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习作

2018-06-14 10:38秦明哲
文学教育 2018年17期

秦明哲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火车开了,一群人挤上车……其实,站一路也是一种历练。”田老师的这番话引起诸多人的共鸣,人们纷纷点赞叫好。但,深思之后,我持相反态度与观点。

首先,就火车票等级来说,“清华北大的是软卧,本科的是硬卧,专科的是硬座……成教的在厕所挤着。”众所周知,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古有良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诫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就会受到好的影响,反之亦然,强调客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孟母三迁”的故事讲得也就是这个理。因此,在软卧中的清华、北大学子们,所结识的也都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他们在舒适优雅、学术氛围浓厚的地环境中学习成长。相反,在厕所挤着的成教学生,他们在恶劣甚至有些污浊的环境中生活,想要“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实属不易。

再者,田老师说:“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做什么。”意为老板招工时不看文凭的高低,只看工作的能力。的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靠应试所取得的文凭似乎并不重要。工作能力强,做事灵活机动看起来更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同学是拥有其特殊的能力——勤奋、钻研。当代书画家范曾有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由此可知,“学霸”们拥有的勤奋、钻研能力,足以弥补他们在动手、抑或是与人交往方面的不足。哈佛毕业的高材生、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并不擅长与他人交流,但丰富的学识和勤奋钻研的精神使他创办了Facebook,“脸谱”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由此观之,“你会干什么”这个强调工作能力的要求,也不足以成为“学霸”们求职路上的绊脚石。

在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年”的时代,我们又依靠什么在数以百万计的求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呢?工作能力的强弱需要长时间的检验和反复证明,而此时一张薄薄的高校文凭却足矣。它不仅仅代表那所优秀的学校,更代表你曾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它代表你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踏实的学习态度;它代表你曾拥有雄厚的师资、你曾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你拥有同样是高材生的同学……这都是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大学生活的锤炼,使你拥有更高的眼界与更宽广的胸怀。正如布莱克所说:“生活的地平线,是随着心灵的开阔,而变得宽广的。”

苏东坡曾在《稼说》中有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把握当下的时机,认真踏实的学习。渊博的知识与良好的习惯,经过时间的发酵,终将助你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我爱你,古城襄州

漫步来到襄州城的河堤,这里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林毓秀,我不禁陶醉于其中。

我的家乡襄州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邻枣阳,西接河口、谷城、南与襄城区隔江相望,北与河南省的邓州、唐河毗邻接壤。2010年,国务院批准同意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襄州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我为生长在古城襄州,而倍感骄傲与自豪!

我爱襄州的自然风貌和风调雨顺。我的家乡襄州区距省会武汉市347公里,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气候优兼南北,四季分明,降水适中,雨热同季。

我也爱这里的灿烂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我的家乡襄州区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唐代诗人孟浩然曾隐居在襄东鹿门山中,人称孟襄阳。鹿门寺山川秀丽,泉水清甜,皮日休也相继隐居于此,山上有孟浩然归隐处和皮日休书屋,唐以后有“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1992年被定位国家森林公园。喜爱诗歌的人,对襄州当然不会陌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经典绝句,吟诵于此。王维在游历襄阳后,也欣然写下了“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千古绝唱。翻开襄州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唐代襄州诗人张继,当年羁旅江南水乡,思念襄州之情油然而生,奋笔抒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佳句。

我的家乡还是革命的胜地。1921年和1923年,革命先烈萧楚女先后两次到襄州传播马列主义,宣传新文化,这使得盛大的革命火种在襄州薪火相传。

不仅如此,我更爱这里浓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喜欢读金庸的人,对襄州不会陌生。从郭靖、黄蓉到杨过、小龙女,一个个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发生。瞧,东晋时著名的史学家习凿齿才高八斗;北齐时的“昭明太子”萧统名垂千古;南朝时的高僧慧达神翼超群;唐朝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放归襄阳,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的先河。

襄州城不仅人才辈出、历史悠久,而且处处充满着敢为人先的时代气息。“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襄州自古就是商贾之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中国魅力城市颁奖词的寥寥数语道出了古城襄州特有的神韵。

而今,当你漫步襄州城河堤、泛舟护城河畔,千年的文化积淀让你感受到襄州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当你穿梭邓城大道尽享十里繁华时,现代化的气息会让你领略到魅力四射的襄州城,正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近年来,襄州城市建设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高潮。如今的襄州城,已由往日的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魅力之都。

作为一名襄州公民,我应该拿什么来回报家乡呢?我是一名朝气蓬勃的高中生,更是一名肩负使命与责任的青年团员,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襄州的跨越发展做贡献,让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燃烧!我要用新时代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襄州的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清晨,从美梦醒来,鸟语花香,晨练的人们欢歌笑语;傍晚,倚窗而立,灯火阑珊,一派祥和安宁。整个襄州,楼宇鳞次栉比,桥梁跨越南北,社区绿化美丽,学校书声琅琅,襄州城到处一片繁荣和谐的盛况。我已经完全陶醉于其中了……

在地铁中与圣人对话

冯骥才曾感叹道:人类一半的智慧都被遗忘在旧书里了。然而最近一则丢书大战的活动重新将书带入了人们的视线,无论是推动阅读的目的还是其地铁丢书的方式,都是令人称快了的豪举!

高尔基有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此语道出了阅读对人们精神升华的重要性。然而“地铁藏书”的活动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与圣人对话不仅可以在图书馆进行,也可以在飞速奔驰的地铁列车中进行。疾驰的列车载着我们疲惫的身心回家,亦载着我们的灵魂回归心灵的家园。

毕淑敏曾在《生命的化妆》中将读书比作“生命的化妆”,“当你与圣人交流后获得人生的真谛,并和着自己的感悟轻轻地说出时,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经过涂抹的人更加光鲜艳丽。”然而,我们却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难以找到一个手捧一杯热茶静静阅读的安谧午后,而媒体时代的到来亦使深度阅读在人们昼夜以手机为伴的生活中逐渐缺位。

诚然,在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中,“丢书大战”不可避免的被功利气息沾染,不少人会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这场全名热潮。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地铁藏书”这一活动本质上推动了城市阅读,更不能否认推动精神交流所带来的积极作用。首先,在普遍存在人们忽视阅读重要性的今天,“地铁藏书”的活动成功引发了人们关于阅读的思考与讨论,推动阅读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普及与深化;其次,地铁特殊的环境决定了“地铁阅读”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和日常性,人们在与好书对话交流的同时,亦会展开一场寻书者与藏书者的精神对话,促进人与人的精神交流,而且地铁阅读在阅读方式创新上也迈出了一大步,阅读变得更加生活化和日常化。这就启示我们:阅读本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局限于图书馆中与思索中的木乃伊交流的一种活动。再者,将书籍置于地铁之上,不仅方便了乘客阅读,更是将读书生活化,打破了人们“读在学校”的传统价值取向。我不仅想起哈弗大学的图书管理制度:任何人都可以借读,且无须登记,如此开放而平等的读书观需一脉相承。

其实除了地铁丢书,创新阅读的步伐从未止步。美国一小镇上的一家特殊书店,在一周内只卖同一本书,在这一周内如果你走进书店,便会被这同一本书介绍与推荐所包围,于是你不会在琳琅满目的书品前手足无措,而是会静下心来奔赴一场灵魂的盛宴;打开电视各种各样的公益广告,用新颖别致的构思不断敲打着我们的灵魂,引起我们对阅读的反思。这些活动与地铁藏书本质没有什么不同,都为促进全民阅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莱根谭》有云,“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狭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即使是地铁中的一方天地,亦挡不住我们在与圣人对话中那份追求人生真谛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