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梅 李海燕 马欲晓
(济南大学医院 ,济南 250022)
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体检,可以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谱的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促进健康。本文就某高校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校教职工易患疾病的构成和发病危险因素,为维护和促进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选取某高校2017年3月2日至2018年2月2日参检的教职工,共2325人,其中男性1117人(48.04%),女性1208人(51.96%),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2.00±25.50)岁。
所有参检教工均采用校医院设定的体检套餐进行。体检项目包括腹部B超、血生化(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等。运用东芝Qosmio F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测定。
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及其他国家现行标准。
利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
2325名参与体检教工中,男性1117人,女性1208人,检出率较高的疾病依次为:血脂异常〔TC增高1157人(49.74%),LDL增高936人(40.24%),TG增高613人(26.35%)〕、超重及肥胖989人(42.54%)、脂肪肝630人(27.10%)、高血压426人(18.36%)、高血糖336人(14.45%)。
体检结果显示,血清总胆固醇增高、LDL偏高、超重及肥胖、TG增高、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41~60岁阶段,血清总胆固醇、血TC、LDL、超重及肥胖、TG均明显增高;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呈高检出,而60岁以后高发情况相对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职工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检出情况比较(n,%)
表2 不同年龄组职工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检出情况比较(n,%)
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3]。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与高脂血症均密切相关。以低密度脂蛋白C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因此,血脂管理已成为防治ASCVD的主要策略[4]。
本文结果显示,参检的2325名教职工中,高发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相关研究水平,尤其是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其他血脂异常检出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患病男性均高于女性,与吴正[5]报道一致。此次体验结果还显示,异常检出率结果前3位的为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超重与肥胖,这与刘广勤[6]文献报道一致,并且这3种疾病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7],它们在40岁以上发病率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该年龄段事业正处于高峰期,多数是学校的业务骨干,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男性的社会和家庭责任要重于女性,甚或来自教学、科研、职称晋升等各方面的压力更为沉重。长期持续高强度教学科研工作,加之熬夜、抽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缺乏锻炼的机会,自我防范疾病的意识不强等,从而导致血脂异常出现的概率加大。女性职工的生活方式相对健康,60岁以后各方面压力大大减轻,锻炼机会相对增多,高发疾病逐渐减少。
综上所述,该校教职工的心脑血管等慢病发生的危险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其血脂异常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
对于40岁以上者肥胖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应酬者、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者;都属高发人群,建议每年应检查一次血脂。
对40岁以上教职工,加强对高血脂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其对高血脂症认知度及与多种疾病高相关性的知晓率,促进其不良生活方式的转变,戒烟、控酒,注重劳逸结合,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高脂血症的饮食原则是“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对高发期人群,应提倡均衡饮食。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
倡导每周3~4次快走、慢跑40min等有氧运动。据有关研究表明,在运动作用下,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3],血脂管理已成为防治ASCVD的主要策略,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8]。
当通过以上措施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时,就必须用药物治疗。调脂治疗最根本的目的是预防延缓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目前主要采用辛伐他汀和依折麦布的复方制剂,其中辛伐他汀对抑制胆固醇在肝脏的合成具有积极作用,而依折麦布则可以有效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9]。近来认为高密度脂蛋白小于1mmol/L的病人,尽管低密度脂蛋白不高,也应列为要进行治疗的目标[10]。
结合该校2325名参加体检的教职工查体结果,提示该校教职工的血脂异常占比较高不容忽视,且与之相关疾病(脂肪肝、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在40岁以上尤其男性教职工中多发,故应对血脂异常教职工尤其是40岁以上、超重、肥胖的男教职工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干预。这对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健康,保证高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编委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3.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营养学报,2004,26(1):1-4.
[3] 李正宏.浅谈高血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对高脂血症的防治[J].医药前沿,2013(12):220-221.DOI:10.3969/j.issn.2095-1752.2013.12.242.
[4] 韩婕,叶平.对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新认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2):99-101.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7.02.005.
[5] 吴正.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职工2009-2011年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1-132.
[6] 刘广勤,金春明,杨美荣.某机关单位231名公职人员血脂体检结果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420-4421.
[7] 徐怀新,张长缨.某高校教职工血压、血糖、血脂体检结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2):29-31.
[8] 黄庆华,劳卫民,罗健斌.中老年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 (4):557-558.
[9] 陈少萍.新型调脂药物依折麦布的临床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4,14(4):312-322.
[10] 牛津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2):286-289.DOI:10.3969/j.issn.1004-3934.2013.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