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与以往相比,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个性化阅读,希望以此来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对于如何推进个性化阅读,现在并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此,笔者就以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为出发点,来谈一谈个性化、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个性化导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多元化理解的空间
个性化阅读起始于个性化的导入。科学有效而又富有个性化的导入环节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不同的阅读内容,不同的学生可能选用的导入方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要遵循营造教学氛围和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原则。
例如,在《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在开始教学之前,先播放歌曲《歌唱祖国》,而后让学生想象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盛况,进而切入主题——开国大典盛况,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学提纲,让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和探究,在与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文章内容。如此导入,就避免了空洞地说教,避免了空洞的,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提供了空间,体现了对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尊重。
二、个性化质疑:利用图书角实现有效教学生成的目标
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对课文形成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了。现实当中,多数教师因为害怕学生提出问题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这就使教学生成为一句空话。课堂教学最为精彩的地方就在于生成,就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各种问题。如果能够准确利用其中价值较高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就会更为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两小儿辩日》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两个小孩谁说的对呢,博学的孔子为什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呢?这时可以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当中科学不发达,哪怕像孔子一样的学术大家也难以回答两个小孩提出的这个简单问题,如果想一探究竟,就到图书角阅读相关书籍吧。这样既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个性化引导:利用小书虫阅读卡帮学生敲开文学的大门
个性化阅读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不能将学生束缚在狭小的空间内。当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籍的海泮当中,与书中的人物共同感受大千世界;如果他们读的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书,哪怕再好的文章,也是味同嚼蜡,枯燥无味。因此,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社会经历等多种因素,给予个性化的引导,让他们在适度自由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文学读物,并利用小书虫阅读卡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
在引导学生选择文学读物时,首先,应该选择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关系密切的读物。其次,书籍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心灵世界密切联通。儿童的世界充满幻想,童话故事、科幻小说、魔幻故事等幻想类的书籍会特别受小学生的欢迎。在这些书籍当中,儿童会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再次,应该选择语言水平略高于学生已有水平的读物。只有这样的读物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才能边读边想,利用小书虫阅读卡记录下文章的作者、主要内容、好词佳句、阅读心得等。这样的阅读过程初步培养了孩子搜集资料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敲开了文学的大门。
四、有效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形成情感共鸣
每读完一篇文章,学生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果能创造机会让学生说出这些想法和体验,在交流和讨论中形成思维碰撞和情感共鸣,将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班级读书交流会就是让学生交流和讨论阅读心得的最好平台,其基本环节如下。
首先,创设交流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轻松有趣的交流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在课前,可以先交学生的座位摆成六人小组的形式,而后以中等难度的抢答题作为开场。
其次,分享阅读感受,开阔学生视野。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全班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会使学生发现新的阅读视角,形成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再次,唤起心灵共鸣,帮学生剖析故事人物。人物是故事的灵魂,阅读就是要从多个方面解读故事人物。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中,应该通过适当的点拨和评价来让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責任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