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维柯
成语“夭桃秾李”,从结构上看属于并列短语,意为绚丽茂盛的桃花和艳丽繁盛的李花;从修辞学上看,这里是比喻,意为像绚丽茂盛的桃花和艳丽繁盛的李花一样貌美的年轻人,多为婚礼、庆典上的颂词。后来,人们也把文辞艳丽而内容缺乏风骨的文艺作品说成夭桃秾李。
古人对年龄表达极为含蓄,有时就用花来表示。比如,女孩子到了十三四岁,称之为“豆蔻之年”(唐杜牧在《赠别》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到了二十岁左右,称之为“桃李之年”(桃之夭夭,秾秾桃李,人最年轻貌美之时);到了二十三四岁,称之为“花信之年”(开花的信息,到了花期,指女子成年)。看来,花朵在人们心目中真的是娇美的象征。
对成语的理解,是近年来高考、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必考题。在考查中,就有命题人拿“夭桃秾李”来迷惑考生,这里我们不妨列举几例:①春光明媚,大江南北一片夭桃秾李。②田教授从教40余年,培养出数不尽的夭桃秾李。③暴风雨过后,果园里一片狼藉,夭桃秾李数不胜数。很明显,这三句都误用了成语“夭桃秾李”。句①将夭桃秾李误以为是桃李长得郁郁葱葱。句②将夭桃秾李误以为是指优秀学生。句③将夭桃秾李误以为是桃李的残枝败叶。而唯有知道“夭桃秾李”这一成语来源和用法的同学才能准确答出。
参加婚礼,见新郎新娘容貌美丽,一连串的赞叹之词不由脱口而出。然而,试想我们几千年前的远古先民们倘若面对这对新人又该是一番怎样的慨叹呢?
《诗经·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民歌,原詩歌如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歌谣的大意是:如桃花般美丽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嫁过去)定能使家庭和顺又美满;茂盛的桃树果实累累,这位姑娘要出嫁,(嫁过去)定能使家室和顺又美满;繁茂的叶儿盛,这位姑娘要出嫁,(嫁过去)定能使家人和顺又美满。这是一首出嫁时的祝词,也是一曲誉美新娘的赞歌。看来,古人习惯于用桃花来比喻美貌少女。
这里还有一首《诗经·周南·何彼秾矣》的诗,虽然学者们大都认为是讥刺王姬出嫁车服奢侈,但其中描写新人姿态姣好的生动句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诗有句如下:“何彼秾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歌谣的大意是:怎么如此地浓艳漂亮?像盛开的棠棣花一样。为何没有肃雍的气象?这是王姬出嫁的车辆。怎么如此地浓艳漂亮?像桃李花开一样芬芳。
由此可见,以花喻人至少也有三千年历史,远古先民们习惯于把年少貌美之人比喻成“夭夭桃花”“秾秾桃李”,特别是到了少男少女婚嫁吉辰良日,人们睹新人芳颜而颂美词,这“夭桃秾李”也就应运而生了。
意林12+201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