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馗
纵观2017年全国戏曲传承发展的艺术实践,可以说“精准发展”与“分类指导”成为本年度突出的实践方向。所谓的精准发展,即戏曲院团在面临生存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永恒命题时,根据所处文化生态的实际需求,探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路径。所谓的分类指导,即文化主管部门在面对所属戏曲生态、剧种个性、剧团特点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针措施。
2017年度,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中国戏曲通过艺术推广与实践发展,持续走向自信建设,这是戏曲重新恢复生机的重要征兆。戏曲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对于中国戏曲的政策扶持持续不断地为戏曲注入生存活力,戏曲作为“民族艺术”“传统艺术”“国家艺术”的文化定位更加明确。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引领、多元发展的前进道路上,戏曲以更加明确的文化自信实践着传统保护与现代创造。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永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中国戏曲的表演团体在艺术实践中走着同样的道路,在戏曲的发展历史上,戏曲人已经将作品与艺术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始终立足于基层民众的审美需求,孜孜不倦地进行文化宣教、艺术熏染,由此而成为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戏曲永葆文化自信和艺术使命的理想最终是借助于广泛散布在基层社区的戏曲表演团体和相关艺术组织实现的。
2017年度关于戏曲的扶持意见和相关政策不断地推进着戏曲的发展,其共同目标在于夯实戏曲的文化自信、生态基础和基层活力。《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等中央和文化部意见案,均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对戏曲深度扶持提出了保障。
文化部公布《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明确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戏曲振兴工程、剧本扶持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等具体措施,推进包括戏曲在内的文艺创作迈向新阶段;在规划中同时强调的“实施精品战略”。规划提出的戏曲振兴工程中所涉及的“开展戏曲剧种普查”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全国目前现存剧种348个,参加普查的戏曲演出团体10278个,这是迄今为止,首次以明确的“剧种”概念标准来进行的剧种统计。戏曲普查数据以及最终呈现的戏曲现状,将在未来的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中持续发挥作用。此外,文化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传统戏剧类国家级传承人新增176位,到目前为止,总人数达到787位,在所有国家级传承人中,传统戏剧类占近40%,显示出戏曲传承人、戏曲团队、戏曲剧种仍然是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戏曲振兴工程包含的“名家传戏”“戏曲像音像工程”“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地方戏文献资料抢救保护工程”等工作,剧本扶持工程包含的以戏曲剧本孵化计划为中心的“征集新创”“整理改编”“买断移植”等工作,以及相关人才扶持、剧目推介演出等工作,已经在国家层面实现常态化运行。
从2015年以来,国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通过常态化的政策,全方位扶持戏曲,拓展戏曲的影响力,形成了准确合理的工作导向。较长时间以来中国戏曲缺失市场涵养、生态涵养和文化涵养,导致众多剧种及其表演团队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迅速失去良性的演出市场,并在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趋于边缘,甚至在整体文化格局中丧失了对其文化品格的充分认同。中共十八大以来对于戏曲的各项利好政策有效地针对这一状况进行调整,重新提升了戏曲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当然,也需要看到当前政策仍存在着进一步深入拓展的空间,对于戏曲院团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于戏曲“专业性”特点的体认应是戏曲政策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例如2017年四川省文化厅举办了川剧振兴35周年座谈会,值得注意的是,川剧这个影响力超过一亿人的大剧种,目前能够常年演出的团队只有5个左右。川剧演出团体的萎缩凋零恰好成为戏曲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有力地提示着戏曲专业化发展所必须面对的艺术规律。振兴不是口号,而是真切的实践,尤其是利好的戏曲政策必须落实在具体而有成效的工作中,在专业院团建设、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戏曲精品创作中发挥出切实的作用。
在2017年度地方政府扶持戏曲的举措中,广东省对于粤剧的保护政策将为该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保护戏曲遗产提出更多示范性的作用。《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全面涉及粤剧相关的人、剧团、生态的全面维护和扶持,省和相关市、县(区)人民政府需要将粤剧扶持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种通过指标量化的方式来严格监督戏曲艺术遗产的存续与扩容,是《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在实践中为中国戏曲提出的重要命题。
在国家大力扶持戏曲艺术的各项举措中,交流展示戏曲艺术精品,扩大优秀代表性艺术团体的社会认知度,加强优秀人才的舞台创造,由此促进社会各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接纳戏曲艺术,使之更加自信地驻足于现代审美领域中,这是近年来戏曲发展的重要经验。
“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第八届中国京剧节”“第二届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2017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第19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以及“2017年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第28届“梅花奖”剧目展演评选、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等全国性的文化展演平台,以及江苏省“全省基层院团优秀戏曲现代戏交流展演”“精彩江苏艺术展演月”,江西省“首届汤显祖国际戏剧节”、福建省“第九届青年演员比赛(决赛)”、云南省“第十四届新剧目展演”、河南省“唱响新时代—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山西省“第一届山西艺术节”、陕西省“陕西省艺术节”、广东省“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等地方文化艺术展演平台,均展示近年特别是近三年来优秀戏曲成果,显示了十八大以来戏曲创作的良好态势。除此之外,以特定主办单位、特定剧种、特定区域、特定主题、特定戏剧形态等为中心,展示相关省区的戏曲院团及其优秀剧目,成为戏曲深度交流的重要方式。“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香港“2017中国戏曲节”“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2017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2017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戏曲现代戏优秀剧目南北交流展演”“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等,加强了戏曲艺术的推广普及。
淮剧《半纸春光》
上述展演活动在推出人才、推出作品的传统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增进了戏曲剧种的文化认同,特别是在国家平台和跨区域展演中,众多剧种尝试在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内寻求发展机遇和市场定位。显然,这些展演更多地呈现出了近五年来众多戏曲剧种的优秀力作,尤其是2017年的原创作品鲜明地呈示出当前戏曲艺术创作的水准和品质。
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4—2017)评选中,入选5部戏曲作品:京剧《西安事变》、河北梆子《李保国》、评剧《母亲》、赣南采茶戏《永远的歌谣》、高甲戏《大稻埕》。其中京剧《西安事变》、评剧《母亲》在2016年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河北梆子《李保国》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普通党员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新史诗”的创造,赣南采茶戏《永远的歌谣》凸显出一个普通人在残酷的斗争实践中成长为平民英雄、基层好干部的真实心路历程,高甲戏《大稻埕》集合了台海两地优秀的创作力量展示华夏子孙的民族尊严和傲岸风骨。上述几部优秀作品与2017年度尚在展演的国家和地方舞台艺术精品成果,共同成为十八大以来戏曲艺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2017年度上演的原创作品中,有几部显示出不俗的艺术水准。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张扬了党的军队与人民群众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与共抗外侮的民族精神,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借助秦腔与现代合唱队的结合开拓传统戏曲的现代审美视野。江苏省淮剧团的《小城》、盐城市淮剧团的《送你过江》首演之后获得了普遍赞誉,显示了淮剧创作者们不骄不躁,持续砥砺奋进,为淮剧艺术的辉煌不断探索的可贵艺术追求。
这些作品充分立足于剧种个性,呈现出创作主体的艺术风格,尽量地规避图解式宣传的误区,同时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展示题材所蕴含的精神主题,呈现细腻感人的艺术形象,创造独特的艺术场面。可以说,这些作品延续了中国戏曲承担社会主流价值的责任,同时又能贴近时代生活特点、贴近人民审美需求、贴近人性的丰富深刻,使戏曲艺术从传统意蕴中自然衍生出了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剧中弥漫的浓郁剧种风格和地域特色及贯注其中的新异艺术观念使之显得与众不同,蕴藏着进一步打磨艺术精品的无限潜力。
以“现实题材”为核心的现代戏创作在2017年度成为突出现象,这不仅缘于国家层面的大型活动中,现代戏剧目比例超过七成,而且缘于近五年来中国戏曲创作中现代戏作品的不断增加。国家艺术基金自2014年起,至今已经资助立项现实题材项目总计978项,而戏曲的现实题材创作京昆类总计22部、地方戏总计642部。众多的戏曲艺术团队正用饱满的艺术热情,积极面对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努力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展现戏曲反映时代、艺术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同时也需要看到,现实题材创作虽然数量较多,但打造出的艺术精品明显不足,为数不少的现实题材作品呈现出重宣讲轻艺术、重即时轻长远的创作倾向。不能用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方法来驾驭和表现题材,不能用长期的艺术打磨与市场检验来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品,不能让现实题材在舞台上成功地成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是许多现实题材戏曲作品的最大弱点。
纵观2017年全国戏曲传承发展的艺术实践,可以说“精准发展”与“分类指导”成为本年度突出的实践方向。所谓的精准发展,即戏曲院团在面临生存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永恒命题时,根据所处文化生态的实际需求,探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路径。所谓的分类指导,即文化主管部门在面对所属戏曲生态、剧种个性、剧团特点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针措施。中国大量的剧种必须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来长期推进艺术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事实上,这些剧种是近五年“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的直接受益者,借助非遗保护政策和经费扶持,立足传统修复和遗产抢救已经成为这些剧种恢复活力的重要举措。在121个有一个以上国办团体的剧种中,虽然不乏像川剧、北路梆子这类艺术急遽衰落的剧种,但整体上在相关地域文化格局中具有创作前沿,应该说,当前能够承载现代戏创作任务的剧种也基本包括在其中。尤其是2017年在相关剧种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发展经验,构成了戏曲实践者尊重规律、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向。
1.中国戏曲传统的多元发展路径需要引起重视。
2017年度出现的“传统例戏现象”,充分展现了粤剧从业者挖掘传统优势的文化自信。“佛山韵律·和风鸣畅2017佛山戏曲季”的重头戏《香花山大贺寿》重现了大陆地区中断半个世纪的粤剧传统功架程式和南派武功套路,这与香港地区以八和会馆演出《香山大贺寿》的场面相映成趣,彰显了粤、港两地对于粤剧传统的尊奉与传承。而《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也于本年度正式立项,该学术工程最大限度调动粤剧界的力量,将以例戏、排场、十大行当、唱念锣鼓、化妆服饰等为代表的粤剧表演艺术全面精准地加以著录。这种对传统的修复整理进一步增强了粤剧界创新的动力。
京剧是在发展过程中恪遵传统的重要剧种,特别是近年来京剧“像音像”工程的推进,使京剧的剧目传统得到记录保存。“武戏”的振兴是2017年度京剧领域备受关注的艺术现象,显示了京剧界对于武戏传统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进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倡导老艺术家传授、整理和加工排演传统剧目,显示了京剧人在继承传统时始终不废现代观照的创作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以李宝春领衔的台北新剧团用“新老戏”的理念相对辩证地探寻京剧“新”与“老”的艺术尺度,他们在大陆巡演的三部大戏均立足于传统的题材和表演,但又在体现出强烈的当代文化审美观念。李宝春和台北新剧团对于“新老戏”的创作与内地不同省区京剧人的创造一样,为京剧艺术的现代传承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是让京剧乃至中国戏曲不断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弥足珍贵。与之不同的是,“尚长荣三部曲”在本年度传承演出中引发出了重要的理论话题:如何珍视京剧在当代形成的艺术传统。尚长荣最具代表性的新编京剧《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是改革开放以后京剧在思想和艺术上不断寻求突破的代表性作品,上海京剧院启动的“尚长荣三部曲”传承计划,说明当代优秀作品同样具备传承价值,这三部戏经过青年演员的演绎,已经从尚长荣的“人保戏”过渡到其他演员演出时的“戏保人”,三部戏已然成为京剧艺术规范的重要载体。
另外,晋剧《富贵图》从1989年首演,至今不到30年,仅山西省晋剧院的演出就达到2165场,且被多个剧种移植搬演。该剧以“修旧如旧”的艺术面貌呈现在舞台上,拓展了传统折子戏的表演范式,同时展现出鲜明的现代品质,常常被人误以为是晋剧经典老戏,这说明该剧在遵循梆子戏艺术传统和创作规律发展方向方面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
从以上粤剧、京剧、晋剧对于“传统”继承发展的多元化实践可以看到,所谓的继承“传统”并非是一成不变地对于“老”“旧”的复原,传统不仅会在一代代戏曲传承人身上焕发出艺术的活力,还会因一代代戏曲创作者特点的变化而形成新的规范和新的艺术拓展,甚至将成功的新创演变为新的“传统”。应该说,传承传统本身就具有现代意义。
2.戏曲传承发展中的“上海经验”“江苏经验”和“盐城现象”值得借鉴。
上海是戏曲传承和创作的重镇,上海现存剧种各有渊源,各具活力,各有相对稳定的观众群和艺术生态,各有特色鲜明的创作经验。近年来上海文化主管部门推动一戏一格、一剧一品、一团一策的发展路径,为这些剧种的代表性院团寻找自具规律的艺术道路创造了条件。一戏一品,就是在戏曲传承发展中按照剧种自身的文化品格来确保剧种发展方向;一剧一品,就是在创作作品中按照题材自身的艺术内涵来确立剧目整体品位;一团一策,就是在创作团队建设中按照团队的艺术传统来确定剧团的发展规划。2017年度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沪剧《雷雨》、全本昆剧《长生殿》及传承版京剧《曹操与杨修》到北京展演,形成观演热潮。与此同时,上海戏剧学院越剧本科班进京举办毕业汇报演出,他们演出的《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家》《花中君子》四部越剧经典名作,很好地展现了上海越剧舞台“第十代”演员的风采。而上海淮剧团在本年度推出的原创淮剧《半纸春光》《武训先生》延续并拓展了“都市新淮剧”的创作理念。上述艺术实践显示了上海戏曲人立足于剧种、剧团实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自觉积极推进戏曲发展的努力方向。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剧种自身的艺术生态,从实际出发制定创作规划,因此创造是多向性的,不同的戏曲院团艺术路径不尽相同,有的始终保持古典品质的现代观照、有的在经典传承与现代创造两个领域同时着手;有的以积极的创造热情推进海地域特色和剧种个性的新创作。上海戏剧学院越剧本科班教育中所探索出来的教学传承道路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他们结合学校体系化教学,统一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统一安排教学实践规划,甚至做到一人一计划,让个体化的口传法则提升到体系化教育的层面,盘活了越剧教育,也盘活了越剧院的人才与剧目资源。应当说,与剧种保护、剧团发展、剧目政策制定紧密联系的“上海经验”,是戏曲良性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年度江苏戏曲界出现的“江苏经验”和“盐城现象”则显示出了省区戏曲生态环境有序发展的艺术经验。江苏是戏曲大省,剧种繁多,在区域文化背景下形成一种自然的艺术生态。针对这种局面,按照戏曲剧种的文化品质进行分类发展势在必行。江苏戏曲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最突出地体现在剧种新生剧团的强势发展上,昆山当代昆剧院是传统七大昆曲院团之外新成立的现代剧院,让经典存活在当代生活中,成为新成立的昆山当代昆剧院的创作理念。而“镇江现代扬剧北京展演周”(10.20—10.24)则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镇江创排的《花旦当家》《完节堂1937》《红船》等三部现代扬剧,不但成功恢复了镇江扬剧的表演团体,而且以“现代扬剧”为标榜,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品牌。这些新院团的建立与优秀剧目的推出,更多地依傍于江苏的戏曲文化资源,优秀剧作家的介入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剧作家与新生艺术团队的密切合作有力推动了戏曲的现代性创造。江苏戏曲最受人瞩目的成绩在于现代戏创作,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盐城形成了现代戏的剧作家团队,引领着戏曲现代戏创作,陈明、徐新华、袁连成等优秀剧作家堪称其中的代表,他们的作品不仅活跃在江苏的戏曲舞台上,而且已经开始向省外输出,这种由剧作家和剧团共创剧种辉煌的“盐城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的一种趋势,相关作品所达到的高度已得到戏曲界的普遍认同。江苏省文化厅组织的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评选,8部获奖作品中有7部来自市县基层院团,这显示了现代戏创作扎根基层的良好态势。
此外,在本年度的国家展演活动中,“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落户晋江。自从“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录”以来,福建木偶戏传承发展的文化自信力得到保护和增强,形成中国偶戏的“闽南经验”。这一经验突出了中国戏曲的偶戏传统,同时将这一独特艺术形态在传统与现代交融过程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加以彰显,为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树立了典范。
通过以上“精准发展”与“分类指导”并行的具体而多元的艺术实践,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戏曲发展的困境与生机。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传承和创新中点滴积累的实践正是艺术更新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这些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创作实践,很可能因其老旧而被不当抛弃,或因其新异而遭刻意贬责,最终都不能形成良性的艺术累积。不可否认的是,戏曲在追随时代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传统遗产,还是现代创造,都面临着现代性的发现、整理、创造、总结和传续,戏曲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
2017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编撰的《昆曲艺术大典》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整部大典最大限度地呈现了昆曲在数百年间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艺术遗产,充分展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昆曲艺术传承保护单位的学术和艺术实力。而由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活动”在南昌顺利开展,此项活动通过老艺人的声音传承展示了清末尚在传承的弋阳腔曲牌风貌。对昆曲和弋阳腔的学术整理经验,正可成为348个中国戏曲剧种艺术遗产全面保护的重要参考。显然,对每一个戏曲剧种的艺术遗产和艺术体系进行梳理总结,无论是在十多年的非遗保护工作还是在数十年间的戏曲挖掘整理研究工作中,都没有得到全面而深入的推进,这是令人遗憾的。
事实上,当前中国戏曲普遍面临传统品质退化、现代创作底气不足、艺术生态失衡、演出市场萎缩的困境,亟需理论引领,而戏曲实践中的许多探索尽管不乏理论价值,却还不能很好地实现对戏曲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有效引领未来的戏曲发展。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戏曲艺术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矛盾。有了各项利好政策的保驾护航,中国戏曲完全有机会也有理由取得更好的成就,这就要求包括戏曲艺术体系得到全面的总结和理论性建构,戏曲艺术传统得到完整的存续,戏曲艺术创造得到与时俱进的拓展。当前戏曲剧种在不同文化区域中发展的不平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对于戏曲的自信力普遍不足,戏曲艺术团队发展定位普遍不明确,戏曲艺术传承者在传承与创作中成效不足,由此形成有政策而少对策、有扶持而缺精准、有创作而少精品、有传承而少活力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作为戏曲传承和发展核心基础的戏曲表演院团,在不同体制中形成了条件的巨大差别,客观上阻碍了戏曲的精准传承和精准创作。因此,当前中国戏曲发展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戏曲发展需要深入彰显“专业化”传承发展的理念。戏曲是专业化程度极高的传统艺术,通过专业戏曲人严格的专业传承与专业创作得以实现。在当前戏曲的传承、发展、推广,以及整理、挖掘等各项工作中,戏曲专业人员与团队始终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力量。文化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针对戏曲表演院团的实际状况,出台关于加强戏曲院团建设的国家政策,以此理顺不同体制下院团的基本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有效实现对戏曲院团的分类指导和分类扶持,保证演出团体的戏曲专业化程度,避免戏曲艺术水准的下滑与剧种特色的失落。
2.戏曲发展仍然需要“现代性”探索方向。戏曲的现代化实践是戏曲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不但体现在戏曲艺术本体需要成功延续,形成包括现代戏在内的全新艺术体系,而且也体现在大量传统艺术遗产需要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得到现代视角的观照,进而实现审美的现代转化。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聚焦当代生活和当代情感,格外关注社会各行业群体的喜怒哀乐,引领着当代价值判断和时代政策引导,其挑战性在于让作品更加契合戏曲现代化的使命。合理推进戏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正是现实题材创作的责任所在。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建设中,需要旗帜鲜明地将现代戏艺术体系的建设纳入其中,不但在研究领域倡导现代戏创作研究,还要在实践领域进行相关的艺术总结。尽全力维护和弘扬近百年的现代戏艺术体系,这也是当前戏曲承担展示社会主义文化“新史诗”的题中应有之义。
3.少数民族戏曲需要倾斜性的政策扶持和大力推进。全国政协于2017年在京召开第7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委员们一致认为少数民族戏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传承、发展好少数民族戏剧。中国戏曲中将近30个左右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载体,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还属于跨境民族,因此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状态关乎中华民族文化安全。应由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省区共同推动少数民族戏曲政策的出台,推进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长效发展。
如上所述,在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合理指导下,经过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戏曲在2017年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可喜局面,也给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文化复兴的崭新时代呼唤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举头四顾,东风遍吹,大地回春,戏曲艺术的宽广苑囿里,一个百花齐放、舞茵焕采的时代正在到来。