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读懂学生的学习起点

2018-06-12 10:26赖敏贤
师道·教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起点梯形

赖敏贤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找准学习起点,找准学习起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知识建构。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等。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儿,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习起点太低,学生没有探究的兴趣;学习起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一脸茫然。教师要合理地确定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运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从而使学生有信心、有决心去探索、去学习。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分,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因此,本人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着重从两方面谈谈读懂学生的学习起点:逻辑起点、现实起点。

二、从“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读懂学生的学习起点

1. 有效把握教材,读懂学生的逻辑起点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前,通过阅读教参和前后教材得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主要运用转化的思想,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直接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有利于学生学会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为几何知识的深入学习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是把平行四边形分割后拼成长方形的,因此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长方形的关系是学习的难点。

2. 通过前测分析,读懂学生的现实起点

(1)通过访谈分析,读懂学生的活动经验

访谈交流,主要用于后继教材的教学,问题从旧知和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设计,通过教师与各个类型学生的谈话,了解他对某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得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活动经验的积累,对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能用“迁移”的方法,把旧知识的学习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这种活动经验积累为让学生自主探索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本活动经验,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应基于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推导。

(2)精心预测学生的现实起点

课堂前测,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以学生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学生发展需要的科学调研”, 即教师带着自己的问题及其所涉及的问题框架,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有关问题的真实、系统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加以分析处理得出结论,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过程,这是教学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认识圆》的现状,对我校六(2)班的32人进行了一次调研:

(1)下面的图形中哪个是圆?

(2)你会用圆规画圆吗?

(3)圆是什么样的图形?

由前测中我们知道,学生对圆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正确用圆规画圆。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因此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圆的相关概念和特征的理解,實际教学时,教师不应把学生的动手操作简单地作为活动目的,而应合理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和发现圆的有关特性。

通过前测,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备的能力,以“学法”定“教法”,从而增强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又能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努力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促使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的逻辑起点、现实起点和活动经验去探求新知、建构新知,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徐国坚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起点梯形
玩转梯形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梯形
我的“新”起点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