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欣 申宇欣
【摘 要】当下意识形态工作在各个领域都十分重要,而高校更是这一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不仅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实践环境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了利用高校媒体矩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路径,指出应发挥校园媒体间优势互补的综合效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媒体矩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技术和融媒体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校园新闻生产制作的流程,也改变了高校大学生在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的认知定位、依托渠道及行为方式。大学生接受教育信息的行为越来越分众化、碎片化,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诸如课堂指导、学生访谈、主题班会等教育形式己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追求自我心理发展的需要,高校媒体平台矩阵逐渐演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媒体矩阵建设,是当下这个数据化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和新机遇。
网络用户裂变式增长,高校媒体组织也在加快创新的脚步,转变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运营管理的思维,在载体开拓、界面设计、新闻生产等方面贯彻网络优先理念,形成全媒体、全视角、全天候的校园信息传播态势。媒体矩阵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新时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传播态势和规律,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促进高校媒体平台矩阵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契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
媒体是校园的思想阵地、教育阵地和舆论宣传工具,其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等工作上。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报纸和课堂教育等形式开展,信息传输媒介较为单一,教育的传播内容亦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成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必备工具之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也逐渐成为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形式。网络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频率,缩小了教育主体和客体间的“距离感”,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实效的提升。
网络的普及与应用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传播环境、文化环境及社会心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变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和构建造成了影响。将网络媒体等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己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应该主动嵌入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丰富和创新教育載体形式,尤其是在运用多种媒体形态方面。可以整合以校园新闻网、报刊、微博、微信、APP、广播台、电视台等为主要平台的载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建设有的放矢的高校媒体矩阵,完善集思想性、导向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移动通信蓬勃发展,围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构成的多元信息发布渠道日益健全,高校形成了以学校宣传部门为主,其他主体为辅的多元主体共同发布的多层级主体格局。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以校园性、教育性、实践性等特点为优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广泛。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
高校媒体矩阵的建设,使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化转为立体化,实现了校园新闻网、报刊、微博、微信、App、广播台、电视台等校园媒介载体的内容共享与交叉传播。媒体矩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传播体系,极大地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物质条件,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多载体联动,使教育客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的教育,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推动教育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
新时代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与反馈,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转为双向动态传播。在动态传播的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育理念,而是以“教师教育为主导”,呈现出新的特点,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双方良性互动的教育模式。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为双向互动提供了交流平台,调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参与性,进而促进相关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
高校媒体矩阵建设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信息化技术新载体与传统信息载体相结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和完善,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化、立体化,能够确保多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引性与价值指向性。教育活动依赖于高校的现实环境,同时又延伸至虚拟环境。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机制,推动媒体矩阵建设,深入了解媒体平台矩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联,迎合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法、心理意识、行为习惯以及话语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矩阵展现了独特的传播优势,综合性校园媒体系统正在逐步形成。高校媒体矩阵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校园工程,要从创建新体系、贯彻新途径、开拓新平台、营造新氛围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时代的载体优势和传播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创建“载体整合,平台支撑”的新体系
高校对校园媒体矩阵的整合应用,既可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又可以为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完善高校媒体矩阵建设,有利于健全“互联网+”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平台体系,增强校园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矩阵建设,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校园传播体系。高校媒体平台矩阵应整合以校园新闻网、报刊、微博、微信、APP、广播台、电视台等为主要平台的载体,构成多维的高校媒体矩阵平台。以微信、微博为例,高校可开通校、院、组织等各级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形成“学校宣传部——学校新闻中心——学院相关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各级微博、微信等平台均可提供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各传播载体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传统校园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官方传播和师生个人传播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庞大有序的校园信息传播系统。高校利用媒体矩阵的各组成部分,结合其不同的资源优势和应用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媒体平台,并以平台为支撑,实现校园媒体的“抱团发展”与“齐头并进”。
(二)贯彻“网上引导,网下教育”的新途径
高校的校园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快捷、内容丰富、针对性明显以及亲和性强等优势,尤其是高校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面对新的教育环境,高校要灵活机动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内容建设,努力贴近师生需求,打造原创精品,可以以多媒体形式做精、做靓微博、微信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合发布,重视内容的原创性,以原创赢得关注度,以原创形成影响力。在高校媒体矩阵建设的基础上,贯彻“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使其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独具的便捷性、大众化的传播特点,与学生及时地互动和沟通,通过“网上”与“网下”的途径结合,促进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三)开拓“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的新平台
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单向直线到双向互动的转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教育方式最大的一个区别是其具有开放性、私密性、隐匿性,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展开互动。校园媒体的聚合发展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参与的“交互式”思想交流,传播主体和客体间的直接强制性教育方式转变为了间接的交互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和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运用新平台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并基于搭建的新平台,在宣傳内容、方法上开拓创新,探寻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与提升的新途径。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形成更加平等的交流互动环境,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校官方媒体平台管理者可根据大学生年龄、知识结构等情况,积极开展与学生的互动,如话题讨论、调查投票、倡议、微访谈等等,努力实现内容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方式的创新。
(四)营造“多元教育,突出成效”的新氛围
高校媒体矩阵建设并不是校园媒体内部简单的形式上的重组,而是依据统筹优化、资源共享的原则,依照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新型传播关系来建设各种形式的校园媒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将校园媒体平台矩阵的功能发挥得更好,营造多元教育的良好氛围,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增强校园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鉴于此,媒体平台矩阵的建设过程中,校园各传播载体应明确自己的定位,不同媒介要有不同的宣传侧重点,如校园电视台通过画面,使师生得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的、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校园网络媒体诸如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应注重在价值观引领层面上作深刻剖析,提出独到的思想指引等等,从而营造“多元教育,突出成效”的新氛围。总之,要统筹使用和调配各校园媒体因素,力求做到各得其所、各尽其用,发挥好不同校园媒介的传播优势,进而达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高校媒体矩阵整合联动的主要目标。
高校媒体矩阵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传播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顺应新潮流,认识媒体矩阵平台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不懈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依托高校媒体平台矩阵,努力使校园媒体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主旋律得以弘扬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全面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媒体矩阵建设应充分利用校园新闻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介质,统筹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等传统校园媒介载体,利用新技术、新话语、新形式努力营造教育新生态,建设媒体平台矩阵,逐步推进校内媒体充分融合,做到多层次、广覆盖,在发挥多种传媒优势互补的综合效应、集群效应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更广泛地影响高校青年大学生。
[1]李厚锐,朱健.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8(02):71-75.
[2]梅月平.提升高校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力探究——基于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的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2017(03):83-87.
[3]贺军生.运用新媒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传媒,2017(05):80-82.
[4]王继武.高校媒体思想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07):117-119.
(作者:李剑欣,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申宇欣,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