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

2018-06-12 12:44杨高一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初中历史教学

杨高一

【内容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历史学科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实施人文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人文教育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重视对知识内容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情感体验,造成了专业化和人的发展的脱节,导致了学生重知识、轻体验的学习态度。这是历史教学的一大误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极力避免这种教学观念,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学科。通过教师的教学实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积极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学习和感悟中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加深学生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人文教育应注意:

一、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首先以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的烽烟》为例,通过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引发学生对该课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展开对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地投入对历史问题的学习中去,進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对鸦片战争的历史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展开具体地学习,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学习过程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互动中去,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鸦片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损害,硝烟活动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也是许多中国人最不愿意翻开的一页,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懦弱无能的清政府,看到吸食鸦片的国人,学生的内心充满了激愤。如果再不努力寻求救国的良方,中国将会进一步地陷入帝国主义的魔爪,中国人要强大起来,要努力啊。

二、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

学生在合作谈究中发现历史问题的根源,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习惯。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合作探究,找到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够有能力去抵御外敌的入侵。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的历史带来的又是屈辱的一页,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终于发现: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没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不论是义和团运动还是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渴望自救的努力尝试和探索,虽然这些运动失败了,但是至少告诉我们,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找到正确的领导方法,中国人民一定能够通过自救的方式得到自救的。

三、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历史的命运

具体的历史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开展一段全新的心路历程,在互动中感知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历史活动带给大家心灵上的震撼,感受新中国的建立的艰辛,感受老革命前辈为了抗日救亡,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付出的鲜血和牺牲,从而培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热爱祖国、尊重革命烈士、树立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毅力。在学习与探究活动——《图说红军长征》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话说长征”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己搜查资料,编辑历史小故事,并且通过小组的生动演绎感受在长征过程中,红军跨雪山、过草地、万里长征中的艰辛和苦难,感受到共产党为了中国的解放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为了新中国的发展,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爱心和智慧。

历史的学习过程是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地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积极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对历史问题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展开对历史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展开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习惯,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学会用辩证地观点去分析和对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从历史知识中汲取营养。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感悟中感受到新中国的建立的来之不易,感受到新中国的强大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的便利,我们不想再回到过去的落后挨打的境地中去,因此我们必须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必须行动起来,热爱祖国,拥护党和人民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明天,努力奋斗,使中国能够实现更为强大的复兴。

【参考文献】

[1]梁仁华. 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5):7-9.

[2]何成刚.历史教育的价值:回归人文精神[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2(2).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东皇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初中历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