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腾飞,石育中,杨新军,王 婷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干旱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并且在近50年内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1-2]。长期的气候干燥和日益频繁的灾害事件,导致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由此所引发的健康危机、贫困失业和犯罪等不利影响,严重威胁我国西北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3-6]。农户作为乡村系统中最基本的生计单元和经济活动主体,是干旱扰动最直接承受者,对其生计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农户生计的可持续的研究主要以英国国际发展机构(the UK′ 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建立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SLA)为依据,针对农户的生计安全、生计策略、生计资本和生计转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恢复力思维在生计研究领域的作用,恢复力思维的引入也是对可持续生计研究的一个新突破。
1973年,生态学家Holling[7]将恢复力理论引入到生态学领域,用来描述生态系统应对外部扰动的能力。近年来,恢复力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态系统、防灾减灾等领域[8-9]。其中,生计恢复力作为研究微观农户应对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框架,已经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10-12]。Scoones[13]指出,一个具有弹性的生计系统不仅表现在其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缓冲不利变化的能力,而且体现在其总结实践经验、创造自组织机会、培养学习适应行为,以巩固自身生计结果和更新改善系统关键属性功能的能力。因此,将农户生计研究框架和弹性思维联系起来,有助于加深对农户生计动态性机制的理解以及衡量生计系统遭受到干扰后,恢复到维持其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14-15]。与传统可持续生计研究相比较,农户生计恢复力在注重生计功能的稳定性之外,更加强调其从扰动中恢复的潜在能力[16-18]。因此,基于对可持续性的深刻理解,生计恢复力理论对农户生计特征的描述更加全面准确,具有以往生计研究所不及的优势。
目前,有关生计恢复力的理论探索在国内还较为少见。但是在国外成果颇丰,Maleksaeidi等[6]对Parsihan湿地周围的农户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 Milestad等[19]研究了有机农场的农业恢复力,发现有机农场中本来显而易见的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却消失了,由此得出,当提高单一组分的时候是不能保证提高恢复力,只有在系统建立了适应和学习能力才能够有效提高其恢复潜能;Noralene等[10]利用生计可持续框架构建生计恢复力模型,认为在菲律宾的阿尔比地区,需要一个加强人力和社会资本的软性适应措施,以增加适应能力和恢复力建设; Speranza等[20]基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维度建构了生计恢复力评价模型,并系统描述每个维度下指标的意义和测量方法,为生计恢复力的定量化提供了支撑。综上所述,生计恢复力理论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大多数学者仅对处于特殊自然条件背景下的农户进行恢复力水平的探讨,但是也有学者明确提出了生计恢复力的属性维度和替代指标,以实现定量化研究。
甘肃省榆中县地处黄土高原西缘,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加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导致区域内小气候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不同自然地理背景下的农户在农业种植结构、生计策略选择和风险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表现,其生计恢复力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采用Speranza[20-21]提出的生计恢复力评估框架,利用实地调查资料,对黄土高原半干旱脆弱区的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的差异,利用障碍度模型甄别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制约因子,为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实现乡村良好转型提供政策性支持。
图1 榆中县及调研村落
榆中县(103°50′E~104°34′E,35°34′N~36°26′N)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郊,海拔1 358~3 671m,总面积3 301km2,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1.1.1 自然地理状况
榆中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西缘,祁连山山系东延余脉(兴隆山)穿境而过,形成了南北高,中间凹的“马鞍形”地貌,同时也造就了境内迥异的自然气候特征。中连川乡位于北部的黄土高原丘陵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平均海拔2 300m,年降水量200~300mm,年均气温13℃。马坡乡位于南部石质高寒山区,气候较为湿润,森林草地植被良好,平均海拔2 300m,年降水量550mm,年均气温3.2℃。夏官营镇位于中部川塬沟壑区,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 670m,年均降水量350mm,年均气温6.5℃。3个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受制于当地复杂的地势地形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但是其内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对研究不同背景下农户在生计恢复力水平上的差异和共性具有典型性意义。
1.1.2 社会经济状况
中连川乡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9 935人,地势偏远,交通条件差,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一产业推动,伴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和长期气候干旱的影响,该地区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计状况愈加困难。长期以来,中连川乡作为国家重点贫困区,得到了包括中央在内的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关怀。马坡乡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1.716 1万人,交通相对便捷,部分农田可通过山泉水灌溉。区内有“陇右第一名山”的兴隆山国家4A级旅游景点,吸引来自兰州等地的大量游客,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夏官营镇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1.773 7万人,交通便捷,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区内有1974年建成的大型高扬程电力灌溉工程,近年来,当地大量种植花菜、西兰花等经济作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除此之外,现已有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入驻夏官营镇,推动了当地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综上所述, 3个乡镇在水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类型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图2 生计恢复力维度划分及替代指标
数据来源为农户半结构化问卷调查和乡村社区关键人物深度访谈。结合文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纲要,并在前期预调研和问卷信息不断完善基础上,课题组于2016年7月进入榆中县的中连川乡、夏官营镇和马坡乡3个乡镇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地调查。为全面了解每一个乡镇的农户生计状况,调研覆盖3个乡镇下辖的所有35个行政村。一共发放63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4份,问卷有效率为95.4%。其中中连川乡12村,获取有效问卷148份,马坡乡15村,获取有效问卷347份,夏官营镇8个行政村,获取有效问卷109份。使用SPSS 19.0对问卷信息和指标变量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法对问卷指标整体信度检验的结果: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57;指标变量效度检验结果:KMO=0.679,Bartlett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 012.335,P=0。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务农年限、劳动力、收入结构、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数等; (2)自然资本,包括耕种面积、粮食产量、养殖情况等; (3)物质资本,包括住房质量、电器数目、粮食自给情况、能源使用类型等; (4)金融资本,包括家庭存款,借贷能力、家庭获取的金融扶持、养老保险等; (5)社会资本,包括能够获得帮助的亲戚数量、邻里关系、获取信息的途径、技术培训机会; (6)农业系统干扰,包括遭受自然灾害的强度和频率、农业发展受限的原因、对自然灾害的适应程度、干旱应对心理等; (7)水资源问题,包括家庭饮用水便捷度、有效灌溉面积、生产用水类型、节水措施等。
恢复力概念能帮助理解行为者在不利变化的影响结果下,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生计。对于农户生计恢复力的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在自然环境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什么才是影响农户生计的主要因素; 农户该如何组织管理以及优化利用这些因素,以提升自身的恢复力水平。该文整合以往研究成果,基于Speranza[20]提出的生计恢复力分析框架,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属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农户生计恢复力进行量化研究。
(1)缓冲能力是系统维持其结构、功能、特性和反馈不变的情况下,吸收干扰和变化的度量。从生计的视角出发,缓冲能力即农户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和权利抵御生计风险的能力,是生计恢复力的重要内容[22]。提高系统或个体的缓冲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其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常用生计资本表示[23]。家庭劳动力和人均教育程度代表了一个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状况,人口的数量和质量越高,农户家庭在面临风险干扰时的缓冲能力就越强; 农田灌溉比、实际耕种面积和水资源利用便捷度代表了该农户的自然资本,缓冲能力指标要根据研究对象所遭受的外部压力有针对性地进行选取,而对于榆中县地区的农户而言,能否拥有更便捷的水资源优势,对于其能够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干扰至关重要; 家畜和房屋质量代表农户家庭的物质资本,在农户生计遭遇打击时,可以将物质资本变现以提升金融资本,增强自身的缓冲能力[23]; 人均收入和家庭存款表征农户的金融资本,而金融资本是一个农户生计缓冲能力最直接的表现,金融资本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农户在遭遇生计风险的时候,能否维持其原有的基本生计功能、结构和反馈,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潜在恢复能力[22]。
(2)自组织能力表征人类的自我管理、制度政策、社会连接度如何塑造了恢复力[24]。Milstad[25]把农业系统的自组织定义为,农户或者农业团体建立灵活多变的交流互助网络,以及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的能力。自组织能力可以用政策扶持、社会网络、邻里信任度、粮食自给能力等指标来表征。政策扶持和社会网络代表农户获取发展机会、整合自身资源优势的能力; 邻里信任度表征农户个体之间共享信息和互助扶持的程度,缺乏信任和交流会使农户孤立,进而降低其自组织能力水平; 粮食自给能力表征农户对于外界资源的依赖程度,农户对系统以外资源的依赖性越强,则越不利于其自组织能力建设[25]。
(3)学习能力可以被理解为个体或组织创造、获取、传播和记忆知识的能力,对自身遭受冲击之后的快速反应和恢复重建有重要意义[26]。农户个体需要不断地从其他农户和外界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革新生产技能,继而调整自身的生计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并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身和系统的联系[27]。该文采用Li[28]所提出的学习能力建设框架,选取了户主教育程度、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培训机会、户主务农年限和家庭教育投入5个指标来衡量农户尺度上的学习能力水平。户主作为一家之主,其教育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眼界和对未来的生计筹划,也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教育投入、子女的教育等,故户主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户单元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 信息获取能力,主要体现在农户能够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机会,更加多元广泛的信息渠道,能够帮助农民及时精准地把握市场信息,以最快地时间调整自身的生计策略以应对不利变化所带来影响; 技术培训机会是农户在面对环境变化和不利扰动过程中,能够直接获取的技能知识,是学习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 户主务农年限代表了农户在农业生产经验的多寡,从事某一项生产活动时间越长,越能体现出其实践检验的重要性,并为农业系统学习能力提供支撑[26]; 家庭教育投入虽然短时间内会加剧农户家庭的财政负担,但是作为一种极具前瞻性的面对未来的长线投资,其收益回报也是巨大的,这跟恢复力强调未来和动态性的思想相吻合。
表1 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
目标层(A)维度层(K)指标层(Z)指标描述与定义指标权重变量类型生计恢复力缓冲能力(0.333)家庭劳动力(Z1)劳动力数量×1,半劳动力数量×0.5,无劳动×00.080 连续变量人均教育程度(Z2)家庭人均教育程度,用家庭总教育年限与家庭总人口的比值表示0.121 连续变量灌溉比(Z3)有效灌溉面积和实际耕种面积之比(%)0.097 连续变量实际耕种面积(Z4)农户家庭实际耕种的土地面积(667m2)0.061 连续变量家畜(Z5)牛为1,骡/驴为0.8,羊为0.3,猪为0.2,鸡为0.10.028 连续变量房屋质量(Z6)楼房为1,砖房为0.75,土房为0.5,危房为0.30.040 类别变量水资源利用便捷度(Z7)生活用水便捷度和生产用水便捷度总度量0.102 连续变量人均收入(Z8)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总人口的比值0.227 连续变量家庭存款(Z9)家庭的总储蓄,小于2万元为1, 2万~4万元为2, 4万~6万元为3, 6万元以上为40.243 类别变量自组织能力(0.333)政策扶持(Z10)能够获得的政府资助和政策优惠机会0.179 连续变量社会网络(Z11)能够获得帮助的亲朋好友数量0.197 连续变量邻里信任度(Z12)很信任为5,比较信任为4,一般信任为3,不太信任为2,完全不信任为10.115 类别变量交通可达性(Z13)距离最近市场的距离来表示0.241 连续变量粮食自给能力(Z14)衡量农户对外界资源的依赖程度,粮食能够自给为1,需要市场购买为00.269 类别变量学习能力(0.333)户主教育程度(Z15)以户主的受教育年限来表示0.305 连续变量户主务农年限(Z16)表征农户的农业生产经验,以户主参加农业劳动的年数来表示0.120 连续变量信息获取能力(Z17)家庭获取信息的渠道数0.193 分类变量技术培训机会(Z18)每年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次数0.140 连续变量家庭教育投入(Z19)家庭每年教育投入的金额0.242 连续变量
在对农户生计恢复力进行定量化评估之前,需要消除评价指标之间量纲、数量级和指标性质的差异影响,因此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该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以往文献对生计恢复力关键性概念的理解,通过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属性维度对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进行测算[18, 29]。
(1)
(2)
(3)
Rj=Bj+Sj+Lj
(4)
其中,Bj,Sj,Lj分别代表j个研究单元的缓冲能力指数、自组织能力指数和学习能力指数;Ri代表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Yij代表第j个研究单元第i个指标的准化值;Wi代表第i个指标层权重;Wk代表维度层权重。各维度层和目标层的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表1)。
引入因子贡献度Wi(单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即单因素对总目标的权重)、指标偏离度Vi(单因素指标与农户生计恢复力目标之间的差异,即单项指标标准化值与100%之差)、障碍度(Oi)(表示单项指标对生计恢复力的影响程度)构建障碍度诊断模型,识别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公式[30-31]:
(5)
在生计恢复力总目标层的障碍因子识别中,选取排名前10位的障碍因子作为主要障碍因子。
以榆中县中连川乡、马坡乡和夏官营3个乡镇的34个村落、604个农户家庭作为研究单元,根据模型计算出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并以其大小进行排名,得到不同村落农户的生计恢复力排名情况(表2)。从表2中得知,所调查全部村落的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变化范围为[0.254, 0.493],最高的是夏官营镇夏官营村(0.493),最低是中连川乡大湾村(0.254)。
就中连川乡而言,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最低是大湾村(0.254),最高的是鞑靼窑(0.364); 就马坡乡而言,最低的是河湾村(0.299),最高的是马莲滩(0.443); 就夏官营镇而言,最低的是郝家湾村(0.300),最高的是夏官营村(0.493)。
从农户生计恢复力3个属性维度来看,各村落之间存在显著分异。缓冲能力指数变化区间是[0.049, 0.157],最低为中连川乡黄蒿湾村,最高为夏官营中河堡村; 自组织能力指数的变化区间为[0.106, 0.234],最低为中连川乡中庄窠,最高为夏官营镇夏官营村; 学习能力指数的变化区间为[0.063, 0.119],最低为马坡乡哈班岔村,最高为马坡乡窑沟村。
表2 不同村落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及其排名
村名BSLR排名R村名BSLR排名R夏官营夏0.141 0.234 0.119 0.493 1鞑靼窑中0.063 0.197 0.104 0.364 18中河堡夏0.157 0.221 0.114 0.492 2高家渠中0.079 0.165 0.110 0.355 19高家崖夏0.147 0.218 0.092 0.457 3高窑沟中0.069 0.174 0.104 0.347 20红柳沟夏0.130 0.217 0.102 0.448 4黄蒿湾中0.049 0.207 0.089 0.345 21马莲滩马0.102 0.225 0.116 0.443 5哈班岔马0.107 0.170 0.063 0.341 22过店子夏0.151 0.199 0.089 0.439 6羊上村马0.074 0.159 0.103 0.335 23后沟村马0.096 0.220 0.112 0.428 7野韭川中0.067 0.154 0.111 0.332 24太平堡夏0.142 0.180 0.098 0.420 8陡泉村中0.058 0.161 0.104 0.323 25太平沟马0.076 0.222 0.111 0.409 9垲坪村中0.061 0.153 0.104 0.318 26上庄村马0.106 0.189 0.109 0.404 10中连川中0.063 0.161 0.092 0.315 27马坡村马0.115 0.173 0.109 0.397 11羊下村马0.079 0.159 0.075 0.312 28阳屲村马0.100 0.192 0.103 0.395 12刘家岘中0.067 0.131 0.105 0.303 29旧庄沟马0.079 0.202 0.113 0.393 13郝家湾夏0.062 0.149 0.090 0.300 30窑沟村马0.098 0.174 0.120 0.392 14河湾村马0.057 0.170 0.072 0.299 31张家寺马0.078 0.209 0.093 0.381 15撒拉沟中0.062 0.118 0.098 0.278 32白家堡马0.084 0.191 0.104 0.379 16中庄窠中0.062 0.106 0.089 0.257 33尖山村马0.055 0.219 0.095 0.369 17大湾村中0.057 0.116 0.081 0.254 34
从图3可得知3乡镇各村落农户生计恢复力的空间分布状况。整体上,中连川乡的村落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普遍较低; 马坡乡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其高低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规律; 夏官营各村落的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普遍较高,而郝家湾村由于地势偏远,处于北部黄土丘陵区,故生计恢复力较低。
表3 农户生计恢复力差异性分析
维度方差齐性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evene 统计量Sig.平方和均方FSig.缓冲能力4.4140.2100.2100.01128.7130.000自组织能力0.2570.7750.0140.0079.0420.001学习能力1.7870.1840.0000.0000.0200.980生计恢复力0.5590.5770.0660.03316.0450.000
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乡镇农户的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观察生计恢复力及其各维度在不同乡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前,需要对每一组数据进行了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显示,每一组数据的显著性在[0.360, 0.948],大于0.05,皆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表3),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生计恢复力指数的方差齐性水平的显著性Sig.值分别为0.210、 0.775、 0.184、 0.577,皆大于0.05,所以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各属性维度在不同社区农户之间的数据方差是明显齐性的,可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的结果(表3)显示,就缓冲能力而言,Sig.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3个乡镇农户在缓冲能力维度上差异显著; 就自组织能力而言,Sig.值为0.001,小于0.05,说明3个乡镇农户在自组织能力维度上差异显著; 就学习能力而言,Sig.值为0.980,大于0.05,说明3个乡镇农户在学习能力维度上差异并不显著; 就生计恢复力总目标层而言,Sig.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3个乡镇农户在生计恢复力总目标层上存在显著差异。
各乡镇农户的生计恢复力指数和各属性维度层指数的表现可以通过综合指数法得知。从图4可以得知,在缓冲能力上和自组织能力上,夏官营镇>马坡乡>中连川乡,并呈现出明显的差距。在学习能力维度上, 3个乡镇基本上处于同等水平。从图5可以得知,在生计恢复力水平上,夏官营镇>马坡乡>中连川乡。
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价既要对不同研究单元的农户生计状况进行评判,更重要的是厘清影响最终结果的障碍因子,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和建议,这对于提高农户应对生计风险的适应和恢复能力有重要意义。由于指标层指标比较多,该文选出排名前10位的障碍因子作为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障碍因子(表4),进而从中筛选出影响3个乡镇的共同障碍因子。
表4 生计恢复力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
%
根据所调查的604个农户家庭单元的障碍度分析结果得知,在所有因素中,家庭存款、家庭教育投入、人均收入、户主教育程度、粮食自给能力、社会网络为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共同障碍因子(表4)。
家庭存款和人均收入在3个乡镇中皆排到前4位,两因子加一起的贡献度分别为20.2%、21.85%和21.21%,均超过了20%。家庭财务储蓄和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户缓冲生计风险和不利变化最直接的能力体现。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马坡乡负债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3.4%,中连川乡为54%,夏官营镇为39.4%, 3乡镇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8 817元、6 817元和1.106 9万元。可见,低收入、低储蓄、高负债,是该地区农户家庭的普遍特征,也是制约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投入和户主教育程度两障碍因子在3乡镇中的共同贡献度分别为18.66%、23.74%和23.5%。一个家庭的教育投入水平,虽然短期内加剧了其金融资本的短缺,但是这种放眼未来的长线投资,回报前景也是可观的。同时,户主教育程度越高,对整个家庭的生产效率、子女教育水平会起到一个良性带动作用。调查结果显示, 3个乡镇户均教育投入为5 775元,户主教育年限为4.87年,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对于其遭受风险干扰之后快速学习适应和恢复起着关键性作用。
粮食自给能力和社会网络两障碍因子在3乡镇中的共同贡献度分别为12.36%、15.07%和16.20%。据调查统计得知,中连川、马坡乡和夏官营3个乡镇,农户在不通过市场购买的情况下,粮食自给率分别为52%、35%、45%。而对于农村社会系统来说,更多地使用和保有本地资源,减少对外部资源输入的依赖,可以降低暴露在外部扰动环境下的风险[32]。除此之外,各成员之间建立互信机制是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也是农村系统自组织能力的基础。
图3 恢复力空间分布图
图4 各乡镇维度层指数 图5 各乡镇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
图6 恢复力主要制约因素分布图
在农户生计恢复力障碍因子的诊断基础上,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维度上进行总结分析。缓冲能力代表着农户在维持自身生计结果的同时能够缓冲的最大干扰量,也是农户生计恢复力建设的基础,金融资本和人均收入水平是其最直接的能力体现。自组织能力强调生计系统的独立可控性、共享连通度和自我组织管理等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贡献,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程度,完善社会合作网络,是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学习能力代表农户获取信息,进而转化为知识经验,以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投资选择,对于农户生计恢复力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
从图6可以得知3乡镇各个村落农户生计恢复力主要制约因素的分布状况。在中连川乡,各个村落生计恢复力的主导制约因素以家庭存款储蓄为主,有3个村落的主导制约因子是交通可达性,中庄窠村则为家庭教育投入。可见,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和交通便捷度低是制约中连川乡各村落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原因。对于夏官营镇而言,所有村落的主导制约因子都是家庭教育投入,可见加大教育投入,是目前提高该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的最有效方式。对于马坡乡而言,制约其各村落农户生计恢复水平的原因较为多样化,有家庭教育投入、家庭存款、户主教育程度和粮食自给能力,所以提高该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需要根据各个村落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精准制定发展扶持计划。
3个乡镇农户的生计恢复力水平整体较低。在所有村落中,生计恢复力指数最高的是夏官营镇的夏官营村,最低的是中连川乡的大湾村。对于整个乡镇而言,夏官营镇的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最高,马坡乡次之,中连川则最低。在缓冲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上,夏官营>马坡乡>中连川乡,差距明显,学习能力维度上, 3个乡镇表现相当。
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 3个乡镇农户在生计恢复力水平上差异性检验显著(P=0)。针对于缓冲能力和自组织能力维度上差异性检验显著(P=0,P=0.001),而在学习能力维度上,3乡镇农户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980)。
在所选取的测量指标中,家庭存款、人均收入、家庭教育投入、户主教育程度、粮食自给能力和社会网络6个因子是影响3乡镇整体农户生计恢复力建设水平的核心因素。缓冲能力维度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家庭存款和人均收入水平,自组织能力为粮食自给能力和社会网络,学习能力则为家庭教育投入和户主教育程度。
该文采用生计恢复力的理论框架,将农户可持续生计和弹性思维相结合,对榆中县3个乡镇农户应对生计风险的适应和恢复能力进行研究。基于生计恢复力的3个属性维度,缓冲能力、自组织和学习能力构建指标体系,进而对该地区农户的生计恢复力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认为提高该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有几个主要途径:(1)增加人均收入水平和家庭金融储蓄,以增强农户家庭应对生计风险的缓冲能力;(2)高家庭教育投入和户主受教育年限,以巩固农户家庭的学习能力水平;(3)保障粮食自给能力、优化社会网络结构,以提高农户的自组织能力水平。一个生计系统需要在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得到巩固提升的情况下,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中保持稳定和维持恢复力[20]。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生计恢复力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理论框架[33],很少有学者试图用定量的方法去量化不同扰动背景下的生计恢复力[34-35]。而且恢复力领域研究多以突发性自然灾害为扰动背景,对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外界压力下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研究较少[35-37]。该文尝试在黄土高原长期干旱条件下,构建微观农户尺度的生计恢复力评价框架,探究制约该地区恢复力水平的关键因素。该文在指标测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扰动背景下的农户生计恢复力的测量指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探索。在权重确定中,该文赋予3个维度层以同等重要的权重,以平衡恢复力在每个维度层的作用大小,然而在不同的研究单元和尺度范围内是否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调整还待进一步检验。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生计恢复力水平,需要明细其内在制约因素和作用机理,并多角度整合分析生计恢复力的综合影响机制。最终,形成一套更加科学规范的定量化方法和可操作化理论框架,这对于推动农户生计恢复力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户生计恢复力研究能够为脱贫攻坚、乡村转型、新农村建设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实践意义。
[1] 李振朝, 韦志刚,文军,等.近50年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3): 57~62
[2] 马琼, 张勃,王东,等.1960~2012年甘肃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资源科学, 2014, 36(9): 1834~1841
[3] 张钦, 赵雪雁,王亚茹,等.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9): 71~79
[4] Berg M V D.Household income strategies and natural disasters:Dynamic livelihoods in rural Nicaragua.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69(3): 592~602
[5] Soltani A,Angelsen A,Eid T,et al.Poverty,sustainability,and household livelihood strategies in Zagros,Iran.Ecological Economics, 2012(79): 60~70
[6] Maleksaeidi H, Karami E,Zamani G H,et al.Discovering and characterizing farm households′ resilience under water scarcity.Environment Development & Sustainability, 2014, 18(2): 1~27
[7] 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 Systematics, 1973, 4(4): 1~23
[8] Manyena S B.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revisited.Disasters, 2010, 30(4): 434~450
[9] 孙晶, 王俊,杨新军.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生态学报, 2007, 27(12): 5371~5381
[10]Noralen Uy,Yukiko Takeuchi,Rajib Shaw.Local adaptation for livelihood resilience in Albay,Philippines.Environmental Hazards, 2011, 10(2): 139~153
[11]Forster J, Lake I R,Watkinson A R,et al.Marine dependent livelihoods and resilienc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A case study of Anguilla.Marine Policy, 2013, 45(3): 204~212
[12]Marschke M J,Berkes F.Exploring strategies that build livelihood resilience:a case from Cambodia.Ecology & Society, 2006, 11(1): 709~723
[13]Scoones I,Livelihoods perspectives and rur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2009, 36(1): 171~196
[14]Sallu S M,Twyman C,Stringer L C.Resilient or vulnerable livelihoods?Assessing livelihood dynamics and trajectories in rural Botswana.Ecology & Society, 2010, 15(4): 299~305
[15]Maleksaeidi H,Karami E,Zamani G H,et al.Discovering and characterizing farm households′ resilience under water scarcity.Environment Development & Sustainability, 2016, 18(2): 1~27
[16]Chambers R,Conway G R.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IDS Discussion Paper. 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8:296
[17]何仁伟, 刘邵权,陈国阶,等.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4): 657~670
[18]Nuorteva P, Keskinen M,Varis O.Water,livelihoods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the Tonle Sap Lake area,Cambodia:learning from the past to understand the future.Journal of Water & Climate Change, 2010, 1(1): 87~101
[19]Rebecka Milestad, Ika Darnhofer.Building farm resilience:Th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organic farming.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2003, 22(3): 81~97
[20]Speranza C I,Wiesmann U,Rist S.An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livelihood resilience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ecological dynamic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4, 28(1): 109~119
[21]Speranza C I.Resilient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African agriculture.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10
[22]Adger W N, Kelly P M.Soci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entitlements.Mitigation &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1999, 4(3-4): 253~266
[23]陈佳, 杨新军,尹莎.农户贫困恢复力测度、影响效应及对策研究——基于农户家庭结构的视角.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1): 150~157
[24]Fuchs C.The antagonistic self-organization of modern society.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Applied Science, 2004, 14(1): 183~209
[25]Rebecka Milestad,Ika Darnhofer.Building farm resilience:Th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organic farming.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2003, 22(3): 81~97
[26]Kim D H.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loan management Review.Fall,1993, 37~50
[27]Cooper S J,Wheeler T.Adaptive governance:Livelihood innovation for climate resilience in Uganda.Geoforum, 2015, 65: 96~107
[28]Li X, Kunnathur A S,Ragu-Nathan,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learning capability construct in IOS supply chain network context.In:Paper presented at the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 2008 Annual Meeting.Baltimore.(Online).2008
[29]Thomas L.Satty.Fundamentals of decision making and priority theory: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ittburgh:RWS Publications, 2001:167~183
[30]喻忠磊, 杨新军,石育中.关中地区城市干旱脆弱性评价.资源科学, 2012(3): 581~588
[31]乐容潮, 雷国平,丁雪,等.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预测及障碍因子诊断.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1): 59~66
[32]Menchú R.Learning endogenous development:building on bio-cultural diversity.Practical Action, 2007
[33]Tanner T,Lewis D,Wrathall D,et al.Livelihood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5, 1(1): 23~26
[34]Ciani F,Romano D.Testing for household resilience to food insecurity:evidence from Nicaragua//Congress.Italian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AIEAA), 2014
[35]Kulig J C,Edge D S,Joyce B.Understanding community resiliency in rural communities through multimethod research.Journal of Rural & Community Development, 2009(3)
[36]刘婧, 史培军,葛怡,等.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2): 211~218
[37]Nyamwanza A M.Livelihood resilience and adaptive capacity:A critical conceptual review.Jamba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tudies, 2012, 4(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