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
[摘 要]进入新时代,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怎么转,往哪里转,都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转型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城市再定位提供现实抓手,促进城市在经济、空间和文化这三个主要面向上得到提升。一方面,来源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小等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也源自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城市文化创意的竞争这一判断,对各类型城市的发展极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定位;城市转型;文化创意产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4.013
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转型期,城市作为各种生产要素交换场所这种单一局面正在被打破。同时,城市在生产功能主导下所凸显出来的环境污染、拥挤的交通和社区公共生活不足等问题,越来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再定位随之进入政府、学者和公众的议题。
1 城市再定位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39%跃升至2016年的57.35%。这一轮城镇化的利与弊急需我们总结,因为它关系着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战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首先,城市经济得到发展。尤其是在政策支持和改革开放前沿的东部地区,不仅仅城镇化得到率先发展,而且还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这三个区域以占全国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41%的GDP、50%的财政收入和78%的外贸总额,为超过一亿名流动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1]其次,城市面貌得到改善。通过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升级。城市管理者为了解决大量市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一方面利用人口规模效应发展城市经济;另一方面用经济发展的成果反哺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40年里,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其中“美好”一词含义丰富,既有经济上的获得感,更有城市环境的宜居。再次,农村人口得到疏解。中国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人均耕地非常有限,中国总人口达到14.56亿人,其中农业户口9亿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为7.4亿人,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解决人地之间的自然矛盾,城镇化是必由之路。城市发展一方面吸纳了农村转移人口;另一方面也带动力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最后,扭转了城镇与工业的失衡。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工业化率,1980年城镇化率为19.39%,工业化率为43.92%;1990年城镇化率为26.41%,工业化率为36.74%;2000年城镇化率为36.22%,工业化率为40.35%;2005年城镇化率为42.99%,工业化率为41.76%;2016年城镇化率为57.4%,工业化率为33.3%。从数据可以得知,2005年城镇化率首次超过工业化率,这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在产业政策方面改变了以往重资本集中型企业(重化工业)轻劳力密集型企业(轻工业)的局面。同时,也说明现阶段城市的发展进入一个拐点,从工业化主导,城市化是附属的局面,向城市化主导的方向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是城乡失衡问题。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曾出现过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但自1986年起,因为缺乏缩小城乡差距的体制和机制性保障,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城乡发展一直不够协调。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召开,在会议中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理念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其次是速度和质量失衡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忽视质量的现象。例如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管理制度不衔接,难以实现在城市的稳定就业和居住;城中村问题嚴重,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而存在着众多隐患,至今尚未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不求质量;提出过高的发展目标,以行政手段推行城镇化;追求形象工程,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到位;公共交通发展不足;城市大拆大建,不注重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等。最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典型地体现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现。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包括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安徽省有两个:淮北市和铜陵市。这些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问题。有学者总结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总量减少,产业效益下降、资源型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有限。”[2]如果这些城市不能处理好可持续发展问题,将会出现矿竭城衰的局面。
一方面,城市发展到了拐点,已经不能通过简单地规划,堆积生产生活要素来达到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需要走出靠土地财政拉动、靠廉价就业人口、靠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和靠不断建立新区的老路。如何使城市更加宜居、居民更加幸福,这需要我们再一次重新审视城市的定位。
2 城市再定位的现实抓手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整个的经济发展增速趋缓。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需要新的增长极。这就需要政府在谋划城市发展方向时重新给予城市定位。所谓城市定位,即指“从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这是作为城市宏观决策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为城市寻找准确定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3]当然这种定位并不是静态的理想蓝图,而是动态的不断调整,定位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留白”的作用,给予城市发展的未知数以时间和空间。
在城市再定位的过程中,如何找寻城市发展的现实抓手,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当这一角色。城市从产生到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城市的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身发展的动力机制也在发生不斷变化,这其中蕴藏着一条主线,即城市从生产功能日益转向消费功能。工业革命后的几百年,城市主要以第二产业为发展动力,大量的重工业和轻工业构筑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居民也以产业工人为主。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社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大多数城市劳动力不再从事第二产业,而从事第三产业,例如教育、医疗、管理、文化、娱乐和设计等服务业,城市居民也以白领为主。这样一个转变还体现了社会中涌现了一个独特阶层即技术阶层。这个阶层成为城市消费的主力军,在他们的消费引领下,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变化,从生产型城市往消费型城市转变,正如芝加哥大学教授特里·N.克拉克所说:“随着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衰落,城市不仅仅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同时也是从生产导向朝着消费导向转移。”[4]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第三产业最具效率贡献度的文化创意产业理所当然成为城市再定位的主要抓手。
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转型发展发挥了以下实际作用。
首先有助于培育城市特色产业。目前,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自身特色的营造,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走向“千城一面”。这一点在城市目标和产业发展上最容易得出。例如从安徽省某些地级市的“十三五”时期发展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就可以看出很多雷同的地方。淮北五大战略:工业强市、创新立市、创业兴市、开放活市、生态美市,重点发展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铝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生物医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马鞍山六大战略:工业强市战略、以港兴市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民生共享战略,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精细化工、绿色食品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宿州六大战略:工业强市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城乡统筹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开放合作战略、县域突破战略,突出抓好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环境污染防治等项目。从淮北、马鞍山和宿州三市的发展战略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极小的,重点发展产业都离不开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这样一来,城市之间的同质化以及同质化带来的竞争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反过来,考察亳州的“十三五”时期发展战略和重点发展产业时,我们就能看出它的城市发展是建立在对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换上。如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养生亳州”行动计划,推进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弘扬中医药文化,延伸产业链条,做强“中华药都”品牌。
其次有助于更新城市空间。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空间更新问题。原先具有生产功能的工业城市,在产业层面退二进三后,城区内大量的废旧工业厂房和设施遭到弃用。对于弃用的建筑和设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积极有效地利用这样的场所,进行改造,将它们转型为文化活动用地,促进区域的更新和经济的繁荣。例如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它位于荷兰南部,是人口不超过12万人的小城市,曾经以钢铁、陶瓷和采煤为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发展变化,它开始重新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促使城市从工业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在城市东南部,由马斯特里赫特市政府联合房地产公司共同开发的陶瓷厂区最能代表城市的重新定位。该陶瓷厂区不仅作为工业生产的区域,它还更多地引入了文化创意元素,尤其是将厂区内的一座被列入工业遗址目录的Wiebengahal厂房改造成符合当前建筑理念的后现代建筑,并交由马斯特里赫特荷兰建筑学研究院使用,极大地体现了艺术和设计对于城市空间活力的影响力。“未来的物质形式不仅仅表现在建筑中,同时表现在更广泛的文化领域里,艺术、设计和其他媒体将在其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5]这样的事情同样也在国内发生,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出现了通过改造老旧工业区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现象,比如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深圳的OCT-LOFT等。这些都是国内的一些成功案例,成功地运用文化和创意元素,通过对建筑功能的改变,达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目的。同时,也赋予了旧街区和旧厂区以新的活力,拉动了城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转型。
最后有助于延续城市文化。对于城市来说,城市的文化是城市居民与城市之间经过长时间互动的结果,这个结果一方面体现为物质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体现为精神的创新和传承。这种精神的创新和传承,不仅突出表现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品格,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动力。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管理者往往在价值层面出现了偏离,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文化,结果导致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清除。这些承载着城市居民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一旦被清除,城市将变得无根。
正如单霁翔说:“城市不仅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它的变迁和发展,就是与城市有关的人类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本身。”[6]国际上也有很多案例向我们昭示,城市文化遗产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激活,一方面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例如英国铁桥峡谷(Ironbridge Gorge)工业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它在20世纪80年代被定位为工业遗产旅游地,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形成了一个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由7个工业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共同构成的旅游目的地,每年约有30万人来此旅游。
城市再定位实质就是城市发展战略和方向的一次调整,这个调整要符合两个规律:一是城市自身发展规律;二是人的发展规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顺应了城市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的本质要求,同时也符合人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求。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再定位的抓手,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也是得到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验证的。
参考文献:
[1]周元,孙新章.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6.
[2]欧阳日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5.
[3]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经营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J].城市开发,2013(11):5.
[4]吴军,特里·N.克拉克.文化动力——一种城市发展新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
[5]唐燕,克劳斯·昆兹曼.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7.
[6]单霁翔.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