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丝带”在学生心中飘扬

2018-06-12 10:26林锦湘
师道·教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红丝艾滋病淋巴细胞

林锦湘

艾滋病自1985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艾滋病患者及其病毒感染者,病例数每年以10%~30%的速度增长。艾滋病已成为人类前所未有的最具毁灭性的疾病。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经济、家庭和个人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在目前无特效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一级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从根本上防止艾滋病蔓延的最有效防治措施。

一、“红丝带”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缺乏正确认识。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思想远远没有成熟。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讲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按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在普通中学的地方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帮助学生在学校获得预防艾滋病的有关信息,树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从知识层面了解“红丝带”

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艾滋病病毒(HIV)有怎样的存在状态?它怎样破坏CD4T淋巴细胞?病毒存在于传染源的哪些生物材料中,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感染机体的?目前主要感染途径是什么?患病后病例的各种表现如何?让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讲授《生物》必修3的艾滋病的知识点时,由于学生已经在必修2学习了“中心法则”,在此可引入该知识点进行说明,让学生明白艾滋病病毒在繁殖过程中 “阴险”的一面,它将自身的遗传物质RNA注入人体的免疫细胞,进行逆转录之后开始增殖,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艾滋病病毒来破坏身体的更多的T淋巴细胞,而T淋巴细胞受到攻击,缺失了产生淋巴因子等,激发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被破坏丧失。

三、学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为了让中學生对艾滋病有一个全面了解,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附送的教学片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健康生活技能。

利用健康网络平台开展健康教育。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拍摄的《爱在阳光下》,通过参演明星的说唱方式,展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也用夸张的表现形式,展现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最终呼吁,艾滋病人不需要大家更关心他,只需要用一个平常人的心去对待他们。教师可结合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海报,让学生了解形象大使的宣传工作。在班上可以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与艾滋病主题相关的手抄报,让他们更深刻理解“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和“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的深层含义。

四、互动教育模式与故事模式

讲解了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后,教师这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上课前先准备好宣传标语,制作成一张图片并且打印出来,在课堂让每个学生在上面签名,参与这样的互动活动,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刻。慢慢地,他们会了解如何估计自己遇到的危险,如何对不安全性行为或毒品提供者说“不”, 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洁身自爱。

进行艾滋病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故事入手。广西一个6岁的小孩阿龙是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因命运的身不由己而成为孤儿,在山上维持着一个人的“家”, 一个人的未来,一个人的依靠,一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晚餐。这样的图文结合,把一个HIV感染者的无依无靠全部展现出来,使学生掌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HIV,而不是HIV病人和感染者,我们都要来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五、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宣传“红丝带”

对于艾滋病病毒侵染T淋巴细胞的过程的讲解,教师可以借助视频,这样更直观。讲授HIV感染过程时, 可用动画展示病毒吸附、组装和释放的过程。讲解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既要分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机制,又可展示大量的艾滋病病人照片,激发学生产生预防艾滋病的决心和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和关爱,对“红丝带”的含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红丝艾滋病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红丝砚美甲天下 即墨侯俊冠九州——论青州红丝砚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
红丝带
小鼠脂多糖急性肺损伤后γδT淋巴细胞与肺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