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敏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中心卫生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患者常见的合并症。有统计数据显示,约有70%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可合并胆囊结石[1]。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对此类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会对其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易使其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胆管损伤等并发症,从而可严重影响其术后康复[2]。近年来,临床上对此类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期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中心卫生院收治的55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2)存在上腹疼痛、发热、腹胀等症状。3)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4)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对麻醉药过敏。2)有腹部手术史。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4)病历资料不完整。将这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3)。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4例(占60.84%),女性患者有9例(占39.13%);其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36.94±5.17)岁;其慢性胆囊炎的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62±1.13)年;其中,胆囊结石的类型为胆固醇结石的患者有16例(占69.57%),为胆色素结石的患者有4例(占17.39%),为混合型结石的患者有3例(占13.04%)。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3例(占59.09%),女性患者有9例(占40.91%);其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为(37.04±5.28)岁;其慢性胆囊炎的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3.45±1.21)年;其中,胆囊结石的类型为胆固醇结石的患者有15例(占68.18%),为胆色素结石的患者有5例(占22.73%),为混合型结石的患者有2例(占9.0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在患者脐部的下缘做一个小切口,用气腹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其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术中将气腹的压力保持在12~14 mmHg之间。退出气腹针,置入套管针和腹腔镜。用腹腔镜对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进行仔细的探查,观察其胆囊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是否与周围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粘连。在患者右侧肋缘与腋前线相交处下方的2 cm处、右侧肋缘与锁骨正中线的相交处及剑突下1 cm处分别做一个小切口,并进行穿刺,置入套管针和手术器械(如抓钳、冲洗器、电凝钩等)。若患者的胆囊与周围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粘连,应用海绵棒将胆囊与周围的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在能清楚地分辨患者的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后,用电凝钩切开胆囊壶腹处的浆肌层,并对胆总管进行钝性分离。在距离胆总管根部的0.5 cm处用2枚钛夹将胆囊管夹闭,同时用1枚钛夹夹闭胆囊管的近端。将胆囊管剪断,对胆囊动脉进行钝性分离。用2枚钛夹将胆囊动脉夹闭,之后将胆囊动脉离断。将胆囊从胆囊床上剥离,经剑突下的操作孔将胆囊取出。最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止血,退出手术器械,缝合其手术切口。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其右侧肋缘下或右侧的腹直肌处做一个切口,打开其腹腔。找到患者的胆囊,分离其胆囊周围粘连的组织。将胆囊的壶腹部提起,钝性分离其胆总管。结扎并切断胆囊颈和胆囊管,游离、结扎并切断胆囊动脉。将胆囊从胆囊床上剥离,对胆囊床进行彻底止血。冲洗患者的腹腔,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为其留置引流管,最后缝合其手术切口。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术后腹痛持续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如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管损伤等)的情况。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手术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相关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相关指标(±s)
?
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持续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s)
?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 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4]。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胆囊炎患者在合并胆囊结石后,会进一步加重其病情,使其出现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过去,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主要是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但此术式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的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等[5]。近年来,随着我国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逐渐代替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主要术式。易加培等[6-7]指出,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术中的出血量少、手术的用时短、术后的并发症少及康复的时间短等优点。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手术持续的时间和术后身体恢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