治疗,重点是缩短患者就诊延误的时间和院前检查、处理、转运所需的时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中的治疗指南和诊断内容明确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送往医院急诊室之后,医生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病情诊断,并予以再灌注治疗,应在30 min内开始溶栓[7-8]。

该研究通过对急诊心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治疗结果发现,急诊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47.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死亡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叶自力等[9]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治疗组血管再通率80.00%高于参照组的73.33%。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所需时间、血管再通率以及4周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普通心内科患者。急诊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比普通心内科病房溶栓治疗的时间提前,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机,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其治疗的成功率也越高。就目前而言,可证明AMI有效的手段为早期溶栓治疗,传统溶栓剂为第一代尿激酶,因为尿激酶自身差异性较大,不单单可对患者体中的纤维蛋白进行溶解,同样可将患者血浆中的纤维酶原进行激活,从而产生全身出血表现,进而引发严重并发症,降低了临床疗效,为此临床中需要减少此药物的使用。临床研究证实,AMI患者早期治疗的有效药物为阿替普酶,此药物可经过赖氨酸并和体中的纤维蛋白进行相互结合,从而有选择性的激活纤维蛋白纤溶酶原,继而成为纤溶酶,此外纤溶酶可将纤维蛋白凝胶进行降解。人体中的凝血以及纤溶系统具有相互依赖关系,当机体出现凝血反应后会在同一时间将纤溶系统激活,移除多余的血栓。对于纤溶酶原来说,阿替普酶对其选择性具有激活效果,可再通阻塞动脉。

综上所述,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法更具优势,可缩短溶栓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1]辛政伟.急诊ICU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4(6):211-212.

[2]施增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ICU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维吾尔医药:上半月,2013(4):89-90.

[3]邹勇.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应用阿替普酶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2):67-68.

[4]张庆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56-157.

[5]于亚男,马洪滨,孙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190.

[6]武希梅.急诊应用阿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7(6):214-216.

[7]张艳红,余红梅,张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静脉溶栓临床分析探索[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1):243.

[8]李佑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28(a01):131.

[9]叶自力,余名华.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9):38-39.

猜你喜欢
通率阿替普溶栓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后再通的研究现状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